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付佳睿第一次征战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记(新初一)

付佳睿第一次征战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记(新初一)

秋阳送暖,和风拂煦,正是景色醉人时节。付佳睿同学迎来了她到师大附中的第一个重大比赛。初一开学第二周周日,(2017828日第一天在师大附中明珠校区初一上学,高联的考试日期为2017910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正式在师大附中考场开考。来自全省各地的考生从四面八方汇集,人潮涌动中,小付同学显得格外的小而萌。终于可以以师大附中学生的名义参加比赛了,两个月前报名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学生,穿着附中校服参赛的小付格外高兴。

在中国,最重要的奥数比赛就是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了,过去几十年中,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而且每年都给你一次机会,与高考的一次机会比起来,可以参加多次,并且多次总结、逐年提高。只要你够优秀,偶尔考差一次也没关系。目前算小付同学可以考六次,


这次自从在天宇刘校长那里得到鼓励以来,就两个月的时间,之前主要精力一直在加厚初中,因为初联一等奖的名次在吉林省只是第18名,并没有想考高联。所以当我开始关注高联的时候才发现,想不陪榜几乎不可能。主要有两点,一是题的难度增加了太多。二是题量增加了太多。我被迫仔细研究了一下,做了一个类似倚天剑里面速成版的九阴真经一样的计划。就是尽量少的题做到全覆盖。小付越弄越有些绝望。主要的困难是时间太少,题太难。尤其是二试。


我对小付说,你不要有包袱,尽量超常发挥,毕竟我们从来没有空手而归的习惯,争取拿省三等奖。

小付从考场出来告诉我,40分钟拿下二试第一题几何题,因为是证明题,几乎没有任何担心,稳对。1小时20分钟搏下数列二试第二题,超常发挥。第三题正确答案56,小付得55,肯定错了。第四题读了五遍题小付仍然没有读懂,时间不够,基本是沉了。一试基本是正常发挥,今年的题中解答题偏难,小付后来经过核对答案,一试11题对6道。

我通过查往届获奖分数线,省一等奖的分数线是170多分,省二等奖分数线是100分左右,省三等奖分数线应该在60多分左右。小付估计能得130分左右,预期能获省二等奖。进省队可能需要达到230多分。小付这次距离进省队分数差距还是很大。

我赛前和小付说这次就是去拼天份去了,我想看看你天赋到底如何。现在小付同学给了我满意的答案,这小姑娘,创造了奇迹。代表吉林省刚毕业的小学生,问候了一下哥哥姐姐们。

我们将回头重新好好全面修炼,争取在明年冲击一下省一等奖。小付说她太专注了,考试结束后有一种被掏空的疲惫,大脑缺氧,四肢乏力,整个人都放空了的感觉。我说,那就调整调整吧,也是够拼的了。理想很美好,所以还需要继续去努力。

吉林省非长春市的考生也来到此考试。

家长们的表情很凝重,

学生们考完步出考场,表情相对轻松。

高联二等奖证书,说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近看的可作为小付榜样的大神级人物:

恽之玮(1982.11.~),198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数学家,耶鲁大学数学教授。[1]  研究领域为几何表示论及朗兰兹纲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理学学士。数学奥林匹克参与者、优胜者。

2017123日,“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揭晓,恽之玮获得“新视野奖”。

1989-1995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获第五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一等奖

1995-2000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获第四十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满分)

2000-2004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获理学士学位

2004-2009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导师:罗伯特·邓肯·麦克弗森

2009-2010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部研究员

2010-2012 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讲师

2012-2015 斯坦福大学数学助教授、副教授,获二〇一二年印度山姆哈人文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拉马努金奖

2016 耶鲁大学数学系最年轻数学教授

 

恽之玮自幼酷爱数学,小学四年级起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其间获《小学生数学报》竞赛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一等奖。1995年进入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教育改革试点班”,开始中学学习。初中期间系统学习中学数学奥林匹克知识,先后得到国家、省级数学竞赛的六个一等奖。1998年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入选江苏省代表队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暨199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获二等奖并入选第四十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集训队。1999年再次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江苏赛区第一名,入选江苏省代表队再战冬令营(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再获二等奖并入选第四十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集训队,在同年三月的八次测试、两次选拔考试中位列第一,入围七月于韩国大田举行的第四十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获满分金牌(当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计82支代表队、461名选手,共4人获满分)。同年获常州华英文教基金会“华英奖”特等奖。

2000年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年获北京大学新生“明德奖学金”。本科四年期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位列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0级本科生第一,每学年皆被评为三好学生,2004年获得“北京地区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同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深造,20095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罗伯特·邓肯·麦克弗森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部赫尔曼·外尔教授),博士论文题为:《建立全局斯普林格理论》(共分三部分)。

2009年至2010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员,2010年起至2012年春季学期为马萨诸塞州技术院数学系讲师。201212月因其在“表示论,代数几何和数论等方向诸多基本性的贡献”荣获位于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故乡的印度山姆哈人文与科学技术研究院颁发的拉马努金奖,同年秋季学期入斯坦福大学任数学助教授,[3]  20154月起任副教授[4] 

恽之玮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几何表示论,该领域立足几何,通过几何表示,进一步揭示其与代数几何、数论、拓扑等数学主干分支间的联系。[5-6]

恽之玮与吴宝珠合作关于朗兰兹纲领的部分证明工作。恽借鉴吴宝珠在证明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的经典迹公式的基本引理中的想法,证明了自守形式的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

其在博士后阶段解决了例外李型单群的反伽罗瓦问题,可谓该领域近20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7] 与德国数学家焦亨、吴宝珠合作的发表于数学年刊(2013年第1辑)的文章中,其共同利用几何朗兰兹理论,构造了一些新的局部系统,解决了卡兹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多年未决的重要猜想。

 

二〇〇〇年第四十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满分)

二〇一二年印度山姆哈人文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拉马努金奖

2017123日,“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揭晓,恽之玮获得“新视野奖”。

 

北大同学写的网文:为什么我总是低估YUN

 

作者的话:一直都知道YUN神强,无以伦比的强,但总是发现他比我想象的还强。最后我终于发现是我对“强”的定义太局限了,不知道人原来是可以强成这样子。

 

恽之玮

 

 

YUN神究竟有多强

 

其实YUN神有多强这个问题,从大学起一直都在折磨着我和其他很多人,每次有了一些结论的时候,都会被不断地发现的evidence推翻,导致每次我们都发现又低估了YUN神。

 

鉴于本文的读者大多为P大(注:北大)学生的级别,咱们探讨的起点就可以高一点儿了。

 

作为P大学生,有时在长途旅行途中听到陌生的阿姨大肆吹嘘她的孩子如何了得,考上了市重点高中,你或许在心里暗笑,老子的头像现在还在省重点的光荣榜里面挂着呢。其实,既然已经考上了P大,应该说在中学的同学心里,你已经很强了。

 

之后到了P大,开始努力学习,发现自己很努力很拼命,但是还有很多东西弄不懂,可是偏偏就有些人同样和你上课、自习,就是把你不懂的东西学明白了,就是把你做不出的题目做出来了。时间长了你渐渐发现不管怎么努力,似乎都超不过这些人,这样的强人通常被称之为小牛/小学霸等等。

