首页 > 精选 > 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中美合拍电影成功可能性小 合拍电视剧机会更多

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中美合拍电影成功可能性小 合拍电视剧机会更多



回顾影视行业过去一年的变化,高质量发展是行业面临的共同话题。


6月18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影视领袖峰会圆桌二的对话中,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慈文传媒董事长兼总裁马中骏、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副总裁应旭珺、猫眼娱乐CEO郑志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上述嘉宾站在各自的维度,就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看更多峰会精彩内容)


马中骏

慈文传媒董事长

“中美合拍电影成功可能性小,合拍电视剧机会更多”


近年来,中外合拍电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获准立项的合拍故事片达84部,协拍片2部,其中60部通过审查。


然而,与中外合拍片数量激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外合拍片中成功获得中外市场青睐者寥寥无几,常常在票房和口碑上均遭遇滑铁卢。


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在论坛上犀利地表示:“中美电影合拍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好莱坞比较传统,其实需要外部的冲击。合作剧不太一样,因为剧可以一直很本土化。”


2017年底,《白夜追凶》《河神》等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精品网剧的海外版权相继被美国龙头视频网站Netflix买下,一时引发国内影视圈热议:什么样的影视剧能够受到北美主流市场垂青?


实际上,国产剧集出海并不是近年的新现象,从《媳妇的美好生活》到《甄嬛传》《琅琊榜》,中国影视剧一直在尝试走出去。


▲点击看马中骏精彩发言


马中骏认为,中美合拍剧也许会是国产剧“出海”的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中美电影合拍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从我们接触的范围来说,好莱坞比较传统,其实需要外部的冲击,有大数据显示,其他国家如英国、韩国、德国的电影,每年成功的电影不会超过50部,全球电影基本上是被好莱坞‘统治’,因为它的话语权太大了,这个时候我们跟他们对话,合作交流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的合作是不对等的,但合作剧不太一样,电视剧一直是很本土化的,所以用中国的内容也是可以的,合拍剧走出去可能比电影更快。


谈及刚刚过去的一年,马中骏认为影视行业最大的变化是“冷热交替”。


在马中骏看来,中国影视市场因为成长太快而“痛并快乐着”。

“现在的中国文化产业,对我们从业者来说是幸福的时代,因为中国40年来经济和其他方面的进步,一下子使得我们40年内完成了人家100年走的路,这个时候会出现很多的快乐是别人没有过的,很多的痛苦或者很多的错误是别人没有过的,无论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快速的也好,痛苦的也好,影响都会有,但是我觉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掸一掸还可以继续前行。”


在这样急剧变化的行业环境中,又该如何把握内容?“我们面临一个特别好的时代和机遇,坚持做好自己最重要,我们做内容的,把你想表达的、喜欢的,而且你断定这些用户喜欢的内容弄好,然后再决定这个市场是什么样的盘子,是中国本土的、亚洲的、还是全球的,然后确定投资有多大。”马中骏表示。


杨向华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

“上市不是目的,要把好作品奉献给观众”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在影视行业发展迅速,慈文传媒、华策影视等传统影视公司都纷纷拥抱互联网。随着视频网站进军影视行业上游,投入到电影、电视剧、综艺的开发创作中,越来越多有着创新基因的互联网公司跻身影视行业一线。


互联网平台如何在快速迭代的影视行业里保持持久生命力,与传统影视公司“甜蜜”合作?从平台角度看,影视行业如何走出高质量之路?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谈了他的看法。


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个环节和层面的高质量合作,在杨向华看来,过去一年来整个行业看到了新的机会。“当然,互联网需要内容,我们是有用户、有技术的平台,也有商业变现的方式。”杨向华表示。


杨向华以爱奇艺与慈文传媒的合作为例,“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对市场的新变化非常敏感,他是第一个做网剧、做网络电影的影视人,和我们的观点相契合。”据爱奇艺招股书显示,爱奇艺与慈文传媒携手的网络剧《老九门》流量高达130亿。


与此同时,爱奇艺对优秀网生内容出海,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杨向华认为,影视内容走出去,可以让技术作为通道,“中国文化走出去,靠的不是数量而是内容,在这里互联网平台是通道之一。”杨向华还透露道,在爱奇艺的整体收入中,海外收入占了一定比例。

“爱奇艺的主要运营在国内,但在美国,爱奇艺也投放了一些服务器,不仅仅是卖出去,而是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应用服务推广出去。”


影视行业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从互联网平台的角度来看,行业的高质量之路该如何走?对此,杨向华认为,影视产业是螺旋式前进的,“整个产业的兴旺与繁荣,跟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


今年3月,爱奇艺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从爱奇艺对自身的定位来看,似乎对未来有着格外的期待,那就是成为中国的Netflix。而这几年,爱奇艺确实是能够做到不断给观众惊喜的。比如,近年来,爱奇艺推出了《余罪》《老九门》《河神》等自制的爆款网络剧,这些网剧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非常出色。不过,“上市不是爱奇艺的目的。”杨向华在峰会上直言,自己对于影视行业高质量之路的看法是,“只有把好的作品、服务给观众,整个影视产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郑志昊

