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江风海韵】人生阅历丰富的“传奇”艺术家——郑忠

【江风海韵】人生阅历丰富的“传奇”艺术家——郑忠


郑忠

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1979年至1985年任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年至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2008年至2013年客居深圳观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入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版画展及中国美协第十二次新人新作展、《美术报》艺术节2012《中国水墨现场大展》《美术报》艺术节2013《中国抽象绘画大展》,2014《“大象无形”当代中国抽象艺术邀请展》,2015中国北京国际艺术品交易展,2016北京艺术博览会,2017北京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香港全球水墨画500强大展、当代中国画60后艺术家提名展、中国水墨现场2018天津、《艺术市场》创刊15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

1997年起先后在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塞浦路斯尼可西亚文化中心、芬兰赫尔辛基文化中心(中国文化周)、西安美院美术馆、北京可创艺苑、北京阿特画廊、北京希尔顿酒店、深圳1001画廊、苏州嘉应会馆美术馆、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美国纽约长岛美术馆、北京红博馆、森林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

作品获第二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最具价值艺术家奖及全国第五届三版展银奖,第13届全国版画作品展铜奖,美国廖氏版画奖及中国八、九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法国巴黎)2011年国际版画、水彩画原创作品大展入选奖。2012年水墨作品《谷音系列》获《意境·中国》第二届华艺奖。 2013年水墨作品《碣石篇系列》获《意境·中国》第三届优秀奖。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塞浦路斯国家美术馆及塞浦路斯共和国总统收藏。

作品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美术观察》“美术名家”推介,《郑忠艺术作品集》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CCTV美术星空两次作专访。CCTV书画频道专访。


人生阅历丰富的“传奇”艺术家——优画网U+艺术家计划专访

优画网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每周一期的U+艺术家计划专栏。本周的U+艺术家计划将带大家走进一位传奇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这位艺术家将艺术的精神融入生活,他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有趣。他的名字,叫做郑忠,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郑忠老师,您好。请您简单地讲述一下您在艺术生涯中的经历。

大家好,我从小爱好绘画,幼年时代对连环画的临摹为我开启了美术王国的大门。幸运的是,当时的我与恩师付景黄先生为邻。我五、六岁时先生给了我一本《黄自元间架结构帖》,我便跟随先生开始了临池学习书法的生涯,其后上溯晋唐和秦汉碑版,这一写就成了每日的功课,后来也成了我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1978、79年两度考美术没考上,1979年10月参军,当兵去了。1985年退役,我被分配进一家在当时算是很好的单位。但高考落第,名落孙山是我一生的心痛,后来痛定思痛,还有一年参加全国统考的机会,于是下定决心再接再厉,经过三个月的复习,终于考进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圆了大学梦,开始了学院派的模式学习美术基本功。毕业之后至今,我在美术上的实践应该分作三部分,设计师、版画家、水墨画家。

谷音系列之二十二 2009年  69cmx138cm

我曾有过五年的丝绸图案设计师生涯,这段宝贵的经历为我日后进入版画作了先行的铺垫。我在八十年代末就开始研究《流行色》《色彩权威》及国际绘画资料,为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学院派之外的艺术给养。当时,我设计的图案送选江苏省丝绸公司参加广交会,入选率达到百分之八十。我的设计作品——“色彩柔和渐变彩虹印花方巾”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金奖,成为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1992年的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后来,我因为在工厂技术科,接触到染整工艺的知识与材料,研究印花工艺,从工艺上悟出绘画的道理,从而无师自通版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处女作《米字格系列之一》于1993年获全国第五届三版(铜版、石版、丝网版)展、中国版画版种大展两展银奖与美国廖氏版画奖。从此,我的版画创作一发不可收拾。我先后参加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版画展,开始了二十多年的版画家生涯。