 

二个学期下来发现班里面稳坐头几把交椅的学霸已经产生了:这个类别的生物可以不知疲倦地玩命地自习、看书、刷题。学霸最霸道的地方自然是体力和持续性。你会发现你看两遍书人家已经看了四遍,你做完3道题人家已经刷了10道,于是明白自己拼几条命也拼不过人家。学霸,在任何一个系都是稀有动物,已经可以在成绩榜上笑傲江湖。学霸都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和段子,其艰苦的努力和高高在上的成绩已经让无数人五体投地。要是大肆宣传一下,连社会各界都会为之惊叹(参考清华双胞胎学霸)。

 

再往上就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学神了。学神似乎都是BUG一级的存在:学霸刷裴礼文的习题集,学神刷吉米多维奇。学霸学一门,学神学两门,学霸平均95,学神常拿100分。听说工学院近几年来出过一个学神,似乎随便问他一道题(包括学霸做不出来的),其略一思索就可以开始解答。这种程度的存在已经很难用努力刻苦达到了,我们只好称其为学神。

 

YUN神数学专业课19100799分(截止申请出国时,不完全统计),自然是学神的级别。我今天不是要回顾他若干课程没怎么学就考100,也不是说他大一修拓扑、泛函这些高级课程就拿满分这些神迹。这些都是学神应该做的事情,我要说说他不同的地方。

 

这是最近的evidence,是在YUN神的谈话中总结出来的,以下是部分摘录:

 

做题的技巧是数学的必要一部分,不能说题技巧性强就可以做不出来(从此大家不要觉得谢惠民的题没有必要做)如果你学完一门课,还有一些习题做不出来,那说明你这门课没有学好,应该再重新学一遍,我学过的课习题都是要做一遍的。当然了,习题都是人为编造出来的,目的是考察你的一些理解,锻炼你的某种能力,和真正研究时的问题没法比(意思是说习题这个级别的都弱爆了,他不放在眼里。)

 

写到这里,作为一个有无数习题做不出来的人,此刻是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的,逆天,bug,神……各种词汇已经无法形容了,鉴于考试都是被随手秒题水平,YUN神考试得100分是正常,没拿100分是偶然(他的那些9998是老师为了勉励他随手给的,有的老师就是不愿意给满分)什么习题都会做的学神也没法比了,人家根本就把习题没当回事儿过。

 

YUN神又回想起,其实刚上大学时,离他拿到IMO金牌只有2个月,他也没有学过微积分这些,他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学完了抽象代数,此书确实不好读,题超多,内容大半都是加罗华理论和范畴等一些研究生课程的东西,YUN神说这本代数比较难读也给他造成过一些困难,给他留的印象比他在大三读Hartshorne的代数几何还深(该书名气很大,他读了一年,不过大三时YUN神已经比大一不知道强多少了),学抽象代数的同时他也学完了数学分析123的内容,因为他下学期修了泛函分析,估计他也把实变函数学了。后面再学数分23的时候,他就没学,考前复习了一下而已(成绩当然是100

 

写到这里我又一次心潮澎湃,这就是YUN神的进度!!!大一上啊!有人能额外学了数分2就已经是学霸,再看一遍GTM073我就不得不给他封神了。大家可是要想一想YUN神学完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水平——没有不会做的习题,估计大多数人再学个几遍也达不到吧。

 

YUN神看过的书后面的每章的习题是都做的,YUN神说,他如果不做习题,一味地看书感觉就是看小说了,后来发现满座听众已经面无人色后,YUN神赶忙安慰大家,说或许他看小说看得很慢。至于大学时候取得一些成绩,YUN神是懒得谈的,正如我们现在不好意思向人夸耀自己小学的时候经常考双百一样。

 

说了这些,其实是YUN神大一时候的强大程度,后面的水平,已经远远超出我们能理解的能力范围了,因为YUN神搞的东西我们都无法理解,到底有多难是无法有直接的体验。我只知道代数几何是一门相当困难和高深的学科,YUN神大三学过,如今在他的研究中,代数几何是很基础的东西,天天都在用。

 

既然我们的低水平无法理解YUN神现在的强,只好换个方式:YUN神说他从大学以来到现在(SINCE 2000),有13年了,平均每天都是高强度地搞10小时以上的数学,从未懈怠过。大家参考他大一上这一个学期的进度,再考虑一下学习有加速度的客观规律,或许可以想象一下YUN神现在到底有多强。(我是无法想象……)

 

有没有比YUN神还强的人呢?YUN神自己说有的,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超越YUN

 

YUN神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时候,对比利时人PierreDeligne(皮埃尔德利涅)佩服得五体投地。Deligne的神迹之一就是常常当人家兴致勃勃写了一黑板的高深发现时,Deligne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讲得很精彩,不过您的结论是错的!”弄了几次大家不禁觉得Deligne实在是神仙下凡,毕竟他再怎么强也不能刚刚接触人家的理论半个小时就比人家钻研了好几年还要更明白啊。YUN神告诉我们,Deligne后来透露了自己的秘密,他在听人家讲座时脑子里面准备好几个例子,看到定理推论等等都先用例子验证一番,有时候还真能发现问题。

 

其实YUN神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在学数学的时候多注意具体的例子,数学的后续课程常常抽象性比较强,只记概念不记例子是很难在脑子里形成清晰的图景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随时抱着几个典型的例子想一想,特别注意再找一些反例,你一定会发现数学的很多内容变得更加精彩和生动了。

 

 

 

 

 

 

张伟

 

 

张伟,男,1981年出生在四川省大竹县。北京大学2000级校友,中国数学家、哈佛大学数学系讲师。在数论、自守形式、L函数、迹公式、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等数学的广泛领域,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2017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2005年解决了库达拉猜想中模性的问题。拉马努金奖(2010年)获得者和晨兴数学奖(2016年)获得者。2016年获得华人菲尔兹奖。2017123日,“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揭晓,和恽之玮一起获得“新视野奖”。

他是家里的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母务农,兼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张伟的小学前四年在村小读书,到了五年级转入到大竹县天成乡小学。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张伟的数学天赋便开始显现出来。当时奥数还不流行,更不普及,数学老师也只是在课余给班上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些参考资料,包括韩信点兵、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趣味数学,以满足少数人的求知欲。而张伟便是这少数人之一,随之而来更是由兴趣转而痴迷,并获得了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张伟就此说,小学数学老师在他启蒙阶段给了很好的引导。不经意间,为他打开了一座藏满奇珍异宝的宝库。后来,张伟考上大竹县中学,此间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轻松拿下一等奖。学校老师遂告诉张伟,学校曾经有同学因之被成都七中录取,希望他也能够去试一下,毕竟这是全省最好的学校之一。张伟便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自荐信。“当时也不知道该把信寄给谁,就写了‘七中校长收’。”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就收到了七中副校长杨能生的回信,只有半页信纸,大意便是——“热烈欢迎你来成都七中上学。”就这样,张伟成为1997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高中毕业那年,张伟作为四川省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由此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的资格。从北大毕业后,张伟“按部就班”地来到哥伦比亚大学读博,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做过博士后和讲师,并于两年后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做助理教授,30岁就开始带博士生。到2016年为止,张伟已经指导了三名博士生,他带过的有些博士生年龄只比他略小一点。2014年,张伟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副教授,这已是终身教职。而在2015年,张伟再次破格聘为正教授。

