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后来的我们》:我看到的并不是爱情

《后来的我们》:我看到的并不是爱情

之前一个人看了《幕后玩家》,结果导致陪儿子看幕后玩家的时候,我只能找了本同时间段的电影打发时间等他。这本电影就是刘若英拍的《后来的我们》。


这电影拍的什么呢,大约是两个东北的青年男女,一起到北京打拼,女的之前总想嫁个有房子的北京人以此获得户口,男的是做游戏的,希望发财。后来一来二去俩人好上了,但是又分手了。分手后男的做的游戏火了,发财了,但是俩人最后没走到一起。大概就这么段故事吧。


你看我描述的颇为寡淡就知道我并不是啥都知道。比如我的感情经历很简单,我大学里初恋就是我今日的太太。让我去被这种影片打动,其实蛮难。


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或者说这篇影评想表达什么?


1、管理者到底有没有一线的亲身经验?


有没有离题万里的赶脚?这个话题和这么一部爱情剧有啥关系呢?

您别说,还真有。


影片里那对儿男女,最初男女都在卖光盘,后来女的去卖房,男的做游戏客服。俩人住在一个用木板隔出来的房间里。注意是木板,不是墙。那套房子目测被隔成了5,6间吧,每间都不带卫生间。隔音效果很差,旁边那个的声音,清晰入耳。这里面有住的卖黄碟的,有住的,五花八门,非常社会化。


房间里非常乱,比大学寝室乱N倍。我看他们年轻的时候是十年前,要知道十九年前我读书那会儿,大学寝室里也比那个干净的多,毕竟有宿管办的存在。


我想说的就是,看了片子,你就理解统一租赁平台的价值,或者说必要性了。租房,是需要被管理的。当然,前段时间某京治理群租房脏乱差的那种一股脑迁出的方式,也很难让人接受。为什么呢?因为你是搞的漂亮了,但是租金大幅度提高了。人家到底能不能接受,您调查过么?


这就引出这个话题。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到底在决策,执行之前,自己有没有亲身去体验一下,了解下问题,然后再给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不是拍脑袋。说的直白点,就是你要自己拿着那份收入,去亲自过日子,你把日子过成样板房一样,然后再给人家一个好的改进的意见,让大家照着你开拓出的路去走。这样制定出的游戏规则,才能够引导别人生活的更好。


如果你只是为了好看,或者为了交差。拍脑袋作决定,那非但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还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2、道德至上者到底了不了解问题在哪?


影片拍成这样,居然还能上映,还是蛮佩服刘若英的。因为整个画面太脏乱差了。完全与帝都赶超纽约曼哈顿的身份不符。里面的内容也尽毁人三观:


比如女的最初就是为了户口,要找北京人,要有房。至于男的长的矮一点,老一点,都无所谓。我知道有人会抨击这不是爱情,但是一个问题如果存在,一定有背后的原因。户口这个制度究竟合理不合理?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家非要去北京?这些问题都不解决,光抨击道德一点意思都没有。


又比如男的一定要发财。当然这是电影,男主最后游戏大热,变成一个有钱人。但是,如果我们按照概率论来统计,难道每个北京人最后的出路都是游戏大火么?那没有火的,怎样了?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幸福肯定是靠奋斗出来的。但是如果这个奋斗指的是游戏大火,那它就是小概率事件。那你与其说奋斗,不如买彩票,因为都是小概率事件。如果这个奋斗指的不是运气,而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那么男主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呢?不得而知。


有时候我们会指责人心浮躁,但是其实这本电影给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如果人心不浮躁,他兢兢业业的做好游戏客服的本职工作。那么他只能住在一个木头隔离的小隔间里,吃着方便面,唯一的家具是捡来的破沙发,还有一段完全不靠谱和无法维系的爱情,以及他未来怎么要孩子?怎么养老?怎么怎么一堆事情。


那么,你让人家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


3、这片子硬伤太多反而曝露了太多的荒唐


看电影里的年代,我应该比主人公们大不了2,3岁。电影为了让男主最后成功,把他设定成风口行业,游戏行业。但是,这个设定,反而显得无比的荒唐。


我在03年的时候有个暑假做过一个月的家教。早中晚都教,排满了,一天教6个小时,那个月赚了6000块。当年,北京的房价才4000块一平米。如果按照房价折算就是月入1.5平米。现在北京房价10万。也就是如果以房价计价,当年一个做家教的自由职业者月入15万。这其实是低的。


