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从超级变变变到黑光相声

从超级变变变到黑光相声



(本条推送含多个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前不久,有一个潮得不得了的作品,引发了宋丹丹、冯小刚、郭德纲三人的赞叹……


在“笑傲江湖”节目上播出的《宇宙乒乓球》。




看完之后,感觉可以一扫年会只拿了阳光普照奖的愤懑,切换到傻乐模式了。


其实这种舞台形式有一个学名,叫“黑光剧”


顾名思义,背景是黑的,演员的衣服和道具上亮着荧光,挺好理解。


这家舞团的名字叫“澎湃创想”,特长即是制作黑光剧。他们近年来活跃于给腾讯啦、都市时报啦等单位定制黑光年会等事宜上。


(哦我不是来给他家打广告的,单纯是以此作为本文的引子~)


不过,那些腾空飞翔炫炫哒效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往下看就知道啦!


话说,这个《宇宙乒乓球》并不是原创的,而是改编自老里八早日本全民创意节目《超级变变变》中的某一期《搞笑乒乓球——黑客帝国版》。




原作里并没有使用荧光,所以现在你们知道那些漂浮效果是怎么完成的了吧……


揭穿以后有没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那就对了!


那些裹得严严实实的黑衣人,在黑光剧里是彻底隐身的。而在后一版中,由于外露,却形成了特别的喜剧效果——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黑幕喜剧”。


虽然两者都依赖黑衣人来完成表演,差距好像只是一个光线问题,但是它们拥有各自不同的源头。


先来说“黑光剧”吧!


一般认为黑光剧的创始人是捷克的吉瑞·瑟内斯。


1931年,他出生于布拉格旁的小镇扎罗夫。捷克有深厚的木偶剧传统,而吉瑞·瑟内斯本人则上过音乐班、绘画班、木偶班——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功底。


1958年的一天,他正在木偶剧班里帮老师做一些导演工作,偶尔发现一些穿黑衣服的演员站在黑幕前,身体的某些部分看起来就像消失了一样,手里的道具也好像在飞翔……


于是,做一种犹如在黑色纸上绘画的剧的想法,在他头脑里诞生了。


他找来绘画班里的6个同学,加他自己,组成了一个“七分之七”剧团,开始做起了演出。



在捷克做黑光剧要会画画和做偶具


当时的成员里,不少都很有美术天分,曾在纽约办过画展,而黑光剧中丰富的画面想象力,似乎也印证了这种演出更多的养分,是来自绘画。当时演出的剧目,也脱胎于画家们的画作底稿。


到1961年他们在美国演出后,觉得“七分之七”太拗口了,更名为“捷克第一黑光剧团”




原本是想叫“Black Theatre”,又怕惹到黑人,于是最终定名“Black Light Theatre”——黑光剧的名称就此打响。



整个60年代,第一黑光剧团都红火得不行。1962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国际戏剧节演出后,“把魔法带回了世界舞台”


到1989年,捷克“天鹅绒革命”之后变得比较开放,吸引了很多人来旅游,观众越来越多,结果一下子出现了十几个黑光剧团,从名字到演出内容都照搬抄袭第一黑光剧团。


但其他那些黑光剧团又不肯坦荡荡地承认照抄,于是找了个借口,认了一个很遥远的祖宗,说:他们的灵感是来源于中国皮影戏……




总而言之,黑光剧就这么发展起来啦。布拉格也成了“黑光剧之都”,到如今已经成为捷克国宝级的艺术。



黑光剧中,画面由主要角色、道具、光影来展现。


一片漆黑的布景中,则有着许多隐身人,在帮助移动着荧光道具,制造出演出效果。



黑光剧中最关键的道具就是“黑暗”,为了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黑光剧场的布景十分考究,不仅严格遮盖光源,就连背景也几乎使用最不容易反光的黑丝绒面料



光影是黑光剧的魂,这种光影十分特殊:紫外线或者荧光颜料。当黑暗遇上这样材质的光影,画面是一片“诡异”的艳丽。现在往往加之计算机多媒体特效的运用,更营造出奇幻的视觉效果,令人恍如置身于梦境一般。



