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最后,你们都弃芈月奔向太子妃 她还想说点别的

最后,你们都弃芈月奔向太子妃 她还想说点别的




《芈月传》刚播完,电视里的芈月一路“所向披靡”成为太后,虽然到快接近尾声时,被屏幕外的《太子妃升职记》占尽风头,但依然拿到了现象级的收视数据——在播放量方面单剧全网突破200亿。

但与高收视一同出现的,还有一路走低的口碑,从开播时的豆瓣评分8.0,最后以惨淡的5.0收官。这与其原班人马打造的《甄嬛传》8.。为何这部剧会有这样戏剧性的命运?

知乎网友总结了几点,大致简要概括是——

1、因《甄嬛传》期望值太高(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

2、高口碑作品,之前的《琅琊榜》,口味提高(口味刁了,看戏的才不是傻子呢!)

3、本身的剧情硬伤,尴尬台词,廉价头饰(这个,不说也罢)

4、之前编剧官司,降了好感(人之常情……)

网友的吐槽几乎围绕第三点展开。不过高收视,低口碑的这样的现象在电影、电视上,都也不算新鲜,相关人员对于为何“为何低口碑”或者网友的一些质疑,大多以沉默为主。不过,《芈月传》总编剧王小平在此前的庆功宴上做了一些解释。

她也对现《芈月传》的收视率表示惊讶,比她预期好。对于观众的质疑,王小平编剧颇有自己的想法。如对于史实不符的说话,王小平说:“我们可以考古,但还原了观众看吗?”而关于热播剧《琅琊榜》能赢得那么多观众与口碑,王小平说她周围很多女性观众看不下去《琅琊榜》。同时还说“《芈月传》比《琅琊榜》、《甄嬛传》受众群更广”。

当然,关于原著《芈月传》王小平也是颇多怨言,之前改了六版,同时称“原来作者拿来的本子,和我们想做的东西,差距太大了。你们去看看小说,再看看我们的剧,可以对比一下。郑晓龙当时都想不拍了,他说这个他不能做。她(原著作者)就写的这个人物是一个打一出生就是要当女王的,然后没有任何朋友,心机重重,对任何人都恶言恶语,出来就要撕,挺小一小孩就特能撕。,这个很重要,我们不想写个,也不想写个曹操。”


近日,我们对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出版人柳明晔做了简要的采访,作为《芈月传》图书负责人并参与剧版《芈月传》全程审片,她算得上是《芈月传》“背后的女人”,也是神秘的幕后负责人,她对剧版《芈月传》和图书出版物《芈月传》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也许里面就有你们弃剧奔向太子妃的原因,一起看看,一起讨论吧。


Q
&
A
柳明晔:《芈月传》书在剧前出版有合同


凤凰读书:你是何时参与电视剧《芈月传》全程审片的,当时是作为《芈月传》书籍出版方的身份参与这个工作吗?同时与你参与这个工作的人,还有哪些呢?


柳明晔:是今年9月份。,。


,,熟悉影视剧的制作和把关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经过培训了的。通常一部片子会有五六个人一起观看审查,大家一边看一边讨论,最后各自写出审片报告、意见,由省局汇总,与制片方沟通,有问题的修改。审片小组成员一般还有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工作者和资深行业管理者等。


凤凰读书:全程审片会做哪些工作呢,与片方有过哪些方面的交流呢?效果如何?


柳明晔:审片时会一集一集观看,就像一般观众观看那样,但是屏幕会有剧集时间显示,看到有问题的地方就记下来(比如第几集几分几秒什么问题),并把修改建议附上。、有关政策、剧情逻辑、艺术审美、台词等方面进行把关。审片人不会直接与制片方沟通,我们会在审片结束后整理出审片报告给省局电视剧处,由他们具体和制片方反馈沟通。


凤凰读书:对于那场“编剧与原著作者"之争的官司中,称"蒋胜男负有在电视剧播出前不出版原著及在网络上发布的义务”。《芈月传》8月份出版社,你们之前有过和原著作者蒋胜男女士有过关于出版时间等相关事宜的沟通?


柳明晔:有。签约前我们考虑到图书市场销售的预期,希望作者与制片方协商,同意提前出版。毕竟这部书稿我们已经跟踪两年多了,我们认为图书上市不仅不会对电视剧造成冲击,反会对电视剧起到预热作用。2014年7月下旬,作者联系我们,表示已经和东阳花儿影视公司谈妥,可以提前出版,即2015年6月底开始陆续分册出版。随后我们与作者签定了出版合同。




柳明晔:芈月的情感不是王和她的男人,

而是王和王的故事


凤凰读书:此前电视剧《芈月传》总编剧王小平说,“她(原著作者)就写的这个人物是一个打一出生就是要当女王的,然后没有任何朋友,心机重重,对任何人都恶言恶语,出来就要撕,挺小一小孩就特能撕。,这个很重要,我们不想写个,也不想写个曹操。”也有评论也说"",你能详细谈谈书中的芈月和电视剧的芈月这两者,有哪些不一样?