张伟19817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在成都市第七中学毕业后,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他这一届的同学群星灿烂:包括2000年度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冠军恽之玮、袁新意、吴忠涛和刘志鹏,以及2000年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朱歆文等。

2004年,经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2位教授推荐,张寿武录取张伟作为他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同班同学袁新意提前一年毕业,2003年就来我这里了,袁新意做得很好,这也是我录取张伟的原因之一。”

 

张伟简直是为数学而生的,他对数学的痴迷程度让人惊叹,即使是餐巾纸,也可以作为他演算的草稿纸。

 

  张伟的同学张洁洁说,有一年她去美国,张伟陪她参观了哥大校园和美国自然博物馆之后,她还想去帝国大厦。张伟告诉她:“我就不陪你上去了,加上排队要一两个小时,我在附近的咖啡馆等你吧。”张洁洁则担心张伟不好打发时间,但张伟说:“你给我一支笔吧,我在咖啡馆拿几张餐巾纸,就可以演算了。”张洁洁告诉记者:“没有人能够体会我当时震惊的心情,我的上颌与下颌估计跟自然历史博物馆那个恐龙骨架的头颅没拼合好之前是一样的。”

 

  张洁洁说,目送张伟走进咖啡馆之前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这么热爱数学,但强中自有强中手,总有一天会有脑子不够用的时候,也会遇到瓶颈期,你准备研究数学到什么时候?”张伟很淡定地说:“目前为止,暂时没有发现我智商不够用,也没有才思枯竭,估计要研究到我再也不能研究为止吧。”

 

张伟则告诉记者,他想到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会立马投入工作,哪怕正在睡觉。而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可以连续几个通宵鏖战。他真的从来没有厌倦过数学,只是偶尔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会产生挫败感,这时候他往往会放下手上的工作,短暂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开始。

2005年张伟和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商量,尝试解决库达拉猜想中模性的问题。张寿武当时并没有对张伟抱有多大的希望,他只是觉得找点事情让他忙着就行了,但仅仅两三个月后,张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在他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成功写出了论文。

 张伟忙了两三个月,大约在2005年底,已经回到中国的他突然给张寿武来信说:他知道怎么做这个东西了。张寿武说:“好,你赶快回来吧。然而,回来之后,我才发现他不是按我的思路去做的,也就是说不是先做简单的再做复杂的,他一下子就全部做了,这让我很惊讶!”

“张伟是在国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批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之一,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10人左右,他们非常聪明,而且是同一代人,其中五六个是北京大学数学系2000届的学生,张伟的同班同学,包括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另外几位同一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水平都与我们相差无几!他们是中国数学的未来,到他们的时代,应该是中国数学最辉煌的时候。”——张寿武。

拉马努金奖以印度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的名字命名,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印度科技部和国际数学联盟共同颁发,每年颁予当年1231日未满45周岁、做出杰出科研工作的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数学家。——张伟2010年获得该奖

晨兴数学奖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菲尔兹奖是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也被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晨兴数学奖面向45岁以下,为在基础数学及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而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哈佛大学教授、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以及其他8位非华裔的顶级数学家组成,以确保获奖成果的水准和评奖过程的公正和客观。——张伟2016年获得该奖

2016815日,获“华人菲尔兹奖”。

2017123日,“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揭晓,恽之玮获得“新视野奖”。



 

 

 

袁新意

袁新意,美国克莱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学2000级校友。在26岁博士毕业时获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克莱研究奖。2000年在韩国举行的第41届奥赛金牌得主。

 

“袁新意毕业时也做得很出色,他在毕业那年就获得了克莱数学研究所的克莱研究奖,也就是说,克莱研究所为他提供博士后薪水和各种津贴,他自己找喜欢的地方去做数学。他第一年在哈佛大学,第二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现在在密歇根大学做,过几天就要回到哥伦比亚大学了。他是第一个获得克莱研究奖的中国人。


 

 

 

 

朱歆文

朱歆文,2000年毕业于成都石室中学理科实验班,高中期间曾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并入选国家数学奥林比克集训队。2000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在2004年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后,赴加州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他于2009 2012年在哈佛大学任教,2012年至今在西北大学做助理教授。朱歆文现为加州理工正教授

朱歆文主要致力于几何表示理论的研究,尤其几何朗兰兹纲领方面。他研究了环路群的旗流形的几何和拓扑性质,并把几何朗兰兹纲领理论应用到了算术几何领域,做出了重要成果。

国际数学竞赛2013325日,朱歆文被授予2013-2014年度美国数学学会百年纪念奖学金(AMSCentennialFellowship)。该奖每年由美国数学学会颁发,仅授予杰出的获得博士学位3-12年的年轻数学家(近几年均只授予一人),奖励他们在学术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在年轻学者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每名获奖者获得为期一年的美国数学学会会员的荣誉。

 


 

 

许晨阳

许晨阳,1981年生于重庆。现从事代数几何研究。2008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János Kollár2013年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2016年,获2016年度拉马努金奖。201799日,荣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1999年至2004年,许晨阳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200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任教。

2012年,他回到北大,加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2017年,许晨阳获选庞加莱研究所(InstitutHenri Poincaré)2017/2018庞加莱讲座教席(The Poincaré Chair)。

2011年,入选首批“青年千人计划”。

2013年,获得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被评为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2]

2016年,获得2016年度拉马努金奖。[1]

201799日,荣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并获得100万美元奖金,以表彰他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3]


 

 

 

Peter Scholze

他是德国最年轻的教授,”他边说边打开Peter Scholze,介绍起了这位天才一样的人物,“那可是德国,诞生过高斯的国度。”

 

Peter Scholze出生于19871211日,于2004年至2007年连续参加四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4年拿到银牌,此后三届全部金牌(2005年满分,2007年第二名)。具体详情可参考:http://www.imo-official.org/participant_r.aspx?id=7867

 

他三个学期读完学士学位,两个学期读完硕士,博士毕业之后便被波恩大学聘任为教授。24岁的他成为德国最年轻的教授(W3级,德国最高级的教授)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算术代数几何,这个领域汇聚了这个星球上相当数量的最聪明的脑袋。翻看他发表论文的列表,最耀眼的自然是两篇发表在“Inventionesmathematicae”上的论文:

 

The Local LanglandsCorrespondence for GL_n over p-adic fields, Invent. Math. 192 (2013), no. 3,663--715.

 

TheLanglands-Kottwitz method for some simple Shimura varieties, Invent. Math. 192(2013), no. 3, 627--661.

