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笑傲江湖,来一场古琴之恋~~

笑傲江湖,来一场古琴之恋~~

——乐器简介之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古时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远,高山流水流传至今。古琴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和地位。

        你是否为《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爱情动心过?那你知道吗,其实那是一场古琴之恋。

      一曲琴音,流入少年的心;扣弦弹琴,便动了情。令狐冲与任盈盈因古琴结缘,相识相知,一起经历过世间的苦难波折之后,终于知音共赏,携琴归隐,从此笑傲江湖。载着这样美的爱恋,让我们一起走进古琴,谈谈古琴,让心感悟古琴的灵与静。

 01.古琴之结构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02.古琴之传承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传说。早在春秋战国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在先秦时代,琴已很流行,如《书经》:搏拊琴瑟以咏 《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琴为后世通用的形制。

    春秋战国时期,琴的演奏形式以独奏为主,而此时的乐队则多以打击乐器和管乐器为主奏,弹拨乐器的发展仍是初级阶段,在乐队中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汉魏六朝是古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有大量的器乐曲问世。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则是本时期的代表作品。唐代是古琴艺术的鼎盛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古琴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宋、元时期的古琴音乐发展显著,琴坛上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最大特点是由宫廷向民间蔓延,并大量吸收民间音乐的精华,使之有机地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明、清时期,是古琴流派产生的重要时期。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师承渊源以及所据传谱地差异,以地方色彩为主要特征的流派相继产生,并均有一定数量的代表作品,为以后各流派的发展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这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第二个入选的项目,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

                                                03.古琴之修养

 古语曰:“文人弹琴”。琴棋书画,古代的大家闺秀弹的也是古琴,而不会是其他。自古以来,古琴便是文人阶层的一种象征,与古琴相遇,便是与一种生命品格的相遇。



古琴音乐具有深沉蕴藉、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最擅长用“虚”“远”来制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内在的神韵和意境,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看极简约、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

孔子在提倡琴乐之初就教导说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在孔子的时代,琴乐还不仅仅是后世的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师旷听出了商纣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涵在其中,人们膜拜它,赋予它关于道德的信仰。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随着人民生活,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借助琴来表达爱慕之心;嵇康面临死亡,还操琴一曲《广陵散》;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沉着,悠闲的琴音,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以及陶渊明弹无弦琴的故事等,都为千古传颂。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04.古琴之欣赏

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古人弹琴之前要沐浴、净手、焚香,非常讲究。古人弹奏古琴有五不弹:不坐不弹,下雨不弹,衣冠不整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

     我们在欣赏古琴时,不但要用心去听琴音、琴曲,还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比如听《流水》,不但要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还要从曲调的变化中感受大自然:滴答滴答的泉水汇成小溪,小溪汇成大江一路奔去,激流漩涡变成飞流直下的瀑布,然后流入静静的清潭。

     弹奏古琴讲究琴与心融合,操琴是心意抒发,要求气定神闲;下雨和周围环境太差,不但听不到琴音,而且人往往不能心平气和,有伤于琴心的抒发。古琴可以对着水弹、对着山弹、对天弹、对地弹,就是不能对着俗人弹。因此,欣赏古琴要求弹者听者气息相通。

                              完结   

   古琴弹奏不在于愉悦耳朵,而在于修养自己的心灵。古人弹奏古琴不是用于演奏,而是一架古琴,与书相伴,是古人修心的一部分。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里所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古琴之音是灵与静,愿你我共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