柳明晔:《芈月传》小说由芈月的情感、经历切入,大幕徐徐拉开,一幕幕鲜活地再现了战国争霸、群雄蜂起的那段宏阔的大历史,最终,芈月站在大家面前的,不再是女性,。她和其他的男性发生情感、逐鹿中原,不是王和她的男人,而是王和王的故事


从这一点来说,芈月这个战国霸主,从霸星预言中诞生,到最后称霸天下,奠定了日后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实在是气场强大、智商极高、胸有韬略的神采奕奕的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是文艺作品中少见的女性历史人物形象。


但是电视剧显然没有找准这个定位,而只把全剧主题定位为一个女性遭遇坎坷,不是凭自身超越时代的觉悟与抱负,而是仅凭借各种机缘甚至是男性感情的助力走向成功的人生上,一味地突出表现和大力渲染各种庸俗无聊而小家子气的后宫感情和争斗,完全没有表现出其区别于一般宫斗剧,独一无二的“灵魂色彩”——战国争霸、各种思想交锋、智慧选择强国道路、结束征战这样的时代强音。


不仅把芈月定位成一般的普通的女性,更严重矮化了她周围那些或雄才大略,或豪放不羁,或宁静邃远,不可磨灭的男性形象:原本给予她谅直芳洁人格力量的屈子看不出智慧闪光;支持她追求心灵自由精神独立如大鹏般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庄子更不见了踪影;刻骨铭心白水鉴心的初恋对象黄歇变成了向她低头的男人,;教会她洞察人心掌握大权,打开她的眼界与格局,带领她超越后宫一隅走上历史大舞台,冷酷冷静的秦王变成了一意爱护萝莉的邻家大伯;原本狂野洒脱却不失王者风范的义渠王之死因为剧中去掉了赵武灵王这个与芈月智慧匹敌的对手而变成了一出窝囊低劣的乡巴佬进城而死于野蛮不守规矩的闹剧……


剧中芈月在后宫、在燕国中各种缺乏智谋缺乏洒落精神的表现,一下子就把这个人物的形象降低到庸常凡俗之流的水准,而没有了小说中击中人心的力量,蒙蔽了先秦战国那个时代的霸主神采。


可以说原著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组群像,一组战国风云中各具风采的雄主英杰的群像。而芈月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先秦的精神风貌,尤其是追求自由、精神独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但遗憾的是,这一切在电视剧中全没有!




芈月的青春期扮演者柴蔚

柳明晔:原著小说中,芈月是目睹了母亲

精神崩溃之下来了初潮

凤凰读书:针对网友对于剧情和陈设不符合真实的历史细节的质疑,王小平女士说"我们可以去考古,观众看吗?"就出版方来说,《芈月传》书中"考古"方面,做到了怎样的程度?


柳明晔:我对于那样的说法很不解。我们都知道,美剧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意。然而,谁都不能否认,它们特别注重在细节上的真实和细腻表达,也正是那些细节上的真实支撑了我们对各种想象的认同感。


事实上,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也一样,非但不与细节真实矛盾悖立,甚至可以说宏大叙事更需要细节真实来让观众(读者)情感带入、情感认同。


我们在审核图书内容的时候,对此是很严谨很认真的。比如全书所有出自《诗经》《楚辞》的文字全部加以核对,其篇目、诗文字词等都进行了仔细核对,对于不同版本择优而从,并且和作者有过沟通确认。


第34章"大婚仪",作者是根据《仪礼·士昏礼》来描写的,《仪礼》是"三礼"之一,是一部记载战国以前贵族生活中各种礼节仪式的专书。很是深奥难懂。从《仪礼·士昏礼》中我们则可以看到周代以士为主要对象的贵族士大夫阶层婚礼过程的详细记载,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婚姻嫁娶、结两姓之好这样的人生大事的看重,正因为看重,所以才规定了比较隆重的礼制,行礼如仪,每一个仪式都是有寓意的。


小说这一章以此为据,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也正是这一点,我们编辑时则根据《仪礼·士昏礼》的权威译本做了仔细核对,并把它放入套装的赠品里,供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了解。有些细节我们感觉不够合理或有问题则请作者调整修改。


比如小说第一册原稿里有“她折腾这许久跑了这许久,哺食早就耗空了”;下文“此时离宫中已经点起了铜灯,莒姬等人也用过了哺食,她自是刚才吃了半只烧鸡,也是不饿,便一声不响,溜进了自己房中,点亮油灯,继续看了起来。”第一个“哺食”改为“朝食”,第二个为“晡食”。这是时间上的细节有点问题,古人一天两餐,朝食是在7-9点,晡食在下午3-5点。并且正确的写法是“晡食”,我们也做了订正。




凤凰读书:改了六稿的剧版本《芈月传》,改掉了原著《芈月传》中哪些东西?增加了哪些元素?(比如哪些一定不能改的改了,哪些不应该增加的增加了,或者是有的地方确实电视剧不好呈现。)