 

在我个人看来,此杂志与“Annals of Mathematics”是数学界最顶尖的两个期刊,大概与“Nature”和“Science”地位相当。除这两篇之外,还有一些发表于类似IMRN这样顶尖期刊上的论文。

 

数学界并没有诺贝尔奖,最高奖项为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发一次,颁发给二到四名数学家。获奖者有一条极其严格的要求,就是年龄未满40岁。2014PeterScholze并未获得菲尔兹奖,不过所有人都坚信,对于他来说菲尔兹奖已经算是囊中之物,在他40岁之前还有三届的菲尔兹奖。

 

Peter Scholze2013年获得了Ramanujan奖,2014年获得了Clay研究奖,2015年获得了Cole奖。

 

2014年获Clay研究奖的时候,我有幸在颁奖现场。如照片上可以看到的,单从长相看,有些普通,很阳光的大男孩感觉。

 

最后顺便一提,Peter Scholze已婚,有一个女儿。


陶哲轩

陶哲轩,男,197571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华裔数学家,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数学系。

陶哲轩是赢得菲尔兹奖的第一位澳大利亚人,也是继1982年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1]  。陶哲轩两岁时,父母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于是,他3岁半时被送进一所私立小学。然而,尽管智力明显超常,但他却不懂得如何与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相处。几星期后,父母明智地将小哲轩送回了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由母亲指导,他自学了几乎全部的小学数学课程。其间,父母开始阅读天才教育的书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陶哲轩也因此结识了其他的天才儿童。

陶哲轩5岁时,父母决定将他送到离家两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学校。因为这所小学的校长向他们承诺可以为陶哲轩提供灵活的教育方案。一入学,陶哲轩就进了二年级,但他的数学课则在五年级上。

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7岁的陶哲轩开始自学微积分。开明的校长又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动说服了附近一所中学的校长,让小哲轩每天去该校听中学数学课。不久,小哲轩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内容是关于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

中学时代

8岁半时,陶哲轩就升入了中学。经过一年的适应后,他用三分之一时间在离家不远的弗林德斯(Flinders)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在此期间,他开始以出色的数学竞技考试成绩频频引起轰动。曾参加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的测试,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为满分)。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获铜牌、银牌、金牌。他

还未满13岁时已赢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这期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将陶象国夫妇和陶哲轩邀请到美国,游历了三个星期。夫妇俩曾请教费弗曼和其他数学家,陶哲轩是否真的是天才。“还好我们做了肯定答复,否则今天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傻瓜。”费弗曼回忆说。

陶哲轩14岁时正式进入他中学时去听课的弗林德斯大学,16岁获得该校荣誉理科学位,仅一年后就取得了硕士学位。

赴美学习

17岁,他来到美国,开始攀登数学高峰,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沃尔夫奖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Elias Stein),21岁获得博士学位。

24岁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正教授,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

2006年夏,MacArthurFoundation)天才奖和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2006年末,陶哲轩开始在wordpress上写博客。在这里,他将自己科研的方方面面写下来,将一些自己觉得分量不够的论文思考结果直接贴出来与同行分享。[2]

200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艾伦沃特曼奖(Alan T. Waterman Award)。

回访中国

200912月,成年后的陶哲轩第一次回到他的祖籍国——中国。作为总决赛的面试主考官,参与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工作,仅在1221日,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做演讲;,。[3] 2006522日至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该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开幕式上专为40岁以下杰出数学家颁发的菲尔兹奖,则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因陶哲轩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本届菲尔茨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向陶哲轩颁发菲尔兹奖。虽然是本次最年轻的获奖者,但陶哲轩已发表了超过80篇论文。[6]  他也成为继1982年首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获菲尔茨奖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获奖时刚满31岁的陶哲轩,不仅是本次菲尔茨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菲尔茨奖的澳大利亚人。

澳洲两家博物馆请求永久陈列他的照片,他也是2007年澳洲风云人物的最后人选之一。艾伦·沃特曼奖

2008410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其官方网站宣布,2008年的艾伦·沃特曼奖(Alan T. WatermanAward)授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人数学家陶哲轩。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获得该奖项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裔学者杨培东。文章指出,陶哲轩杰出的研究成果已经对许多数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陶哲轩于56日美国国务院的一次宴会上正式得到该奖。[7]

科学突破奖

2014623日,突破奖基金会揭晓了2014年数学突破奖的获奖名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陶哲轩,因调和分析、组合论、偏微分方程及解析数论等众多突破获奖。高等研究院的Richard Taylor,因自守形式理论的众多突破获奖。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巨奖。

突破奖是由Google的布林夫妇、阿里的马云夫妇、投资人YuriMilner夫妇及Facebook扎克伯格夫妇等人联合发起并提供资助的一个奖项。该奖旨在表彰将科学作为一生事业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0万美元。

颁奖仪式于201411月举行。而这5人也将组成评选委员会,选出明年的获奖者。[8]

2015917日,他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9]

外界评价编辑

陶哲轩这个人是公认了不起的。我虽然没和他见过面,但在很多座谈会上时常听到别人赞叹他,提起他多方面的成就。(中国数学家吴文俊评价)

像他这样的人数十年才出一个。他解决了几个数学领域中困扰别人多时的重要问题。(洛杉矶加州大学物质科学学院院长、数学教授陈繁昌(Tony Chan)评价)

他就像莫扎特,数学是从他身体中流淌出来的,不同的是,他没有莫扎特的人格问题,所有人都喜欢他。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才,还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前主任约翰·加内特(John Garnett)评价)

陶哲轩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善于向别人学习,他同时也擅长向别人清楚地解释自己的想法。莫扎特的音乐只有一种风格,陶的数学却有很多种风格,他大概更像斯特拉文斯基。(29岁时即获得菲尔兹奖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查尔斯·费弗曼(曾被誉为神童、1978年菲尔兹奖获得者))

陶哲轩获奖

陶哲轩获奖

一流数学家喜欢与陶哲轩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合作中不是利用别人,而是激发合作者的才能。“哲轩从来没有和别人争执过,他想的都是怎么开开心心地和别人合作,而不是互相指责,争权夺利。(父亲陶象国评价)

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菲尔兹奖组委会颁奖词)