2003年中芬建交50周年“中国文化周”郑忠个展在赫尔辛基文化中心举行,芬兰教育部长出席开幕式参观郑忠画展。

1997年,我有幸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第五期隆重推介的“美术名家”,作品入选中国百年版画回顾展和中国丝网版画20年回顾展,1999年获中国美协颁发的“八、九十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2009年入驻深圳观澜版画村,正在菩提树下打坐的我收到一位长者发来的信息“观水有术焉必观其澜”,若有所思,意有所瞩,误入藕花深处,从此掀开了中国当代水墨画的篇章。2011年,我的水墨作品入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艺术家邀请展暨高峰论坛。在那里,我邂逅了艺术生命中的贵人、伯乐,中国著名策展人杨维民教授,我的水墨画《谷音系列》受邀在兰州市美术馆举办的2012《美术报》艺术节“中国水墨现场大展”当中亮相,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好评。2012年,我的水墨画《谷音系列》荣获“意境·中国”第二届华艺奖。2017年8月《谷音之一》入选香港全球水墨画500强大展。2017年12月,.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奖”。


中国驻塞浦路斯共和国大使李国邦与文化参赞参观郑忠画展

郑忠老师,听说您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除了艺术这条主线之外,您还当过海军,搞过工艺美术,甚至夺得过健美大赛的名次,这些经历是其他艺术家所没有的。请问这些经历对您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塑造出您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中,您最难忘的是哪段经历?您是否将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转化到艺术创作中去,并用作品纪念它们?

这都是命运的按排,今天回忆起来,其实我的艺术生涯是从做海军潜水员时期就开始了,做潜水员需要强健的体魄,无畏的精神,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尤其强身健体、练武功的过程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一场洗礼。古人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每天长跑十公里,风雨无阻,再将学过的套路打一遍,还经常接受武林中人的“切搓”,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敢于挑战、敢于担当的独立精神。在海底潜水员面临的压力、孤独、黑暗、恐惧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而这一段天造地设的“融炉”给少年的我是一场绝佳的“艺术”体验。瑰丽多姿充满奇幻的海洋世界是我艺术启蒙的第一课。在后来艺术的基础得以解决,我将来源于生活的经历,幻化为艺术创造,形成了个性化的语言。三十多年之后,我回忆往日,灵感火花突然迸发,创作了《海韵系列》,那是潜水员独特的生命阅历与艺术家的通感悟性相结合的产物。

谷音系列之三 2009年  110cmx110cm

海军潜水员本来在验兵时就是千里挑一,“合潜”的要求甚至超过飞行员,经受过“魔鬼式的训练”后,能成为合格潜水员的更是寥寥无几。并且潜水员生涯给我带来充沛的自信、非凡的体能,我曾经在南海某海域四、五十米的海下重潜水施工八个半小时。(到今天还是海军重潜水施工的最长时间纪录)。

练健美只是我练武功的副产品,学美术的人都崇尚古希腊的雕塑之美,作为雄性也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体形方显示生命的质量与对美的追求。我得过江苏省电视台举办的“江苏省俯卧撑电视擂台赛”亚军和南通市首届健美大赛的75公斤级亚军,后来觉得耗费的时间太多了,就把健美改成了健身,我的终身追求毕竟是在艺术上,但我一直保持着运动的习惯。让我有不同于同龄人的生命状态,同时悟出了创作中动与静的和谐比例。难忘的经历有好几幕,其中在十八岁那年在广州湾硇洲岛为守岛部队打捞登陆舰沉锚的经历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受,那里是湛江港的出海口,水文复杂,水流湍急,海底都是汙泥,水下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十八岁的血肉之躯穿着180多斤重的重潜水服,在淤泥上葡伏爬行,凭两只手去丈量海底寻找铁锚,那真叫大海捞针啊!一周后在我的手上找到了那只掉落到海底的铁锚。因为我坚信只要目标是对的,辛苦一定有回报!只是时间早晚而己。

谷音系列之二十九 2009年  69cmx138cm

请问郑忠老师,您主要创作的种类主要是什么?您所创作的版画具体是由怎样的工艺制作而成的呢?