而出演角色的演员,则通常以默剧的方式表演,用肢体来传达情节和心理活动。他们也会和道具、光影进行互动来表达剧情。




到了现在,黑光剧已经潮便欧洲了。


法国多媒体黑光剧《呱呱》。




美国电光火线剧团儿童黑光剧《丑小鸭》。




这是用会发光的木偶做的。(是的,人家已经会使用木偶剧叠加黑光剧了,感觉我们好落后。。。)


黑光剧有一个变种,叫影子舞,方法是和黑光剧相反,背景屏幕发光,演员身上却一片漆黑,犹如光线下,影子在跳舞。




英国达人秀上曾有一段创意影子舞,美翻全场。(由于只能贴三个视频,只好截几张图给大家看了~但是动态的比静态的带感太多!!!)


中间那个是演员,后面一串的是影子。






另外还有匈牙利的attraction影子舞团也红得要死要死的。他们在英国达人秀上表演的节目也很有创意。




在国内,现在也有像澎湃创想这样的舞团啦。


然后说所谓的黑幕喜剧吧。


其实“黑幕喜剧”还不是一个专有名词。


像《超级变变变》里帮助演出的黑衣人,和捷克黑光剧也没什么关系。


日本的《超级变变变》从1979年开始,一直播出至今(国内只是停止引进版权,所以后面的没有看到而已),每一个小节目都浓缩着表演团队的创意,看得人乐不可支,其中许多想象力到现在回头看依然叹为观止。


出于成本的原因,用黑色背景幕布+黑衣人搬运道具的方式,可以表现出许多现在用多媒体或其他技术才能表现的场景,所以经常被表演者运用。


比如下面这个。。。感觉主要就是代替了威亚……




其实,这样的黑衣人,在日本早有传统。


在日本的古典戏剧,通常会有一些全副武装的黑衣人,负责搬运道具,也就是我们说的“捡场”,或者辅助表演——叫做“黑子”(kuroko)。


黑子们往往连眼睛前也要罩一层薄纱,以防秋波暗泄。


如,人形净琉璃中的黑子。




演出中,观众是默认“忽略黑子”的观演契约的。


不过,假如是有威望、受人尊敬的黑子可以不戴头套、不着黑衣,以真人面目示人,因为他们技艺精湛,观众不会因他们的形象而分散对木偶的注意力,这样的黑子被称为“人间国宝”,这在日本是至高无上的荣誉称号。 


歌舞伎表演中的黑子。




这张图千万不要一刷而过,不然你很可能错过什么!


因为这张图来自的剧目名叫《歌舞伎版海贼王》,图中是六位黑子在帮路飞展开手臂。。。(可这岂不是罗宾的技能了吗)


(悄悄地插播一个福利……


然后马上回来……)


另外,除了担任隐形的捡场人以外,在表现水的场景中,黑子也会穿蓝衣,白雪场景中穿白衣,都泛称为“黑子”。


说起来,“黑子”还蛮带有一些日本民族文化的色彩——因为其他地方好像真的没有连捡场人、操偶人都收拾得这么符号化的。


中国传统戏曲里的捡场,甚至有时会穿着长衫,风度翩翩地搬运道具;还有像卷福版《哈姆雷特》里的捡场,每次换景都浩浩荡荡地涌入像一支军队,也是烘托出了皇宫的气势;唯有日本戏剧把捡场包成了忍者。


这种对一件似乎很微小的事费上百分之八百的力气极度认真严肃地去做出情怀和境界来的精神,确实是一种很萌的气质。



日本研发的“跑步时喂你吃西红柿”机器人


总之,“黑子”在日本是件家喻户晓的事,在动漫中也经常被作为一个特定的人设。




所以“超级变变变”里大量出现黑子,也就很正常了。


广义上说,当代的欧美戏剧也有许多地方借鉴了黑子的手法。


比如1998年凭《狮子王》拿了托尼奖的美国女导演朱莉·泰摩尔,她早年曾去过日本淡路岛学习文乐木偶戏3个月。她在后来参与制作的多部含木偶、傀儡的作品中,都借鉴并拓展了黑子的运用。