猫眼娱乐CEO

“精品制胜是行业核心,企业运作仍存差距”


曾经只卖电影票的猫眼,正在快速成为一个“超级互联网+泛娱乐平台”。过去两年,猫眼以电影和演出业务为依托,形成一个综合性泛娱乐消费服务平台,在新的消费场景下,通过互联网系统和服务打通电影、演出、票务、宣传营销、艺人经纪等产业环节,实现“泛娱乐”领域的横向布局。论坛上,猫眼娱乐CEO郑志昊谈了过去一年中国影视行业发生的变化,并展望了行业未来的发展命题。


郑志昊认为,过去一年中国影视行业的变化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个变化是本土化的成长。过去半年里,TOP10影片中有7部是国产作品,而在猫眼专业版里,评分过9分的15部作品有8部是国产作品,中国电影在本土化成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第二个变化是精品化的成长和成功,头部效应逐渐突出。头部票房常常是一些优秀的作品,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让口碑效应在一两天之内就发散到网络,精品制胜成了整个行业的核心关键。第三个变化是过去一年里规范化的成长,越来越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人才出现,面对挑战,中国的影视人能用本土化的方式去应对,走出中国影视自己的道路。



点击看郑志昊精彩发言


对大家颇为关注的票务平台烧钱大战,郑志昊认为,票补不仅是在票务领域的单独行为,在线上化过程中,补贴曾经是一个很普遍的、阶段性发展的有效工具,但随着线上化的发展和产业的进一步完善,这个工具的有效性越来越弱。


“大家什么时候看到有一家片方是用票补补成的爆款?这是不成立的逻辑。”郑志昊表示,作为帮助性的工具,票补在个别阶段、个别环节起促进作用,但不是整体的核心动力。


今天中国电影的票务线上化率达84%,观影人数、影院数、屏幕数已经远远超过美国,但行业的矛盾也很突出。郑志昊表示,企业的生产能力离做到精品还是有差距的,仍需继续往前走。


郑志昊认为,能否讲好一个中国故事,能否回应观众,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这需要很多投入。产业链的很多环节都是很辛苦的,没有捷径,猫眼愿意在每一个产业链的环节里提供服务,让整个产业链、整个行业更成功,从而让行业的从业者更成功。


在这样的过程中,猫眼如何做到公平地贯穿行业上下游?郑志昊表示,猫眼一直希望做一个开放性的泛娱乐服务平台,猫眼服务于泛娱乐的各个环节和生态链。猫眼希望能让行业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包括售票、退票数据的透明,致力于让生态更健康。


应旭珺

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副总裁

中国电影正在向好莱坞方向发展



进入影视剧投资领域四年,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副总裁应旭珺成绩斐然。2014年加入华人文化之后,她投的如正午阳光、深蓝影业等国内电视剧公司,制作出的大多是引人瞩目的头部作品。而在电影领域的投资项目上,应旭珺走的则是一条国际化之路。


论坛上,当主持人问及应旭珺过去一年电影行业的变化时,应旭珺回应道:“中国电影正向好莱坞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也有本土情感的突出表现。”她所说的中国电影正向好莱坞方向的发展,指向的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全球化之路。


最能体现应旭珺所说的“好莱坞方向”的电影,莫过于合拍片。说起合拍经验,应旭珺认为话语权和故事本身这两个因素十分关键。

“我们在做合拍项目时,会感觉到整个过程越来越成熟和顺畅。这样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中国市场的扩大,如果市场分量足够大、足以引起他们注意,你就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其二是故事本身是不是有足够的全球性,能不能获得中国市场的欢迎。”


在深入谈及具体合拍片项目时,应旭珺还强调了合作中信任的重要性。她认为:

“跟美国电影人合作时,不管跟大的或者小的创意公司合作,都要有信任的建立。美国人觉得你有能力做到,就会跟你合作,会听你的建议和意见。你一旦达到要求,他们的专业程度和反应速度会远远高于国内的合作,他们非常愿意帮助你。”


在电影制作中,如何才能把控风险?对于有着投资背景的应旭珺来说,管控风险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顶尖的伙伴合作。这意味着能够与最成熟的体系合作,可以从中学习、吸收,最终发展成自己的体系。应旭珺举了华人文化与美国华纳兄弟合作拍摄《巨齿鲨》的例子,她说:

我们整体的操盘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好莱坞的标准来做。这个过程可以避免预算和执行中的失误。因为有好的合作伙伴,即使拍摄过程中有超支的风险,但有一套成熟的体系支撑,也会避免这些风险。而合拍片本身面向全球,其市场容量又足够支撑成本。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最后,应旭珺从内容生产者及市场环境的角度,谈了个人对未来电影行业的建言。她认为内容生产者还是要回到初心做有意思的内容,而政府应该把规范化提上议程,规定好游戏规则。因为在健康有序的环境里,各方才能各司其职、各自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让整个行业有更高质量的发展。


每经记者 白芸 杜蔚 陈祺欣 许恋恋 实习生 张玉路 每经编辑 温梦华


每经影视已入驻网易号、搜狐账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一点号等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