我主要创作版画和水墨画。十年前,我主要是以版画为艺术追求,兼写书法与写作。因为是从工艺中领悟所得,所以具有独特性,有背于学院派陈陈相因的版画模式。我是在南艺学过综合版,在浙江美院进修的铜版,在江苏省版画院研究生班做过木刻,在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学的石版,这些所有的版种知识与特性都会在我这个研究染整专业的工程师的丝网版画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这是跨领域的探索。在工厂时期我参加过QC小组的研究,具备一点科研的能力,用在综合绘画上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举。

谷音之五 2009年  110cmx110cm

在水墨画方面,因为这些特性(潜水员的生涯,设计师的形式感,版画的观念与空间感,书法童子功,融汇于工程师的科研能力与发散性思维),所以我的研究和探索将是前程宽广、充满变数的,从2008年开始探索的《谷音系列》到《碣石篇系列》《极地系列》《文脉系列》《山居系列》,现在已经到了《海韵系列》。并且二十多年版画的探索让我和传统画水墨画的创作者们思维大相径庭,知识结构殊异,表现方式完全不同。这里有很大的空间很广阔的领域,让我在现代水墨画上尽情发挥我的知识储备与经验积累,这也是时代赋予我的责任与使命感。

2005年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丝网版画回顾展”在广州美院美术馆举行。郑忠五幅作品入选。

每个人对艺术都有一个定义,郑忠老师,在您的心目中,艺术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您又是怎样通过创作为艺术去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义呢?

艺术生涯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是艺术家的修炼方式,你修行到何种程度何种境界即会诞生什么样的艺术。艺术是人生阅历与参禅悟道的结合体,直面寻题,直指当下,“恍恍如有神助”是一种境界。我从小做功课,持咒念经打坐行脚,始终处于“孤而不独”的状态,悠游林泉,笑傲江湖,吟诗诵词,和而不同,我行我素。观自在。

郑忠老师,您主要从事抽象的艺术创作。请问您这些抽象的作品灵感从哪里获得?您如何把灵感转化为抽象的表达?如果现在有一位观众站在您面前,他没有美术基础,您认为他应当从哪些角度、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欣赏您的作品?您的作品可以给他带来什么?

我一直认为我的作品是意象,我的本质是诗人,只是采用了抽象的手法,几十年来,我一直过着诗意化的生活,让朋友们觉得郑忠没有活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点、一条线、一缕痕迹、一道光、一堵颓垣、一抹色彩都会引起我的遐想与天问,在纸上是时间游走在空间上,随机生发,曲径通幽,峰回路转,行于所当行,所止于不可不止,这其中自有内在规律。而彼时的作品恰好是天地人的一种力量的共振。不同的人会寻找到不同的解读,就是我自己若干时间之后,从某一状态忽然触及画面时也常会有一种“陌生”触电般的感觉。一位没有美术基础的观众,并不会妨碍他欣赏云彩、花朵、长河、落日,这是人的本能,事实上我们的阿姨每每在看到我的新水墨作品时会不无惊讶地告诉我“郑老师!这幅色彩好美哦!像翡翠一样的晶莹,像宝石兰一样的澄澈,像波光粼粼的水塘,像池塘中的涟漪,像高山流云,像……”阿姨看到了她想象中的世界。

2011年“郑忠水墨画展”在北京宋庄阿特画廊举行,《美术》杂志社社长王仲前来参观指导。

有人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个人化的宣泄和表达。也有人认为,艺术要取悦大众,与社会产生关联。郑老师更倾向于哪种观点呢?

艺术是艺术家自由的表达,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家首先要是个独立品格的人,艺术作品首先只取悦于自己,然后和有缘者产生共鸣,至于人家是否喜欢在于机缘与欣赏者的审美观和解读。

请问您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为什么喜欢他/她的作品?

我还是喜欢赵无极的作品,酣畅淋漓,挥洒有度,伸缩自如,浑厚华滋。

请您列举三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并且为我们讲讲它的创作背景,它的故事。

第一是我的处女作《米字格之一》,那是1991年做设计师时期,探索无门,生活艰难,前途未卜,空间狭窄,惴惴不安,又有使命感又找不着北如缓缓爬行的蜗牛的负重喘息。在历史的废墟上,继承与创新,格局与未来,现实与梦想,构成了如此矛盾的组合体。这幅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思,幼时受传统国学的濡染而读诗颂文,一种先入为主的历史性积淀,东方文化之根己经化作了我的血脉,构成了生命的格律,造就了我的艺术品格。这幅画改变了我的艺术人生。


