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37岁外卖小哥击败北大硕士,人生的每一步路都算数

37岁外卖小哥击败北大硕士,人生的每一步路都算数


外卖小哥雷海为凭借着出色的发挥,战胜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彭敏,赢得了第三季的冠军。


在雷海为第一次出场的时候,“8题全对”,却因总分不高遗憾下场;第二次凭百行团第一名的成绩,杀出重围,在个人追逐赛中以总分第一进入今晚总决赛,又再次赢下比赛。


主持人董卿面对他的表现,兴奋地振臂喝彩,“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点评嘉宾康震也曾感慨,“每一个人也都可能,在你的跟前变成一个传奇。”


雷海为




1

等餐或休息的时候背《唐诗三百首》


在送外卖的间隙,雷海为就用手机搜索诗词阅读。


一般在等餐或者休息的时候,我会把随身携带的《唐诗三百首》拿出来看。


这样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背会了,心里特别高兴。



他用手机把之前抄录在稿纸上的诗词拍摄下来,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反复阅读,增强记忆。


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雷海为不舍得买太多书,于是,他是这样描绘自己以往的读书生活的:


就在书店里当场把那些自己喜欢的诗词背下来,然后回到家里再把它默写下来。


有时候一天背得比较多,可能有些一两个字忘记了,然后下次去书店的话再把它核对出来。


2

记忆力超强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上大学


第一次翻看雷海为的朋友圈时,心里第一反应就是:一点都不像外卖小哥的朋友圈!


在他的朋友圈里,那些具体而微、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细节是看不到的,更多的是他听音乐会的感受、旅行的体会,或者对于汉服活动的记录,抑或他创作的一些诗词,这些文字写得严谨而认真。


“为什么具体的生活细节看不到呢?”


“没什么特别值得、很突出的地方,很平淡的,没必要记录下来。”他认为纯粹的精神生活领域更有价值。


譬如,在参加完诗词大会之后,他还得了一个奖——杭州市元宵灯谜会的全场第二名,奖品是一袋洗衣液。


在更早的杭州宋城举办的灯谜大会中,他曾赢得一件上衣,他觉得那是除诗词大会之外,“有生以来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


灯谜于雷海为而言,重要性甚至要超过诗词。


在他个人的评价体系里,在当代,只有“灯谜”这一文学体裁才能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里面蕴含了汉字的音形义,以及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灯谜是不是太小众了?”


“小众就是大众。”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自信。


让雷海为沉溺于其中的不止有诗词、灯谜,对于民族音乐、汉服,他亦乐在其中,“我本身对传统文化比较有兴趣。”


与他聊得越多,越会觉得他更像一个“传统文人”,而非通常意义上的“文艺青年”。


他喜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像诗词大会舞台上表现出的强大记忆力,虽然有些金庸的小说只读了一遍,但细节他仍记得很清楚。


知道他喜欢民乐,就问他金庸小说里有哪些人物擅长音乐,不用思索,他便说出了十几个名字,“按照小说的年代顺序,应该可以说全。”


在所有的金庸小说中,雷海为最喜欢任盈盈,因为她“会弹琴,擅长音乐”,而他希望理想中的妻子,最好擅长一种民族乐器,“比如说弹古筝、弹琵琶、吹笛子的,这是我理想的(妻子)。”


2000年版《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


至于喜欢的男性人物,很自然的,有令狐冲,但他最喜欢段誉,因为“金庸小说主角里面,他的文化水平是最高的”。


对于自己没能读大学,在他30岁之前,他一直引为人生最大的遗憾。


3

“我本可以上清华北大”


心态——这个词在雷海为的口中,是一个高频词汇。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给他最大的感悟就是:心态决定一切。


心态好就能嬴,心态差就必定输,“第一期结束后,我感觉我的心态实在是太好了。”


他现在喜欢说“顺其自然”,,改变心态。


在诗词大会选手的告别宴上,他就唱了一首《七律·长征》。。


但也同样是“心态”,将他带离了原本可能更为平坦的人生轨道。


雷海为前后上过两所初中,两所高中,两所中专,期间频繁的转学,让他失掉了考上大学的机会。


多年后回忆当时的自己,“我学生时代就是,心态上太依赖周围的环境。”如果学校的环境不如预期,可能会心有不满,学习成绩继而下降,以至于最后退学。



他现在还清晰记得中考的总成绩是641分,他本有机会去一所好的学校就读,但无奈因为户籍的原因而不能如意。


他认为,当时如果去了这个学校的话,“那我考北大清华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2001年从娄底机电学校毕业之后,雷海为就开始了十几年的打工生活,期间他做过电话销售、工地拖电缆的小工、马路推销员、服务员、传菜员、洗车工、保安……


可想而知其中的艰辛,但不问他,他并不会主动提及打工过程中的艰辛。


他最先到的是广州,再至上海,在苏州逗留了半年后,最后落脚在杭州。他选择这些城市,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出于利益的考量,而是用文化和审美的眼光来打量它们。


他觉得古诗词里描述过的景象,可以在苏州的现实中找到写照;在杭州,每次他去孤山,都会不由自主地念起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