《斯泰格王》中操偶的黑子。




在《胡安·达里恩》中,她把角色“骨头先生”挂在黑子的腰间。




在《魔笛》中,她让三名造型一致的特制黑子,手持表情不同的面具,来代表黑夜女皇的三名侍女。




三名黑子时而操纵面具,时而也将面具转交他人,作为独立人物演出。


在前不久演出过的《战马》中,并不完全隐去操偶师的做法,声称是沿袭自日本人形净琉璃的做法——在不戴头套的“人间国宝”的演出中,人偶的表演和操偶师对人偶的操作,形成了一种双重性,增添了戏剧的魅力。


这一招,朱莉·泰摩尔在《狮子王》里也早就充分发挥过了。




然后《战马》中有一个很浮夸的桥段:一名道具师举着硕大的子弹缓缓靠近少校,然后一群人拖着被击中的少校向舞台另一侧平移而去——这也很有“黑子”的痕迹不是吗?


不过这些就扯得远了。她最初可能是从日本戏剧中获得的灵感,但最终显然已经是融会贯通、化为己用了。


在中国,也有一些对黑子手法的简单尝试,多半运用在喜剧中,作为搞笑的片段,和《超级变变变》里的用法差不多。


在2008年,著名导演何念做过一部搞笑话剧《鹿鼎记》,由宁财神编剧,郭京飞、钱芳主演,里面大量运用了黑幕喜剧的手法。




看着这张剧照,不由得开始思考一个鸡兔同笼般的问题:这里总共有几条腿?


去年的欢乐喜剧人中,沈腾团队在《赏金猎人2》里也曾经搞过一小段。



黑子用手传递盘子,形成在空中飞旋的画面。


这最后盘子敲中后一个黑子脑袋的这个点,真是个水汪汪的小机灵。如果上纲一下,大概也有解构或者反讽传统的意境吧。




像空中转体、飞檐走壁神马的,也是超越了威亚所能帮助完成的动(ti)作(wei)了。


这次演出后,就有媒体把这种形式确切称为“黑幕喜剧”了。


也是挺形象的,虽然好像还不是一个固定的名字或者形式。(因为百度+谷歌+知网,都没有这个词条的信息。)


不过叫什么名字,倒不是最重要。


不管是黑光剧,还是“黑幕喜剧”,重要的是这种使用黑子来完成演出的形式确实非常有趣。


相对于如今常用的多媒体、3D布景,这种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力——来完成道具调度的方式,显得很简陋,因而有些滑稽,可又不得不说:它也确实非常的灵活。


相对来说黑光剧更正经,多表现幻象、梦境,而“黑幕喜剧”有墙裂的笑果天赋,但相通的是——这些黑子可以像是画笔,在黑布上任性地涂抹油彩;又可以成为布景中的介质,扮演波浪、或雪堆;还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戏中的一个角色。


它是观众和舞台之间的一个中转站;是一个不被聚焦又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戏剧假定性中美妙的一部分;是同时具有“在场”和“不在场”的双重性的人……


所以,这种形式的表演,逐渐如火如荼地出现在了各类沙龙和年会当中,为得了阳光普照奖的人们,送去"pat pat"。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知名的先锋艺术家,也已经开始了跨界的尝试。


请听2014网络春晚,李菁何云伟的“黑光相声”




虽然……这一出说得好烂。




新戏|人物|观点|互动|专题|休闲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2016年好戏 | 三体 | 天天想你

艾伦·里克曼 |  陈乐融 |  陈佩斯 | 马普尔小姐

玻璃动物园 | 杀戮之神 | 艺术家的中年危机

开票!2015戏剧人做了什么 | 如何考上戏文系

戏剧·杀 | 舞蹈剧场 | 戏剧中的面具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