碣石篇系列之二 2013年  200cmx200cm

第二幅是我的《惊蛰之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天地境界”为切入点,反观自身,时时拂试,心息相依是我参禅悟道的一种生命状态。《惊蛰系列》是在1994年之后,因有了《米字格系列》的成功及积累,三、四年“科研式”的聚焦,如饥似渴的吮吸,心中己有定律,我走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探索之路,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之在我,法由心生,作品的内涵是对中国传统时令节气的有感而发,其本质是渲泻的自我内在意志、悟性及真我的苏醒。是对自身生命节奏与大自然同频共振的一种喜悦。

第三幅是我的《谷音之一》,曾经客居观澜,身处百年孤独之中,象一个身居古刹,踽踽独行、面壁省思的行者。忽然于寂寥中听到了山谷中传来的声音,这声音由远而近,渐入心底,峥峥崇崇,倏又杳然而去,如空穴来风,不知所始不知所终。这种音韵的产生缘于心境,又于彼时恰好找到了一种理性表达的方式。那是一种生命力的激荡,是真我意识回归的窃喜,仿佛一个巨大如穹隆般的场域,升腾起禅的慧音,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谷音》不是营造的一山一水的形象,而是乐音般的独特感受与意志情感的升华。

谷音系列之一 2009年  98cmx180cm

请您用三个词形容您的风格并对每个词作出简单的诠释。

我用浩瀚无垠,大气磅礴,尽精微、致广大三个词来诠释我的风格。浩瀚无垠:心灵的张力与水墨、色彩的交融,营造了一种春江花月夜似的太和烟蕴之气的宇宙感。大气磅礴: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堂堂之郑,振振之忠,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尽精微、致广大: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渲泄了一种极高的和谐之韵,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至善境界。

请问您未来一段时间的创作计划是怎样的?

一是在“意象水墨”上继续做足文章,着力于当代的艺术领域和当下的文化性,走向一条多元、自由、包容的创作之路,泓扬中国人文精神。二是重新研习传统,争取在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上有所贡献,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东学西渐。

2011年“郑忠水墨画展”在北京宋庄阿特画廊举行,《美术》杂志社社长王仲前来参观指导。

请问您如何看待艺术与商业结合?

关于艺术和商业的关系,艺术界争论由来已久。当今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艺术遇上了商业,我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作为一个有理想色彩有使命担当的艺术家,他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本身,艺术语言的纯粹性和感染力。以及为了艺术的高度如何提升自己的精神学养,如何扩大自己的知识涵盖面。谈到商业,自然就会谈到“利益”。的确,任何事物走向商业化的驱动力就是利益,我想艺术也不会例外。好的商品有他的使用属性,才会让人们喜欢。艺术欣赏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有人说好,同时也有人说坏;有人欣赏,也有人不理不睬。艺术家为了自己理想中的艺术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期待获得大的回报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既满足了自己追求艺术的理想,又获得了一定的回报,而社会也因此获得了艺术的结晶,一场双赢的结局,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山居图之八 2015年  60cmx98cm

请问您有没有尝试过跨界合作?将艺术与其他领域结合起来?

我本来是从丝绸的印花设计跨入印花工艺,从印花工艺跨入到版画界,又跨了五大版种,又从版画跨入到当代水墨。如此丰富的艺术创作经历,注定了我的作品带有跨界的色彩。与此同时,一家家纺公司用我的水墨作品设计成床上用品四件套,效果很时尚、当代,很受人们欢迎。《时尚家居》杂志社年度大赏奖的证书,也是用的我的作品,说明了人们对我水墨作品的认可与欣赏。今后,在跨界方面我还会有新的尝试,也期待有识之士的合作。

您认为中国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否应当与西方艺术家形成区别?您自己的抽象艺术作品和西方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在您看来,有何不同?

这取决各人的世界观、艺术观。每个人是独立的,作品当然有别于任何人为好,艺者异也。我的作品的本质是东方文化精神,是中国的,是意象的。

2018年郑忠应邀参加《艺术市场》创刊十五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

您的作品备受美术界人士和广大藏家的好评,请问大家如何评价您的作品?您认为这种评价贴切么?

