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舌尖上的吐槽:不可辜负的不止美食,还有爱 |「舌尖上的中国3」崩盘·原因分析

舌尖上的吐槽:不可辜负的不止美食,还有爱 |「舌尖上的中国3」崩盘·原因分析


点击上方蓝色字,订阅我们,每晚七点推文



6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一炮而红,打造了目前中国最受欢迎的纪录片IP。《舌尖2》于两年后推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仍保持了8.4分的豆瓣评分。


2018年2月19日,《舌尖3》播出,然而,仅仅播出两集之后,便引发几乎来自全网的吐槽。从影片剪辑,到美食知识的错误,网友们纷纷找茬,认为这一季实在太不走心,截至2月27日,《舌尖3》的豆瓣评分则从一开始的9分以上跌至4.1。


世间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而《舌尖3》似乎既辜负了美食,也辜负了大众对它的爱。


几周前,麦子推过了《「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舌尖上的中国3》暖心回归,总有一种味道你知道!》,期待《舌尖3》暖心回归。结果《舌尖3》让人们大失所望,口碑极低。后来麦子就推了《「舌尖3」口碑崩塌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遭遇滑铁卢,美食初心丢失了?》。而今天,麦子还想再谈一谈《舌尖3》。

 

美食变成了“情怀”的配料


6年前横空出世的《舌尖上的中国》,可《舌尖3》却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早在2015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介会上,前两季的“灵魂人物”陈晓卿就曾透露第三季将于同年9月启动。不过去年年底,陈晓卿宣布离职。本季总导演,是去年4月才从新闻频道调入纪录频道的刘鸿彦,《舌尖3》的制作周期,满打满算也只有10个月的时间。



在开播发布会上,主创们就提到了第三季的创新,比如“器具”、“宴席”、“食养”和“融合”就是此前没有触碰过的主题。不过这种创新,似乎并未让多数网友和观众买账。首当其冲的,还是人物和故事的喧宾夺主。


现在回看,第一集“器”章丘铁锅“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以及第二集“香”中,下岗女工红姐对于煎饼摊的期望,表达得都还算克制,所以观众评价也是两极分化。

松鼠鳜鱼


此类“闲篇”还出现在第五集中,得月楼新老传承中,只看见松鼠鳜鱼一道菜;青岛摔面,大篇幅讲述的是孙师傅靠面养家的不易;到了重病妈妈为女儿做早餐的故事,则成了地地道道的励志故事,感人、催泪,就是“不好吃”。


直到第六集“酥”中,杭州点心荷花酥在油锅里缓缓绽放的瞬间,才让观众重拾盯着屏幕“流口水”的感觉,不过也难挡口碑滑落的大势。

常识错误是硬伤,要情怀也要严谨


让观众不能忍的,还有片中出现的不少常识性错误。



遭诟病最多的,要数第四集“隐药于食的健康奥秘”。尤其是中医药大学学生自制中药口红的片段,看得出导演组是想以此反映传统中药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却被网友扒出,这些原材料疑似购置于网络三无卖家店。


在该集中,大篇幅讲述的广东煲汤也引来争议。节目播出后,有广东媒体发表文章称,广东人肾脏病高发与煲汤有关,“广东人煲汤讲究‘煲三炖四’,即煲汤三个小时,炖汤要四个小时,炖煮时间过长,导致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同时因为富含蛋白质,加重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肾脏负担。”食物养生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因时因地因人的开方进补,普通人其实并不了解,很可惜,《舌尖3》用一集的长度也没有讲清楚其中的门道。



此外,一些关于食物的“张冠李戴”也被网友质疑。第三集“宴”中,讲述了园林家叶放苦寻“太湖之冠”花鲈不着,只好以家养鲈鱼替代,结果被指出镜的竟是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叶放后来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原委,由于寻访不得,摄制组在卖鱼店里找了一条太湖流域养殖并深受当地食客喜爱的黑鲈来拍摄做菜,这在节目中其实也有交代。


仍有各地吃货表示不服,四川网友称第二集中将钵钵鸡和麻辣烫混为一谈;天津吃货称节目中推荐的天津煎饼夹火腿生菜不正宗;陕西网友则表示以“水盆羊肉”出名的城市并非西安,而是渭南特色。


知乎网友“笑道人”甚至专门撰文,逐字逐句列出了第一集解说词的问题。


↓↓↓图大,慎戳



2月26日晚,随着探讨中国人饮食习惯变迁的第八集《合》落幕,《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下简称《舌尖3》)在央视一套和九套收官。时隔四年再度回归,《舌尖3》延续了高话题性和高收视率,在央视一套平均收视率破二,“章丘铁锅”天猫销量同比增长6000倍、红姐煎饼果子排起百人长队,影响力依旧坚挺。但另一方面,口碑却呈现断崖式下跌,美食少了,题跑偏了,细节也有破绽了,下饭神器沦为“吐槽大会”。


《舌尖3》崩盘:原因在于价值观


2月2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美食顾问、知乎用户“小宽”在知乎上发表文章,谈《舌尖三》崩盘的原因。仔细阅读其文章,能够在《舌尖3》典型的问题之外,发现更多关于我们社会、我们人的道理。


如果仅仅是专业度不够而出现了一些常识性错误,毕竟瑕不掩瑜,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就是看个热闹,好看就行,也不会引起如此波澜壮阔的踩踏行为。然而第二个问题,导致了整场的崩盘,以至于被吐槽至死。

 

这个问题是:价值观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陈腐之气卷土重来,几乎在每一集中,都有这种对农耕文明的凭吊,对传统糟粕的赞美,对古法的尊崇,对手工的迷恋。在第四集《养》中,达到极致,这一集中,药食同源讲述,除了有一些科学上的漏洞,对中国传统的中医也理解不深。,中医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拿捏不好就容易出漏洞。滋补本身是无可厚非,但是强调疗效就会招致争议。

 

湖南十大碗情席中的“礼仪”,这些陈腐的礼仪,座位的次序,上一道菜起身一次的规矩,貌似传统文化,其实都是传统文化中糟粕的那部分。还有对老菜的迷恋,食物缘起缘灭,犹如新陈代谢,有生命力的食物层出不穷,那些消失的老味道自然有其原因,或者是食材难寻,或者是制作繁复无法产生利润,或者是口味油腻,不适合当代人。迷恋古法,就如同武侠小说中迷恋上古秘笈一样,事实上,食客都是用嘴投票的,何必陷入自己桃花源记般尚古情趣之中呢。


对玄学的迷恋,使得舌尖三呈现出一种令人痛惜的价值观。对于这一季编导团队来说,厨艺是有秘密的,因为有秘密才有揭秘的故事线,在画面呈现上更有“包袱”。实际上,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就已经明确解释过了:“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来源:壹图壹材

注:本公众号尊重版权。本文内容由麦子整理,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