美国出版的《探索》杂志评选出美国2040岁以下最聪明的科学家,有两名华裔科学家入选。其中,数学家陶哲轩位居榜首。



韦东奕

难住天才数学家陶哲轩7小时的一道IMO难题  摸摸1 发表在虎扑步行街·步行街主干道 https://bbs.hupu.com/bxj

http://tieba.baidu.com/p/702951512

我们接到通知,下午组委会为了摄像的需要,安排陶哲轩和选手代表交流,让中国队派两个人去。大家一商量,正好我和郑凡想去,而其他人想下军棋。然后我和郑凡就去了。我们被带到图书馆的四层,陶哲轩站在一个办公台的前面,我们大约十个人围成一圈。除了我俩,还有两个黑人女性,两个越南人,一个俄罗斯人和几个欧洲人,包括Lisa。陶哲轩从本届IMO的第六题谈起,他介绍了自己做这道题的情况。他做了7h。他说这道题的特点就是思路很多,但能做下去的寥寥无几。他说话的语速很快,我大概只能听懂一半的内容。不过我发现他提到的思路和我在考场上想到的相仿,但是我没听明白他是否是那样做出来的。如果是的话也许我也能像黄骄阳那样得分了,当然这是开玩笑了。这时俄罗斯人说Lisa的方法很好,陶哲轩就让Lisa讲了她的做法。之后陶哲轩又做了一番总结,他了解了一下各自国家培训的情况。然后大家可以提问。黑人女性先问陶哲轩在这7h中是一直有进展,只是过程很长还是前面一直毫无进展到最后才灵光一现?陶哲轩大概是倾向于后者,他强调了这道题的困难程度。俄罗斯人也问了一个和这道题相关的问题,内容我忘了。然后我问他在何时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职业的数学家?他回答说中学阶段只是喜欢做竞赛题,并没有想做数学家的问题。他的老师建议他去美国或者欧洲读大学,大学期间他对数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到了研究生的时候老师才建议他以数学为职业。接下来郑凡针对他15岁时写的书《解题快乐成长》(中文版书名是《在解题的快乐中成长》,现在应该已经出版了或者马上出版)问他如果现在写同样主题的书,内容上会有什么不同(他在最近写的前言中提到了会有不同),他回答说现在和15岁相比他对数学的了解更深入了,他在书中可能会渗透更多真正数学的内容和思想,选的题目可能也会有变化。后来还有人问了一两个问题,不过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交流结束后我和郑凡分别与他合影(见相册)。这次交流的气氛很融洽,我感受到了作为大数学家的陶哲轩的人格魅力。

题目见下(考场上平均每一题给1个半小时来做):

 

a[1],...,a[n] n 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 M 是一个不包含 s=a[1]+a[2]+...+a[n] n-1 元正整数集。一只蚱蜢在实轴上跳跃,它从 0 点开始,向右跳跃 n 次,其长度为 a[1],a[2],...,a[n] 的一个排列。证明:存在一种跳法,使得蚱蜢不落在任何一个 M 中的点上。

 

当年成绩:

韦东奕 42(两届满分得主)

赵彦霖 38

黄骄阳 36

郑凡   35

郑志伟 35

林博   35

所有队员全拿到金牌(拉开差距的是第六题,六个队员得分分别是7 3 1 0 0 0,其他队员觉得难的第六题,韦东奕无压力随手秒了,全世界当年只有2人拿到这一题的满分7分,btw:小道消息,传闻韦东奕集训队所有考试都是满分。)

 

 

假设M中的数分别为m1,m2,......,m(n-1)

对于其中任意的一个,称之为m吧,如果不存在某种对a1,a2,......,a(n)的取法F,使得m=sumF),那么这个m一定不在任意的一种跳法里边;

如果存在某种对a1,a2,......,a(n)的取法F,使得m=sumF),那么由于m不等于s=a[1]+a[2]+...+a[n],所以这个m最多是其中n-1的和,所以这个m最多存在于(n-1)!种跳法中;

好了,所以对于任意的M中的n-1的数,m1,m2,......,m(n-1),他们最多存在于(n-1)!*n-1)种跳法中,但是对于a1,a2,......,a(n),我们总共有n!种跳法,显然的是(n-1)!*n-1<n-1)*n=n!,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任意的M,至少有一种跳法使得蚂蚱不落在任何一个M的点上。

 

韦东奕

韦东奕,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满分、金牌第一名。

高中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与其他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相比,他对数学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张永华老师说,这也恰恰能够回答,为何在10年学生生涯中,他能持之以恒钻研数学,最终收获金牌。

韦东奕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父亲是数学教授。韦东奕对数学的痴迷显然受到家庭的影响,他说,家里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书,浅显的或难懂的,上小学时,他就时常随手拿来读,读关于数学的书是他消遣的一种方式。

小学一年级时,韦东奕读到一本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从此真正喜欢上数学。韦东奕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特别之处,书中都是难度很大的数学题,他却从解出第一道数学题开始,体会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

韦东奕描述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场景:来自世界各国的500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大的考场里,竞赛进行两天,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半,选手要在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完成3道大题。韦东奕因6道大题全部做对而获得满分。

韦东奕的教练、山师大附中张永华老师说,竞赛时有一道难题,国家队的教练花了3个小时才做出来,而韦东奕只花了两个小时。韦东奕14岁读初二时,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天分,通过介绍被张永华老师发现,提前加入山师附中的奥数训练队训练,一年后他从初中免试直接升入山师附中。

张永华老师说,他固然是一个有着敏锐数学思维、极具天分的学生,同时也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入选国际奥数国家队时,他经历了层层残酷的淘汰。去年10月中旬,全国联赛选出40人;今年1月中旬,奥数冬令营在哈尔滨举行,两天的考试选出30人入选集训队;从315日至42日,经过前后8次大小考试后,只剩下6人入选国家队,韦东奕以第三名的成绩拿到国际奥数竞赛(IMO)的入场券。

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提前录取后,搞数学研究仍然是他未来的目标和乐趣。他说,虽然已经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自己的语文等科目还很弱,还要继续学习,补上落下的课。

现在虽然老师已不要求他完成数学作业,但他会把每道题的步骤写得清清楚楚。饭桌上,韦东奕还时常捧着数学书研读,在集训队时,如果被一道难题难住,他逢人就问,不论认识与否,直到弄明白为止。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陈省身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银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林家翘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许宝騄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金奖获奖者

 


世界上最权威、最顶尖的4大综合性数学期刊是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Annals of Mathematics 
Acta Mathematica 
Jounal of AMS

今年大陆在数学四大刊发表的文章
北大田刚一篇acta,一篇invent,刘若川,许晨阳,刘毅分别一篇invent
jams,刘劲松一篇invent
清华于品,南开赵磊各一篇invent



北大女神张一甲写的文章,有关于韦东奕的描写。


今年没有雪,冬天显得不那么有趣。破五的鞭炮声稀拉遥远,仿佛一种隐秘的力量在进行着古老的抗争。

 

喝饱了,蜷在家乡小城的竹椅上,想起过去几个冬天。借着酒劲和夜色,忽而想讲一讲我生活中曾经重要的部分。

 

1.

