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媒体聚焦 | 台湾作家李敖昨日去世,外图书城设作品专架

媒体聚焦 | 台湾作家李敖昨日去世,外图书城设作品专架

   ◎他很犀利:在83年人生中,骂过3000多人,文笔锋利,著作等身

  ◎他很风流:与“台湾第一美女”的恋情轰动一时,有过多位红颜知己

  ◎他很柔软:面对老师、儿子及陌生人,会露出感性、和善有礼的一面

昨日,外图书城设立了李敖作品专架。

  2月1日,李敖更新微博:“2018《李敖自传》简体字版将在1月中旬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国热烈发行!”这是他的最后一条微博。昨日,厦门读者特地去外图书城购买这本书。据悉,仅书城昨日就卖掉了1300余册《李敖自传》。

  外图书城累计有200多种李敖作品,包括简体版和港台繁体版。2017年,外图书城共销售李敖作品5万多册,最受读者欢迎的3本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李敖自传》、上海文化出版社的《李敖有趣:活着你就得有趣》及《李敖有种:活着你就得有种》。外图书城和各家新华书店也在第一时间整合资源,集中陈列李敖著作以及相关作品。

  在厦门市图书馆,李敖也是“热门”。市图共收藏李敖作品160种,达518册。其最受厦门读者欢迎的作品有《传统下的独白》《这一次,我只聊真话》《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北京法源寺》等。

  >>人物名片

  李 敖

  (1935.4.25-2018.3.18),生于哈尔滨,吉林省扶余县人,1937年迁到北京,1949年随父母到台湾,曾先后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就读。除研究、写作、教学外,还积极从事公开演讲、时事评论等,曾当选台湾民意代表。,支持两岸统一,主要著作包括《李敖大全集》《李敖回忆录》《北京法源寺》等。

,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李敖于18日上午10时59分在台北“荣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

  据记者了解,李敖7年前曾赴厦大开讲,这是他唯一一次亲临厦大。这次厦门之行,应该也是他最后一次有公开报道的大陆之行。在厦大演讲,应该也是他在大陆高校的最后一次演讲。

  结缘厦门:大陆行到此结束

  斯人已逝,他的故事仍留在他的“登陆”最后一站——厦门。

  李敖的中学老师、台湾著名学者和书法家陈大络教授一度定居厦门。2005年李敖开启“神州文化之旅”前,一度传出将途经厦门,若时间允许,将拜访恩师陈大络。得知这一消息后,陈教授欣然题字“傲而有理”,托中间人转赠李敖。后来因为行程问题,李敖未来厦门。

  “神州文化之旅”结束后不久,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陈大络,他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李敖时依然印象深刻:不爱穿校服,喜欢中式长袍,特别爱看线装书,经常在图书馆帮忙整理资料,少年时就表现出自命不凡的气质。有一次,他参加台湾地区的中学生论文大赛得了第二名,非常不服气。后来的李敖谁都敢骂,“可他小时候胆子可小了,连他父亲都跟我说,这孩子胆小啊,因为怕黑,晚上连门都不敢出。”不过,谁都敢骂的李敖,对于恩师却向来尊重。

  2011年4月,李敖到厦门,受聘为厦大名誉教授,为厦大“走近大师”系列讲座开讲。这是他唯一一次与厦门的直接接触,让很多厦门人看到了他“以笔为刀口诛笔伐”之外的另一面。一位记者说:李敖和善有礼,每次受访结束,都会亲自将记者送到门口、电梯口。

  2007年,李敖长女李文第一次到厦门,在富山新华书店为新书签售。当天,她接受记者专访时直言,自己与父亲都是“笑傲江湖”的性格。“不过,他当被告比较多,我当原告比较多。”

  李敖有很多粉丝,但他曾告诉本报记者,最想唱的一首歌是《忘了我是谁》——李敖已向历史谢幕,但我们,忘不了他是谁。

  快意人生:嬉笑怒骂皆文章

李敖、王小屯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李戡。 (资料图/台湾媒体)

  李敖文笔犀利,嬉笑怒骂皆文章。李敖曾自恋地说:“五百年来白话文写得最好的三个人,李敖、李敖、李敖!”可以说,李敖是“战士”型的作家,其文章一度深受年轻人的热爱。据说,被他骂过的超过3000人,在古今中外“骂史”上,大概无人能望其项背。

  李敖的恋情也备受关注。据说他曾与7位女子有过恋情,其中,1980年,他与“台湾第一美女”胡因梦的恋情轰动一时,不过这段婚姻仅维持了100多天。李敖一生风流,最后情定小他30岁的王小屯,两人育有一子李戡、一女李谌。

  故人伤悼:斯人已去江湖远

  台北“荣总”医院昨日上午代家属发出说明稿表示,李敖曾因步态不稳至医院求诊,经诊断为脑干肿瘤,在医疗团队的努力下,接连渡过难关。2017年10月1日,李敖因肺炎入院,治疗后感染病况稳定。2018年1月底起,李敖病况急速恶化,于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时59分离世。

  2017年,李敖说,他想在最后的时间里,把《李敖大全集》加编41-85本,也想和家人、友人、“仇人”告别,“你们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一次会面。”