大家喜欢我作品的共同之处是我独特的风格以及我独有的色彩感与画面中呈现的节奏感。第二点我的画是诗意的惟美的,让人产生正能量。还有就是我画的精微之处。能喜欢的评价就比较贴切。英雄所见略同,还是比较公允的。引用一段他人对我作品的评价:“艺术作品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寓目的愉悦与内心的共鸣,更在于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这种震撼不是光怪陆离的诡异,而是能够代表中国人特有思维的精神诉求,甚至是人类共有情感的碰撞。艺术家的艺术人生也不仅仅是‘坐拥书城’的书卷气,更在于跋山涉水的艰险甚至是直面死亡的坦荡,是一个人内心的充盈与豁达。(《收藏投资导刊》编辑杨艳丽)”

您作品所呈现的令人震撼的终极效果是随机产生的还是根据您脑海当中的设想和规划,有目的地控制颜料的运动、扩散与混合,最终使它达到您的预想效果?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我以对材料、工艺、技法的把握,推断性的探索,演绎画面的进程。进入一种状态,笔随心转,随机生发,胸无成竹,峰回路转,推波助澜,见好就收。

好的。感谢郑忠老师接受我们今天的访谈。愿郑忠老师今后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精彩纷呈的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美的震撼与享受。


海韵之五十六 2017年  75cmx75cm


艺术评价

袁运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郑忠几年前曾画过一些水墨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最近,又看到他的新作,令人高兴。水墨画的语言是中国所独有的文化架构中十分重要的财富。偶然性,是中国水墨画中极为有趣而又难以把握的一种特色,也是其所以吸引人的原因。郑忠在多年的探索中可以说颇有心得和成绩。他的抽象水墨是比较多变的水与墨的交融,而又给人以丰富清新的意蕴。郑忠的画有种光感,这使得画面有了自然的生机,空间意识也变得深邃,墨色在复杂的层次变幻中,给人许多遐想。对于复杂与单纯的把握,想必学习版画的经历也给了他创作的上的灵感和经验。胆,是很重要的,而夺魂则更难。期望郑忠在每幅画的精神指向上更上一层楼。

王十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未见郑忠,先见其画。第一感受:新。

新。一个字,说来容易,做来,难上难。许多画人,一辈子,意识里都未尝种下一个“新”字。许多画人,一辈子,无时不在求新,然朝思暮想,不得法门。可见“新”之一字,何其难也。所谓日光底下无新事。就那么几种有限的材质,你用我用他也用;就那么一些手段,你会我会他也会;就那么多的山川花木,你见我见他也见;就那么几本哲学的书,你读我读他也读;就那么一些前辈高贤,你学我学他也学。君不见,多少画人,闭关修炼,一朝出山,自以为练就不世神功,掌握了独门秘籍,正要江湖纵横,却发现,。没办法,有志艺术的人,都是极聪明的。谁也不比谁多一个脑袋,谁也没有传说中的七窍云心。幻想中的顿悟,终究停留在幻想阶段。搞艺术的人苦,苦在求新难。搞艺术的人乐,乐在求新中。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啊!

碣石篇系列之四 2013年  200cmx200cm

吴啸雷: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双年展办公室副主任

郑忠本初来自海洋,之后游走于山林,至此选择了以抽象水墨作为其追求艺境媒材的新阶段。抽象的逻辑常常是理性与激情的碰撞,是理性驾驭和激情跳跃的双重舞蹈。郑忠的创作显然希望在这支双重舞蹈中寻求精妙的平衡,并加上一个悟性游弋的领舞精灵,让艺术的巧思幻化为最直截了当的艺术手法(如聂危谷兄所言)。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摄人心,才是最高妙的。这就是谢德庆所说,“最好的艺术,应有一种能将观众一击制胜的力量。”日复一日对艺术的追寻,千帆过尽如痴如狂的执迷,最终凝练成这些抽象的艺术语言。海洋是郑忠人生和艺术的起点,也是他最重要的切入点和根基。水本无色,光韵使之成彩;水本无状,气息使之成形。七年的潜水员生涯,开启了郑忠的心眼和见识,也萌生了他最基本的悟性。上善若水,天下水之最大者,莫过于海。传统中国画家常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在郑忠那里,可谓是拣尽浪花听海音。而这海音也已不只是海洋之气魄,亦为宇宙万物之缩影。

