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西部金融中心争夺战,重庆靠“结算型”金融笑傲江湖

西部金融中心争夺战,重庆靠“结算型”金融笑傲江湖

2009年,,马上将是第八个年头。在这期间,重庆的金融业在悄然中发生着巨变,在“十二五”末,广州、天津、重庆的金融业增加值都在1400亿元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9%左右,这让重庆成功跻身于除北京、上海外的国内金融业第二梯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重庆市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出炉,这份规划也显示出重庆在争夺西部金融中心的竞争中充满信心。


重庆金融业:

差异竞争才能脱颖而出

这几年来,不仅是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都有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野心”,并且都将之付诸行动,体现在各自的“十三五”规划中。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重庆为何有信心脱颖而出,原因在于重庆做到了“知己知彼”,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对自己进行了精确定位。在《规划》中,重庆将自己定位为“功能性金融中心”,这就和北京的以管理总部为基础的金融中心和上海一要素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中心区别开来,形成差异化竞争。

重庆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以雄厚的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投融资活动频繁、在岸离岸交易量巨大的金融中心,也就是所谓的“结算型”金融中心。而“结算型”金融中心的最佳代表就是新加坡,每年有超过8000亿美元的国际离岸金融结算业务,并产生折合人民币超过1千亿的净收入,并且几乎不消耗任何资源,实现极低的碳排放量带动GDP增长。中新项目的第三个运营中心正是在重庆,这让重庆未来有了更多机会在金融业上向新加坡“取经”。

“十三五”规划

继续推动结算服务发展

事实上,重庆已经在“结算型”金融中心建设道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数据显示,重庆作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内陆试点城市,2015年,重庆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由2010年的不足10亿元人民币提高至1983.4亿元人民币,结算量连年位居中国中西部首位。

而在近期的《规划》中,重庆也提出继续发展金融结算服务,并且设立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重庆市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到6000亿元、全市跨境电子商务结算规模突破200亿元、全市跨境公司总部结算规模达到5000亿元、全市离岸金融结算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

野村亚洲投资银行部的一份报告亦指出,以结算为主体的金融中心,符合重庆的产业结构,北京的行政总部型和上海的要素集聚型金融中心主要是靠政策、国家意志配置资源,而结算型金融中心,虽然也需要政策支撑,但更多地由市场来主导,而且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而《重庆市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十三五”规划》也表明,未来重庆金融业的脉络越发清晰,功能性金融中心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指日可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