卖光盘,攒机,卖显卡CPU等各种配件利润在10年前到底是多少呢?这么说,我认识一个电子市场有好几个摊位的卖显示屏的老板,电影中的12年前,他年收入在300万,现在,不到50万(这实际上是淘宝的冲击)。而12年前他手下的员工月入都在6000到12000之间。也就是说,那个年代,恰好是电子市场的黄金年代,你要知道十几年前电子市场一个最小的铺面年租金都要二十万,那可是十几年前的二十万,没利润,谁会那么高租金去租赁。


电影中男女主一开始就在电子市场打工,那么一个每个月都能买2个平米以上的人,就相当于现在月薪20万的人,能把日子过得像电影里那样。实在没法成立。而且男主还被设定会写程序,十几年前,一个程序员,应届生月薪低则3000块,熟练工高则2万。在房价不到1万的年代里,也谈不上穷。而且那还是个游戏狂热的年代,那时候的游戏就是今天的互联网,首富就是陈天桥,陈天桥就是盛大的老板,而盛大做的就是网游《传奇》。那时候你就算打打游戏,贩卖游戏装备,一个月搞个1,2万也有非常多的渠道。


可这个硬伤,恰恰折射了荒唐,你不让他处于风口行业,他就没法有后来的发财的解释,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行业之间的发展是如何的不均等。而你让他处于风口行业,那我告诉你,当年的日子比今天好过的多。所有生活的艰辛都变得不成立。


说实话,我对电影里这俩男女的感情故事没啥兴趣。虽然我不会做饭,但是我会吃,所以我对男主他爸兴趣蛮大,他爸是个开饭馆的。可惜没有演他爸的爱情。在我眼里,他爸是个像《向往的生活》里黄磊一样的男人。其实你想想,我们需要这么多胡搞瞎搞的人么?每天一会儿风口,一会儿创业,一会儿弄个新啥啥的概念。


如果拿《向往的生活》做个生活范本,黄磊是个必需品,没他大家得饿死,何炅是个辅助品,没他就没有那么多欢乐。


什么时候女生可以自由的去追寻黄磊、何炅式的男人而不受制于物质的压迫,我们的社会就有爱情了;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能不瞎编乱造,那我们的社会就进入良性通道了。


4、看了电影才知道成功原来是如此的容易


这是本片最有趣的地方。通篇我们就看到男主很爱玩游戏,而且玩的都是射击类游戏或者魔兽之类的。但是后来男主是以开发什么游戏发达的呢?应该是个RPG吧。


说来也很好笑。男主也不知道用的什么游戏引擎,一个人身兼开发,UI多种角色,独自一人完成了画风简直让人无语的一个大概是RPG游戏吧,居然火爆。从这个就可以看出小编有多么的浮躁。


还记得第一次拿到国产的3D游戏是2000年笑傲江湖第一版,它做的有多丑陋呢?记得客栈门口有条狗吧,狗头就是一个三角体,狗身子就是圆柱体,狗腿就是4根圆柱体,就这个画风,你还不如写个汉字,这里有条狗好了。


而同时代日本的3D游戏最终幻想系列,风吹过水的波纹,狮子的每根毛发随风摆动,随着阳光的照射角度强弱不同的颜色变化,早已栩栩如生。


要知道电影里男主成功已经是2000年再过去10年后了,整整10年了,玩家居然会被两个圆球代表的一男一女的一个莫名其妙的上世纪60年代水平的游戏给打动到全民火热,我也是无语。


不过这也不是不可能。我们的成功真的来的太容易了,真是人傻,钱多,速来。我有个师弟,很有趣,他也自称自己投资从未挣到过钱,而且还赔钱,结果呢?他开投资培训,大热,卖的贼贵,很多人踊跃报名。呵呵。


我且不说一个自己都挣不到钱的人到底是怎么教人家投资。就算一个能稳定盈利的投资人,又有什么办法可以普及呢?你仔细想想,投资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人家创造财富,你寄生么?如果真的能普及,那所有人都去寄生,谁特么创造财富呢?


如果这么简单的逻辑都想不通,那起码站在人的角度想想也该明白呀。人家有稳赚不赔高收益的投资渠道,那为啥要教你呢?自己独享不是更好么?资金不够可以借呀,为什么要让你参与呢?天底下所有需要分享出去的机会,都只是为了让别人来帮自己分担风险,有谁会傻到让别人来帮自己分享利润呢?


如果上面两点都想不通,那就只能证明,大家已经浮躁到昏了头了。所以想来也很有趣,那个无法靠投资养家糊口的师弟,最终靠教人投资养家糊口了。呵呵。


当然,不要问我他是谁,本号从不影响别人的利益。我们这个号的宗旨就是只负责搞笑。


对作者最好的打赏就是转发


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wodqbs


扫码可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