 

083月,苏州烟雨蒙蒙。

 

江苏木渎高中,一个山明水秀的花园式学校。32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从祖国各处纷至沓来,摩拳擦掌。

 

在此两个月之前,直线距离1694公里开外的北国哈尔滨,正是零下三十多度银装素裹时。雪国庄严肃穆,少年们因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中脱颖而出,均提前收到了北大清华或者麻省理工的录取通知书,从此甩掉高考负担。彼时再聚苏州,是为了一个远比个人升学更宏大的目标:备战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32个少年,将以国家集训队的名义,经历长达半个多月的连续测试,最终选拔6人组成国家队,出征西班牙马德里。

 

32个少年里,一共3个女孩,来自上海的郭雨芝,来自武汉的程镯,还有来自北方小城的我。

 

集训队的演练场就是一间普通教室:32个不同特质却又同样聪明的孩子,在这间教室将经历严酷的大半个月。队员们大部分高三,我高二,年龄偏小,又是女生,排名靠后,话说的也少。坐在教室靠墙的角落,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个冷僻而孤独的观察者。

 

32个少年皆身经百战。较高的天资配合着多年寒窗苦的隐忍和辗转于全国各处的求学磨砺,早已修炼成大脑速度和解题能力足以代表中国的种子选手。在此请不要把他们符号化地理解为数学妖怪,事实是,每个人都很不同——全能选手A拥有一流的着装和颜值、精通各项球类运动、游戏高手玩家、谈吐不凡文质彬彬;竞赛专业户B在数学、计算机、物理奥赛中全部进入国家集训队且毫不吃力;文艺男青年C在集训期间保持着一天一封写给远方女友情诗的浓情蜜意,他的才情和数学头脑一并延续了下来,后来我和他又在同一个大学话剧剧组里重逢;此外,还有着多年一遇的数学神童W,而关于他我想多说几句。

 

彼时W才高一。后来事实证明,早早认识他是一件荣幸的事。后来他成为我大学的师弟,惊人的天赋和诡秘的风格使他的坊间传言一直陪伴了我整个大学时光。在此我只想讲一讲那时亲眼所见的他。

 

W对数学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天赋又大大地迎合着他的热爱。他两次入选国家队,均毫无悬念地在IMO中夺得满分金牌第一名。那时集训队一共要经历8场大考,每次考4小时,解3题,半月下来一共要与24道题目厮杀博弈。集训队出题高明,即使答题时间充裕,4个小时内全部完成3题并不容易。那时我常有在4小时内只完成2道甚至1道的情况,依然不惭愧。而W创造了24道题完成23道半的记录(唯一没解出的那半道其他队员更是全军覆没),连国家队最厉害的教练都叹为观止。

 

不仅如此,W的解题速度也让人大跌眼镜。常常在考试仅开始一个多小时,W就把三道题做完了。做完题目的W,便开始了他惊人的举动:他自顾自地原地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之中。左手握一只钢笔,右手握一支铅笔,双臂高悬于空中,带动两支笔缓慢地曲线交错穿行着,身体随之前仰后合、上下起伏,仿佛模拟着自己心中的另一个平行时空或高维空间。周围队员全都在奋笔疾书,他目不转睛地浸泡在那样的状态中,全然忘了身处何处,时不时发出一些低沉的声音……这个景象每次都会出现在集训队模拟考试的途中,以至于后来国家队的教练们常在考试开始之后来教室里巡视,观察W的表现,并用他开始进入“平行时空”状态的时间早晚,来推算这次出题的难易程度。

 

W几乎不与人沟通,无论站着坐着都背着双肩书包。我唯一听到他的声音是他在给人解答数学题,他的说话方式不带语调不加标点,语句之间没有顿挫,我听了很久都听不懂。W和室友难以相处,闹到最后往往以他被迫搬离宿舍收场。天南地北,当他出现在任何比赛或培训的场所,他的母亲都陪同。那时他也就十五六岁吧,他的母亲已是一头白发。

 

虽有多次交集,但他对我有印象吗?我不知道。他快乐吗?我不知道。他曾经和谁是朋友吗?我也不知道。

 

结识各路神人的新奇感,在秒针滴答漫长反复的考试中很快被压制磨平。国家队毕竟是至上的荣光。卧虎潜伏在每一个尖子少年的心中,优中选优的情境下,每一道题目都是一场不见刀火的抢时攻坚战——为此苦思冥想,奋笔疾算,费尽百般周折,直至拨云见日的一刻,超越年龄的孤独与焦灼感一扫不见,少年脸上泛起恍然大悟的灵光。

 

那半个多月里,我们都未走出木渎高中的校门。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像湿毯子一样罩在我们头脑和身体上的孤独压抑感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团青灰色的羞答答湿漉漉的水雾,鬼魅缭绕着,水雾中露出一个个聪明好胜的少年眉头紧锁的面庞。

 

2.

 

集训队的生活不仅仅是考试,还有宿舍生活,还有女生(这对于我的回忆很重要)。

 

我和郭雨芝、程镯以及一位旁听生姑娘——来自广州的侯阳之,共住一个四人间,相处朝夕。顺便说一句,集训队虽只有三十多人的规模,但每一年按惯例都会有几百人以旁听生的身份集中在同一个校园里,和集训队员们一样,他们只是在不同的教室里,做题、考试、听讲座,以备来年战。

 

从人数比例就可以看出,在集训队,“女生”是一个小众的存在。之前高中在奥赛班,后来大学在数院,对这种悬殊比例我早已泰然处之。可惜由于是女儿身,吃住和男生们分隔,我对天才男孩们的了解便仅限冰山一角。我所熟悉的还是多年来在数学圈里小众而居的女生。

 

直到结束我的大学时光,我所知的纯理科女生,譬如北大数学、物理系的女生,一直是我心中温暖的所在。她们大多有一种独特的美,是多年埋首苦读深思熟虑养成的沉稳气质,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谈吐习惯,往往气定神闲,自得其所,心中有答案。关于她们自有另一番故事可以讲。而集训队时期和我住在一起的三个女孩,却难以一言概括,她们皆给我留下更浓烈的印象。

 

来自武汉的程镯早我一届,后来早我一年来到北大继续学数学,成为我的学姐。

 

不知为何,我心中的程镯一直有一种深刻的孤独。

 

集训期间,我常陪伴她,趁着午间顷刻的休息时光,捧着半盒饼干,在木渎清澈见底的小河边喂鱼。掰碎一点饼干,粉末落入水中,橘红色的小身体们蜂拥而至,证明着我俩激起的无限欢腾。那一刻我们竟像是真的在游山玩水。程镯温和内敛,性情与世无争,神情里总有一种悲悯的感觉,以至于我常逗她叫她“大妈”,她对此欣然接受。“大妈”的与世无争不仅仅体现在性格上,也体现在她的作风上。读杂志、喂鱼、散步、给曾经经历过集训队的师兄L打长长的电话(L是她的高中同门师兄,早先拿过IMO金牌,后来成为北大数院我们共同的师兄,再后来临毕业时,放弃了MIT的全额奖学金offer,力排众议,剃度出家)。

 

那个时候,我和“大妈”都在默默地观望着教室里的天才男生们,猜测着谁有可能成为那六分之一。没想到半个月过去,“大妈”却误打误撞成为了13年来第一位进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女子,并在几个月之后的西班牙摘金载誉而归。

 

而在这之前,安静的苏州小河边,考试的间隙,程镯总是无奈地微笑着告诉我,她来到苏州最重要的愿望是想在这里找一个男朋友。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后来程镯成为了我大学的学姐。在我初入燕园的时候,积极地帮我铺床铺、买水果。燕园包容,我心中的她开始不孤独的时候,是她开始有了信仰的时候。祷告和礼拜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的飞信状态变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我愿意交给你。”再后来,她毕业去了哈佛深造数学,我们便没再联络。

 