闻松: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绘画诉诸形象,而形象的创造首先要满足人们的视觉想象和审美期待,其中必然涵盖了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多年从事版画创作的郑忠,一直贯穿的是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和阐释,故而他的现代水墨虽说为典型的抽象艺术,却非偏向纯形式和结构化的西方式抽象,而体现出的意象性具备了东方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及图式指征。郑忠旺盛的创作能力及艺术取向,表露于画面上充分体现了他多年的探索中有一种版画创作经历所特有的对画面材料与肌理的熟练。这种多种材质的运用,既凸显出他画面的丰富性,亦拉开了他与其他同行的差距。他的彩墨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水墨画的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氤氲气象。


碣石篇系列之十四 2013年  69cmx138cm

Antonio Navarro:西班牙教授、展览负责人

郑忠是一个能够沉醉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凭着他细致、准确、独特的感觉,塑造出独一无二,美轮美奂的画面。在无限空静中,观察着思考、分析并发现着那些隐匿在每一幅作品后自我空间的精髓。在这个世界中充满着回忆与经历,这正是属于一个像他那样伟大的艺术家具有的内心世界。

郑忠具有着令人羡慕与钦佩的艺术创造力,特别是能够在那些已创造的画面的支柱给予延伸与扩展。毫无疑问,借助于独特的中国式的美学思考与根基于普遍的为器官变换论的概念,使他能在个人的作品中具有如此的创造力。在西方,这种对空间的感觉与定义,都是在中心式的艺术观点中发展起来的,在其中充斥着浮躁,而缺乏着这份空静。这个中心涵盖了图像的支柱。但是郑忠却认识到不是应该让这个中心来主宰画面,而是要让艺术家与创作者自己成为这个中心,利用画面的支柱来作为一种表达方法来把艺术家自己这个中心无限扩展。在他运用在他作品的技术领域——综合绘画,使他能都采用这种神奇的绘画材质来创造图像来获得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给观看者带来一种无比的震撼力。现在剩下要做的就是让其他的人能像我们一样能够欣赏到他作品带来的美感与享受。

王世尧:当代作家

郑忠抽象水墨艺术,有着久远文化渊源,有着深刻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从丝网版画艺术到今日水墨抽象艺术的变革,面对巨大风险的艺术市场,不仅需要勇气,还要具备碣石一样的坚韧性格甘于寂寞。中国艺术家在当代面对两大不可规避而又相互对立的标准,既市场商业化标准和独立创作精神的标准,这两种标准可以相契相合,同时更易尖锐对立,就普遍意义而言,市场青睐大众审美取向,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郑忠的抽象水墨,无意在挑战市场也在挑战自我艺术良知的坚守。他是有虔诚信仰的画家,他在现有的成就前,更需要超越自我获取更高境界,蕴含的哲学意味着更博大宏远的胸怀,真正杰出的艺术家必然具备兼容并蓄,吞吐潮汐的器局,以最终熔铸人格与艺格的完美统一,真正抵达禅学极地之美的绝尘高境,正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山居图之一 2015年  60cmx98cm

杨艳丽:

我们以郑忠近些年创作的《谷音》系列和《碣石》系列为例,来领略一下画家胸中藏有怎样的波澜。《谷音》系列的创作或许是画家经常置身于人迹罕至的幽谷深涧之侧,聆听匉訇的天籁时所激发的灵感,这种音韵的产生首先是一种单纯的溪水与山石间的碰撞,是一种生命力的激荡,当我们聆听既久,又会感受到一个巨大的如穹窿般的场域,在这个更大的场域里,声音被无限地放大,并被一种更为宏阔的空间所笼罩,从而产生更为强大的心灵的震颤。这种微妙的感受被郑忠敏感地捕捉到,并用他强有力的语言营造出来。他营造的不是一山一水的形象,而是最为令人醉心,也是最难以捉摸的感受。所谓“有形之物易得,无形之物难工”,也正是这种将有形幻化为无形的能力,才让郑忠的作品更为魅力。同时,我们看到郑忠的作品中出现了五彩斑斓的色彩,这种色彩并非是对眼前景物的直接描绘,而是借用色彩所具有的张力和特有属性进行感受性的准确表述。

