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 > 《围城》少用通感

《围城》少用通感

《围城》汇校本(精装),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1版1印


钱钟书先生《七缀集》里,有一篇《通感》,主要谈中国诗文描写中的“通感”或“感觉挪移”现象。钱先生对此现象解释说: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这是从大量的书面用例和生活经验中,归纳出的一般性结论,洵为不易之论。

 

诗句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之类略过,古代小说,钱先生举例有《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一节:

 

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钱先生认为这是对《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的最好描写,是对“听声类形”原理的精妙运用。

 

《通感》写于1970年代后期,我想钱先生引用《老残游记》时,应该也想到了他自己的《围城》(初连载于1946年2月—1947年1月《文艺复兴》)第五章。这一章,有一节写方鸿渐睡觉打鼾:

 

“那声气哗啦哗啦,又像风涛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忽高忽低,袅袅不绝。有时这一条丝高上去、高上去,细得像放足了的风筝线要断了,不知怎么像过一个峰尖,又降落安稳下来。”

 

都是把听觉诉诸视觉来写,是打通了视、听二觉的。钱先生这一段写声音,受《老残游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奇怪的是,钱先生在《围城》里使用了那么繁多的比喻,但对他很关注的“通感”却运用很少。《围城》里,另一个“听声类形”的例子,也在第五章。是到了宁波港,大家由轮渡坐小船上岸,拥挤吵闹不堪,“每句话全船传喊着,雪球似的在各人嘴边滚过,轮廓愈滚愈臃肿”。

 

第三例通感,是在第三章。钱先生写唐晓芙的笑: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这是用听觉来写视觉,写出了唐小姐的温婉、可爱。有了这样的微笑,唐小姐也成了小说里唯一没被作者讽刺过的人。

 

《围城》在描写中,使用通感手法,似乎只此三处。

 

这第一、三两例,钱先生都用了“袅袅”一词。“袅袅”本意是草木柔弱细长貌,后来也形容声音的绵细悠长。这个用法,最早可能是来自苏轼的《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而这个“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就是以形写声的通感修辞。

 

少用通感,在语言艺术登峰造极的《红楼梦》里,也是如此。记忆所及,唯五十四回元宵夜宴上击鼓传梅一处:

 

“那女先儿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

 

这句话连用四个比喻,前三个都是以声比声,只第四个比喻“如疾电之光而忽暗”,是以视觉上的明暗变化,来写鼓声的急缓。

 

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连用八个比喻,向来脍炙人口;但全部是以声音比声音。钱先生对此的评价是,“它比较单纯”,不够曲折。

 

而白居易的《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钱先生认为这几句“心想其状”,《礼记·乐记》里的上如抗下如坠累累乎端如贯珠,都有了。

 

两相比较,钱先生似乎认为通感这一特殊比喻,在修辞效果上,要好于同类相比。遗憾的是,钱先生在《围城》里,使用较少,我们也没有大饱眼福的机会。

 

钱先生的这个观点,也让我想起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荷塘月色》所用比喻的评论。

 

余先生说,在一篇千把字的散文里,朱自清在十一处,用了十四个比喻,“用喻不可谓不密”;但这些比喻,“大半浮泛”“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只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有韵味”。而余光中勉强欣赏的这句描写,恰是运用了通感,是用听觉来写嗅觉。《荷塘月色》里使用通感手法的,还有一句,“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以听觉摹写视觉;然而余光中认为用小提琴所奏西洋名曲来比浓浓中国味的荷塘月色,“很不恰当”。余先生也许太爱莲花,以致对这句描写不免苛责。

 

当代小说家,于锻词炼句上集大成者,我以为是金庸先生。以通感使用为例,仅举一处以明之:

 

“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笑傲江湖·十三学琴》)

                                                

写琴韵渐缓、箫声渐响,以演奏者远去、走近作比,听觉中夹杂着视觉变化;写乐音高低曲折,与《老残游记》异曲同工;写声音清脆,以珠玉跳跃、鸣泉飞溅比喻,让读者想起《琵琶行》;而以“群卉争艳,花团锦簇”的视觉形象比拟乐音温暖明媚,又岂是贾岛“促织声尖尖似真”、林东美“避人幽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所能望项背耶!

 

“群卉争艳,花团锦簇”一句,意象曼妙,钱先生所引诗人荷马“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差可相比。钱先生可能不看金庸小说,否则,若见到这个句子,我想钱先生的《通感》里,必将多出一组金庸例证。

 

侵犯钱先生著作权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专有出版权的《围城汇校本》精装、平装两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