来自上海的郭雨芝是我们四个中最聪明的。郭雨芝天资聪颖,计算机和数学都是集训队水平。而比她的聪明更甚的,是她的特别。齐利短发,圆边眼镜,皮肤雪白,中性装扮,斗大的眼睛,走路永远快步子,驼着背,内八字。郭雨芝比我大,但她对所有男生都叫哥哥,对所有女生都叫姐姐。尽管拥有天才大脑,但郭有几个不可思议的短板:第一,不分左右。我告诉郭看左边,她会先把双手举起来看自己的手腕——“哦,我左手有一颗痣,好吧,是这边”;第二,不认识表。数学竞赛偶尔会出和钟表相关的题目,郭通常会用一半的时间重新琢磨清楚钟表是怎么一回事,然后用另一半的时间把题目做出来;第三,不认识路。因此从教室走回宿舍的路上,郭需要一遍一遍地叫着“××姐姐/××哥哥,我们一起走吧”。其实郭的轮廓五官非常美,但郭从不在乎自己的形象。教室里永远跪在椅子上枕着自己的双脚,或者干脆两条腿直直地撑在斜后方,手臂支着头,一边扭着身子看向教室斜后方,一边思考着桌子上的题(以至于我常常误以为她是想和我打招呼,等我招呼回去,发现她根本没有意识)。宿舍的地面常被她弄的一团糟,纸屑遍地,她母亲隔几天过来帮她打扫一次——而我从未见到她和母亲有过一句对话。为此我很是困惑,后来她告诉我,小时她身体不好,差点被母亲扔掉。她说,自己理想的母亲,是比小时候对自己那样好一点,比现在对自己这样差一点,就好了。

 

当然,郭的特别绝非仅限于此。郭从不隐瞒自己的双性恋身份。在苏州集训队最后的几天时间,我们混熟了,夜晚时分,四个姑娘分躺在四张床上,面向天花板,我们玩真心话大冒险。郭毫不隐晦地讲起自己从初中开始早熟的双性恋经历:前女友、前男友、懵懂而胆大的探索,深入而露骨。讲的我脸红心跳,扑通扑通,一个劲儿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小城市生长没见过世面。

 

一年后我们重逢在海南,她仍不忘继续讲给我让我脸红心跳的故事——没错,在很多方面,郭雨芝大大地启蒙了我。而另一方面,郭雨芝对自己的人生非常鄙夷。在海南的时候,她坐在我床上,叹了一口气,说“我的人生就是一坨屎”,说着手指比划着一个螺旋向上的动作。她说完哈哈大笑,我也不想多问。

 

我和郭雨芝并没有非常熟络,但郭愿意把很多秘密的故事毫无保留地讲给我听。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我们以后应该不会再见到了。

 

的确,海南的那个冬天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她本科去了麻省理工,工作亦在美国。后来我们在人人网上有过一些联系,郭雨芝经常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状态,比如“数学这么没有前途,还不如去拍A片”。再后来,我们断了联系。她是否还像当初那么厌恶自己?我不知道。最近她有一条状态“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我期待和她重逢。

 

在那一间小小宿舍里,我和游离在集训队之外的来自广州的旁听生侯阳之最臭味相投。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都多年练舞,均保持着未曾被十数年竞赛生涯磨灭的学舞女生的通病:自我、傲娇。另一个原因是,我们都无心恋战。众人俯首备战的枯燥日子里,她整日抱着厚厚的英文砖头准备SAT,早已决定本科赴美,将来成为首屈一指的精算师。而我进入集训队之前早已完成了我中学时代的终极宏伟目标——录取通知书,对于再高远的荣誉毫无念想,一心盼自由。于是我俩便整日相约,寻到木渎高中一间空空的练功房,一有时间就压腿健身跑步卖萌撒娇。那时她永远束着一支高昂自信的马尾,穿着从美国买回来的运动鞋,紧紧的腰带扎着她苗条而青春的身体;而那时我亦17岁,高领衣,小黑裙,黑长直发及腰。

 

和侯阳之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笑容很多。在木渎中学的体育场里比赛跑步,一百米的跑道,我们都因大笑气喘而不得不半途而废。在食堂,她给我表演不用手吃饭喝粥。在练功房,我们比赛谁控腿的时间长。她给我讲她的精算师梦想,给我讲在美国的游历,和从美国飞回来飞机上偶遇的美国教授。不出意外地,她很快拿到了麻省理工的offer,飞往美国念本科,我亦失去了和她成为大学同学的机会。如今的她在华尔街一家著名金融机构工作,如鱼得水。

 

除去那些片段的快乐,集训队的生活整体是枯燥而压抑的。

 

毫不夸张地说,闯入集训队虽是“为荣誉而战”,但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从来不是我的理想。每日四个小时的考试完毕,木渎冷僻的校园里,我会躲在公共电话半封闭的小空间里,拨打出长长的电话到我远在故乡的高中,打给我那时心心念念的初恋男友,打给我奋战在高考一线的闺蜜,讲给他们这些他们不曾遇到过的人和事。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我会在几个月后一并失去他们。

 

3.

 

苏州非常美丽,我却归心似箭。那段湿漉漉的日子教会我一件事情:在荣誉和自由之间,天性使然我会寻找后者。这个启示在后来的人生选择中,亦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苏州回来,我开心的不像话,感觉整个人都自由了。我怀着最大的热情和憧憬,像迟归的小鸟一样,扑向了我阔别将近一年的班级,却不料事情已经变了味道。

 

花季雨季的十几岁们,大约不太习惯突然之间产生的身份隔膜。

 

“有高考负担”和“没高考负担”,成为了少年们无法逾越的分水岭。高三就要到了。

 

这个意味深长的词组,是一场漫长的集体修行,一切耀眼的自由和欢乐,都显得格格不入,无法理直气壮。

 

没有高考压力的我,再没有资格成为与谁并肩作战的好友,因为再没有可供彼此交换的拿来一起应对未知明天的多愁青春。就这样,17岁的我,顺理成章地失去了初恋,亦失去了推心置腹的闺蜜,失去了沉甸甸的负重,也彻底失去了属于任何一个群体的归属感。在此之前,将近一年周转于全国各地的培训课程,早已让我脱离了主流高中节奏和班级话语体系。于是,尽管我依然背着书包按时上学,却像是经历了一场与青春主题的不辞而别,整日整日地浸泡在了一场深重的全方位失恋之中。08年的4月春光明媚,在我的记忆中却像一直没有破冰的冬天。

 

走入高三的我,彻底不拘起来。

 

我成为了学校甚至整个小城的红人。有一搭没一搭重温着数学的同时,办社联、练国标、玩吉他、学开车、往返于小城和省会之间上外教课,就此挥霍掉剩余一年高中时光。而另一边,那个集训队们的世界,我亦未再进入。我再无意愿奔波在去往全国各地培训的路上,再不咬着笔头独自思考至深夜,再不和天才少年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我只属于自己。

 

 

之后再没有和他们见过吗?当然不是。

 