黄丹麾:《中国美术馆》编辑、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郑忠的后抽象水墨将水与墨、墨与色、理与法、似与真、简与繁、形与意、风与神、物与境有机同构,追求天人合一、心物两忘、神形统一的超凡脱俗之格调,在此简到极处即是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泼彩与泼墨、滞涩与流畅、浑厚与升腾、奔放与工致、邈远与深邃、浓烈与轻盈、开合与聚散、斑驳与瑰丽、丰盈与空灵、线性与体块、结构与空间等既对立又统一的多元因素无不相辅相成、合而为一。


山居图之三 2015年  60cmx98cm

穆拉徳博士:美国跨界设计师、中国中央美术学院

郑忠的抽象水墨画不同于传统水墨画,而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和意蕴,画作不仅具有自然的勃勃生机,空间意识也深邃,多变,给人许多遐想的空间。使得他在同行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从风格上,他的画作属于新中式,通过水墨画的传统功底,又从当代人的审美角度去展现。从建筑空间设计师的视角及应用角度看,郑忠的画作能走进酒店,办公,会所等综合空间,亦可作为屏保等数字影像载体,而不局限于博物馆或艺术馆里,这就区别于大部分水墨作品的局限性。这样的作品非常适合走进品质生活空间,除了具有收藏价值,还兼具欣赏及美化空间的作用。期盼郑忠的抽象水墨画作在不久的将来可走入并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载体中。

聂危谷: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值得注意的是,郑忠水墨画中的拓印痕迹,弥漫着雅致而洋气的灰色调,显示出形状与面积的精心控制能力,足以透露郑忠作为版画高手的良好功力。印痕在其水墨画中所占面积虽十分有限,并且又是以貌似漫不经心的方式落纸为格,却非常高效能地赋予其水墨以高贵的优雅和神秘的调性。

山居图之九 2015年  60cmx98cm

王雪峰: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收藏部副主任、艺术学博士

在当代绘画叙事的语境中,郑忠先生的彩墨系列作品非常具有特色,他作品的图式来源和他的生活经历以及他所生活的场域有很大的关系。郑忠先生生长于苏中地区,苏中地区很有意思,这个地方出了很多大和尚大禅师,在佛门里禅宗的修行方式有一种顿悟式的,禅宗里有棒喝之下直入如来境地的公案,顿悟是一种修行开悟的形式,郑忠先生的这种绘画其实和禅宗的顿悟有一种紧密的联系,事实上郑忠在生活中亦是修行者,当绘画与修行结合在一起时,智慧就能关照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郑忠是以修行者的视角并以顿悟式的方式介入到中国绘画史的文脉里而显现出他自己独特的个性,当然他的顿悟有他的成长逻辑。

杨维民:著名策展人

郑忠不是世外高人,却是多才多能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家体察世界与常人不同,毕加索曾经说过;“自然是一种真实,我的画也是一种真实”,世界被艺术家收入眼中后解构重组,形成新的图式,郑忠将从自然主义的程式中解放艺术,客观世界转为抽象符码,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抽象观照。古人画山水有笔有墨有程式,但他将传统水墨画美学原则置于一边,尽情挥洒胸中逸气,任水墨和色彩于纸面舞蹈。他的画中少有笔墨,意大于写,用水墨色彩,蘸取生活阅历,泼洒出一幅幅得天独厚的奇境景观。他的艺术也是版画与水墨语言的和谐统一。他大体抛下了传统水墨的审美规范,用版画带给他的肌理、拓印、层次重新解读了水墨语言,造就出独具特色的形式感和审美趣味,作品也有了不同寻常的面貌特征。

海韵之十三 2017年  46cmx69cm


海韵之十六 2017年  46cmx69cm

海韵之十九 2017年  97cmx180cm


海韵之三十六 2017年  46cmx69cm

海韵之二十一 2017年  46cmx69c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