  据说作家在重病时仍不改幽默——李戡提到,他向重病的父亲说:“爸爸,我很爱你,你知道吧?”没想到李敖双眼睁大瞪他。等到拔掉呼吸管后,护士让李敖说自己的名字,李敖说:“我叫王八蛋。”

  作为李敖想要告别的故人之一,主持人蔡康永昨日惋惜地写道:“他一个人身上,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与中顽童,他不在,那个江湖就不在了。”日前,著名主持人陈文茜表示,李戡写了封信给她,说梦见李敖可以出院走路了,但吵着要喝饮料。她看完后就难过地哭了,“因为我想要那个笑傲江湖的大哥回来,但他已骑着白马远去。”

  厦门读者抢购李敖自传

昨日,外图书城设立了李敖作品专架。

  2月1日,李敖更新微博:“2018《李敖自传》简体字版将在1月中旬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国热烈发行!”这是他的最后一条微博。昨日,厦门读者特地去外图书城购买这本书。据悉,仅书城昨日就卖掉了1300余册《李敖自传》。

  外图书城累计有200多种李敖作品,包括简体版和港台繁体版。2017年,外图书城共销售李敖作品5万多册,最受读者欢迎的3本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李敖自传》、上海文化出版社的《李敖有趣:活着你就得有趣》及《李敖有种:活着你就得有种》。外图书城和各家新华书店也在第一时间整合资源,集中陈列李敖著作以及相关作品。

  在厦门市图书馆,李敖也是“热门”。市图共收藏李敖作品160种,达518册。其最受厦门读者欢迎的作品有《传统下的独白》《这一次,我只聊真话》《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北京法源寺》等。

  深情回忆

  他内心有理想的光

李敖在复旦大学演讲,备受学生欢迎。(资料图)

  2005年9月19日至28日,李敖克服对“空中飞行”的恐惧,回大陆开展“神州文化之旅”。我和同事唐逸豪受报社委派,全程跟踪采访,听了他在北大、清华和复旦的三大演讲,还和他同机从北京飞往上海,现场采访了他的每个公开行程。当时本报以平均每天半版的篇幅推出报道,让读者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骨头,有喜有怒有忧愁”的李敖。

  在演讲和问答中,人们看到的是他的狂,在采访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的柔软:参观故宫时,他劝记者不要跟进去拍照,因为闪光灯会让文物“折寿”;当讲解员戴着手套要为他打开尘封几十年的文物盒子时,他一脸疼惜地说“别开了,这样看看就够了”;面对为他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一一握手致谢;在《鲁豫有约》录制现场,当81岁的小学体育老师黄维汉意外出现在面前,他拉着老师的手,在台上忘情地聊了两三分钟,还低声说:“回头我要补给你红包!”

  据李敖好友透露,在参观母校新鲜胡同小学时,李敖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与小学生挨个握手时,曾扭过头去控制自己,以免泪水一发不可收拾。李敖最终用刚烈战胜了柔软,将柔软藏在心底,更显温情。鲁迅曾说:“我们要当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记者当时在手记里写道:“李敖正是这样一位内心有理想的光的破坏者,恨缘于爱。”

  给人印象较深的还有李敖洒脱的生死观。他笑说,老了以后要向苏东坡学习,到海南岛定居。“我要比苏东坡更酷,他有姨太太在身边照顾,我一个人也不带。我太清楚了,久病床前无贤妻、无孝子,我自己一个人去那里生活。所以现在我要多挣点钱,老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当我们问,英国诗人济慈曾给自己写下墓志铭“把名字写在水上”,您怎么写自己的墓志铭?李敖笑答:“我已经把我的尸体捐赠给了台大医院,我死了以后,先经过解剖,能捐给别人的就捐给别人,不能捐给别人的老骨头就挂在台大医院,使恨我入骨的人都可以看到,我的下场可能尸骨无存。所以,我无法写我的墓志铭。”

  那次的采访令我受益良多,毕生难忘。如今,勇敢、可爱又洒脱的李敖,已孤身一人离开,令人难过,但他应是无忧无惧的。读他的书,是最好的纪念。

  李敖与厦大缘分不浅:

  “厦大与我,心心相印”

  2011年4月6日厦大90周年校庆前,李敖出现在校方发布的活动安排表中,将作为“走近大师”系列讲座的大师之一,在厦大发表演讲。

  李敖怎会和厦大有联系?知情人说,厦大85周年校庆时,李敖就已接到校方邀请,据信是他的好友陈平景牵线。陈平景来自台湾,是最早追随李敖的“年轻人”之一,曾受聘进入厦大客家研究中心。不过当年李敖未能成行。陈平景曾告诉本报记者,李敖要全身心投入《李敖大全集》,所以放弃了。

  此次大陆之行搁浅后,李敖曾在电视上说:“我所久仰的厦门大学请我做终身名誉教授,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写信给我,不但请我做教授,还希望我参加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李敖说他用钢笔字回了一段四字一句的话,请陈平景带给朱崇实。这段话是:垂老投闽,喜得奇聘。未见其止,但见其进。隔海传书,通风报信。厦大与我,心心相印。