在接下来另一个无雪的冬天,09年一月份,海南琼海,新一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如期而至。再度代表学校应征的我,和集训队里的许多天才少年们又匆匆再遇。两个冬天之间,跨过哈尔滨的冰雪,苏州的烟雨,海南的暖冬,与天才少年们的几个回合交互却并未给我留下过多的眷恋。我回归到冷静的旁观者姿态,再不与谁亲近,只想匆匆走完我的高中——反正,很快,我们,这些背负着各校荣誉的,被称为天才少年的,共同走过北国南国、吃过冰雪淌过海水的异地战友们,又会在09年的金黄色秋天,共同奔赴北方那个最热闹的城市,在熙熙攘攘的大学新生人群里,点头微笑,重逢在同一个学院。

 

那年我刚刚18岁,终于要走出我的少年范本。在海南金黄色的沙滩上,风吹着我及腰的黑色长发和脖颈上轻盈的白色丝巾,在沙滩上大肆洒下阳光与剪影。天空高远,温暖着整个冬天。

 

一切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吗?一切当然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马上,数学世界将从算不完的习题走向更有趣的公理大厦,天才少年们将从彼此厮杀的应战者一齐走向更宏伟的人生,新的友情和爱情之火将会熊熊燃烧起来,新的可能性将张开无限胸怀。

 

站在那金黄色的沙滩上,我并不知道的是,天才少年的时间,终将渐渐走远,时间将吃掉稀世之珍,如一去不回直至消失的桅杆。我并不知道的是,几年之后,我将如鲤鱼跃龙门地一样彻底跳出数学的世界。

 

 

现如今,我和他们早已没了交集。往前走的越远,这份记忆越发牢固地钉在我心。我固执的相信,当初的每个少年,皆是承受了超越年龄的克制和孤独才成为世人眼中的天才,与邱如白那句“谁要是毁了他这份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是同一个道理。我感激那漫长忍耐的十年数学路,我深知此后会喝更多的酒,遇更多的人,奔向更潇洒的大时代;而我亦深知,挺起胸脯阔步前走的时候,那群眉头紧锁的面庞,将成为我永不会失去的珍贵,构成我一部分隐秘的人格——潜入深层的土壤之中,悄无声息地滋养我的灵魂,直至很久很久之后的某个时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重新绽放开来。



田刚本科南京大学,硕士北大,博士哈佛
刘若川本硕北大,博士麻省理工
许晨阳本硕北大,博士普林斯顿
刘毅本科北大,硕博伯克利
孙斌勇本科浙大,博士香港科大
刘劲松本硕博北大
于品本科北大,硕士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博士普林斯顿
赵磊本硕南京大学,博士法国七大

转载自北大传说:

 

韦东奕传说这个神是陈景润的接班人,五百年才出一个没有一个人看见过他洗澡,没有一个人看见过他吃饭,他行动规律,箭步如飞。。袁灵说,我刚刚看见他,然后跟雷理骅说了一句话,就再也见不到他了。。然后突然某一天,有一个人终于看见了他去洗澡,竟然轰动了整个数院。。传说他每个月固定有一天会换衣服。传说他妈妈会给他打电话叫他换衣服ORZ.ORZ。。。传说,没有一个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交流。习题课有一次是该大牛讲课,台下全部自习,因为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老师问曰,大家都应该听懂了吧,数院学生答,老师您还是再讲一遍吧。。老师微微一笑,不行,我也没听懂。。。

 

韦东奕说,孤单的路上,只有影子陪伴我。好吧,我觉得,其实他就是为了数学而生的。。。。。。

 

(这里补充一下:其实陈景润是由于当时改革开放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他又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所以把他吹上去了,中国数学家很多在国际上比他影响大的很多,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最过分的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远超华老的陈省身是谁,韦东奕以后肯定是可以秒杀陈景润的)

 

 一位哥们对他评价的节选:虽然大家来自不同学校,但是有一个共同话题——北大神人韦东奕。韦东奕丘赛是在他家乡山东参的赛,张燕斌刚好跟他一个考场,说韦东奕如何考试不用草稿纸,韦东奕的试卷上多处使用了中文字符。当然我们之前知道的都是传闻,韦东奕当然是由北大数院和他同年级的雷理骅来讲最合适和最权威。从雷理骅口里讲出来的韦东奕,比我之前听到的传闻还要离谱和夸张。他们没人看到过韦东奕自习,去韦东奕寝室里也没有看到多少数学书,倒是经常看到韦东奕拿个收音机听体育新闻什么的。还有韦东奕以第三作者发表了一篇论文,影响因子有5!(不知道是哪套评价体系的影响因子,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翻三倍学术成果就高几个档次有研究生及一跃成为院士级,而武大数院教授发的文章影响因子最多才1),第一作者是北大一个教授,第二作者是一位博士,韦东奕在其中做出了许多工作。雷理骅向我们证实了韦东奕保送北大研究生的传闻,但是跟哪位导师还不知道。韦东奕的毕业去向,这也正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据雷理骅说,韦东奕在丘赛决赛中神一般的表现,被美国好几所名校的考官相中,他们求韦东奕去他们那里读书,并且承诺不用考英语  ,但是韦东奕还是跟往常一样不跟人说话。(我不由想起了瑨神在丘赛决赛中的表现被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中心相中,他们求着瑨神去他们那里读研)雷理骅还说丘成桐在丘赛的颁奖晚饭上向韦东奕敬酒,这也太夸张了吧,我都没有听当时在场的瑨神和吕文琦说过。

 

     我自己的补充:顺便说一下,邱赛考纲五个方向加起来58本书,韦东奕教主邱赛五个方向只有一个代数不是第一,这58本书他全看完了这是至少的,大学三年刷58本书我的天哪,而且这58本书每一本都很龌蹉,比如stein大神的那本复变函数,它上面的类容是清华北大数学系教材的三倍,一位北大数院前三我的好基友曾经说过,这本书即使开卷考书上原题也很难。而且教主绝对不止看了这些,你们自己去比比这位大神学数学的速度与你看小说的速度那个快。可惜这货除了数学外什么都不会,估计找不到女朋友的,可怜单身到现在。

 

 

 

    李伟固教授很多高难度的题目都是从高等数学里的思想得来的,比如Grunwall不等式,因此可以出最难的竞赛题。前几年韦东奕在集训队横扫所有教练出的题目且嫌太简单,只有李伟固将一个微分方程里的不等式离散化难住了他,当然那次集训队考试这题用李伟固的话说是“杀光了”。究其原因很多问题如果能化为代数不等式或者离散数学问题,就几乎解决了一半,大部分问题是人们根本就找不到方法,所以研究更需要创造力。比如Galois理论群的计算部分没什么,但是Galois对应却是相当深刻的结果,将代数求根问题化为有限群是否可解的离散问题,非常震撼人心。所以这里最重要的其实是Galois对应,包括Wiles证明费马大定理也是用到类似的思想。

高等数学里有很多问题,好的研究者更是可以提出有意思的问题,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做数学研究,现在应该尽快走到数学前沿,读书读paper

或许你是觉得比较郁闷,很多东西没理解,可以从理解的地方开始看起,一步一步来,另外看好书也很重要,和老师交流也很重要,或许他们会给你启发,也可以防止你走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