  李敖并展示了时任厦大校长朱崇实用同样格式写的回信:傲骨铮铮,胸襟荡荡。文思如泉,文采如画。身居宝岛,心系华夏。先生风范,永存天下。

  2011年4月初,李敖终于来到厦门,。在不久前出版的《李敖自传》中,李敖以“厦门大学”和“朱崇实校长”为题,记载了厦门之行。李敖说:“那是我生平最好的一次演讲。”

  在自传中,李敖也专门提及厦大前校长朱崇实,他爆料说,当年朱崇实拿出了亲笔写的《美国》校对表,李敖说:“他那样细心读过我的书,太令人感动了。”

  李敖的演讲令人难忘:

  每个包袱都收获满堂彩

得知李敖咽喉发炎,本报记者蓝碧霞特意买来护嗓药送他。(资料图)

  李敖在自传里说:“我最落实的头衔是厦门大学名誉教授。”

  2011年4月3日,,见证了李敖从时任校长朱崇实手中接过聘书。

  当时,李敖提前一天抵厦,因劳累导致咽喉发炎,原定的媒体见面会不得不取消,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李敖,胸前别着橙色小卡片,写着“喉咙发炎,说话吃力,只能对你笑”,目的是为了保证第二天演讲顺利。

  李敖演讲时,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他嬉笑怒骂的语言风格赢得满堂彩,每抖一个包袱都有掌声热烈回应。他对5000多名观众说:“我最怕在礼堂,每次演讲时,头要从这边看看,然后转到那边,我就想起来,我是一台电风扇。”

  他演讲的题目是《从鲁迅先生来到厦大讲起》,以调侃“鲁迅为什么来到厦门”开场。他说:“爱情才是鲁迅来到厦大的真正原因,厦大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摆脱旧式婚姻、追求自己爱情的地方。”

  李敖称厦大学生为“小朋友”,但他说自己“生平不太交朋友”,因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到悲观,所以不参加任何婚丧喜庆活动,虽然应邀参加厦大校庆,还是特意避开了校庆日。

  说来也巧,李敖在厦参加一场宴会时,遇上了新人结婚,还被新人认了出来,被请求“现场证婚”。不参加“婚丧喜庆”的他笑眯眯地跟新人握手,给予祝福,与他们合影。

  李敖还让书迷看到了他的慈父形象。他与儿子李戡相差57岁,来厦时一直把儿子带在身边,可谓舐犊情深。那时《李戡戡乱记》出版不久,李敖不仅在演讲时介绍儿子,还在提问环节帮儿子澄清因“上网成瘾”进入北大“会商名单”的误会。

  我陪李敖父子逛琴岛

李敖与本文作者合影。(资料图/范世高提供)

  文/范世高(厦门作家)

  昨日,忽闻李敖先生因病离世,震惊伤感之余,回想起7年前那次与李敖的琴岛之行。

  2011年4月3日下午3时许,我赶到筼筜书院,接到了刚刚接受完电视台专访的李敖,以及他少年成名的儿子李戡。先生依旧是标配的白衬衣、蓝领带、红夹克,当日细雨微寒,他在夹克外又套了藏青色的长风衣,更显儒雅飘逸。时任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先生已提前到达轮渡码头,陪同的还有厦大国学院院长陈支平教授。考虑到李敖是两岸名人,我们提前进入渡船,坐进员工休息室。尽管如此,上岸时还是有不少市民游客认出李敖,李敖便与他们握手致意。

  在钢琴博物馆,李敖父子聆听了用布鲁斯纳老钢琴弹就的《鼓浪屿之波》,李戡还试弹了老琴。随后,我们前往风琴博物馆,在那台世界最大风琴前,李敖久久注视,反复说“了不起了不起,文化就是要传承”。他还悄悄对我说“需要上洗手间”,还戏语“我已经76岁啦”,我这才惊觉,那个我心目中的风流才子李敖已是古稀老人。

  细雨霏霏,我们专程前往鸡山路16号殷承宗故居。李戡曾拜音乐家殷承宗为师,弹得一手好琴,一曲《黄河大合唱》曾让许多名流惊为天人。此行去鼓浪屿,当然要去殷宅“朝圣”了。殷承宗的哥哥、鼓浪屿音乐学校老师殷承典在家热情接待了我们,李戡一路拍摄,将与殷承宗有关的物件一一拍摄留念,面对殷承宗当年弹奏《黄河大合唱》的那台钢琴时,他久久伫立,似有所思。李敖也问了许多关于殷承宗的问题,大多数时候则微笑地看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在殷宅,李敖有意让儿子当了主角。

  那趟厦门之行,李敖的活动丰富多彩。我也如愿拿到了他的签名本,他在新著《第73烈士》上的“世高同志老弟”留言让人不禁莞尔一笑。现在想来,李敖先生与琴岛7年前的结缘,让他和这座小岛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文化记忆,其意义丝毫不亚于百年前名家郁达夫在中山路天仙旅社的短暂停留。

全文转载自 2018年3月19日《厦门日报》



集团宣传|读者服务|商务合作|文化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