柳明晔:电视剧改动还是蛮大的。主要是主题立意改变了。小说是要通过芈月一生展现战国那段宏大历史,要探讨群雄争霸何以秦胜楚(六国)败,秦国缘何一统天下这样的大历史思考,但是电视剧的主题则转向了后宫女人的情感和争斗。


《芈月传》电视剧演员阵容强大,演技精湛,特别是孙俪收放自如,感情戏柔肠百转,,有对《甄嬛传》的突破。但是整体来看,问题很多,前30集最为失败,就是因为它将人物矛盾简单化地处理成了一般后宫女人性格造成的关系,大大削弱了原著小说“战国时期”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使得人物内心无法向纵深发展,人物矛盾沦为寻常的宫斗,大大降低了整个电视剧的格调,并且直接导致剧情张力不足,没有紧张感,观众代入感不强,不及《甄嬛传》《琅琊榜》的紧张抓人。


比如剧中未能突出楚威王这位赫赫一世的雄主对后继无人的忧心、对太子槐的失望,因而引起威后对太子位不保的深深恐惧,从而展开威后痛恨害怕“霸星”,与芈月不死不休的天然矛盾,却只强调了芈月的“野”和“倔强”让威后不爽,直接将芈月与威后、玳瑁的矛盾冲突弱化肤浅化,于观众看来,威后对芈月的深恶痛绝来源于对于芈月的倔强和野性难驯性格的厌憎,致使二者间的矛盾缺乏应有的张力。


基于这样的逻辑关系,当12集芈月鼓动芈姝向秦王投怀送抱、驿馆私会上床,而芈月甚至在外面台阶上等了一夜的时候,会导向"威后对芈月的评价是对的,对芈月的打压没什么不对的"的价值判定。


向氏之死处理得尤其成问题。既然遣向氏出宫是威王还在世的时候,赫赫威严的威王竟然如此轻易地被蒙蔽吗?若按剧中逻辑,以威后之淫威、手段之暗黑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让莒姬知道?更何况是那样远离宫廷的卑污不堪的市井之地!而当楚威王回宫,既然知道向氏深陷沟渠被玷污又如何会再接回宫中?向氏以死换取扳倒威后,更是缺乏逻辑。


在先秦等级森严的典制下,一国的王后哪是一个小小姬妾就能扳倒的(电视剧后半部分樊长史可是对秦王后芈姝毫无对抗能力的)?向氏临死,对芈月说"记得让你们的父王为娘亲做主"(第3集)尤其可笑,试想,大人争斗的世界,全心全意无私爱护儿女的向氏会让自己幼小的女儿去给她伸冤?威后一手遮天的宫里,不会觉得那样是把女儿推向危险之境吗?将向氏之死处理成了向氏有心机的报复,更是削弱了向氏良善柔弱的性格特点和威后的罪孽深重,也自然削弱了芈月日后内心仇恨的依据,她和威后的矛盾张力也随之削弱,甚至很难让观众看到是非对错!


而原著小说中,芈月目睹了母亲的惨剧,精神崩溃之下,来了初潮,懵懂的她以为自己也要死了,在生死的忧惧中她长大了!这样的冲突矛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同情,这样的细节也为她日后在楚国小心翼翼谋求生存、一心逃离藩篱争取自由埋下了合情合理的伏笔。她的成长并不是电视剧中单纯的野孩子不愿成长为女人那么肤浅。


正由于缺乏对战国时代风云四起,百家争鸣,各国变法图强,力图一统天下的精神内核足够的表现,而着力于肤浅的后宫争斗,电视剧前30集实在平庸,虽然35集后剧情逐渐精彩,单整体上已经不能如小说那样格局弘大、人物形象丰满了,很多人物性格、命运的逻辑也支离破碎了。


剧中人物形象摧毁得最彻底的是庸夫人。庸夫人在原著中是秦王的原配,,她毅然决然自请求去,让人联想到那"闻君有两意,特来相决绝"的伤痛和自重,爱虽在,路已远,别宫独处的她绝没有后世那些软弱女子自伤自艾,反而自在放旷,诗酒自娱,这样聪慧坚强而又洒脱自守的女性形象是多么光彩照人!可是电视剧把她处理成了与年轻公子的有暧昧关系、不伦之恋的贵妇人形象,还在镜头里三番五次地强调他们的这种关系,特别是第64集,庸芮抚摸着嬴夫人的老脸,甚至嬴夫人临终还说"来生再续前缘"的话,给人极为不适的感觉。这样不美好的的感情,只会让人笑场,不会让人产生同情共鸣,更遑论小说原著里,嬴夫人原本那样神采照人、充满先秦女性独立精神的特质全无踪迹!当然,庸芮作为芈月身边的第四个男性,一个纯情的倾慕和仰慕者,角色也被毁得不伦不类。


小说第五册第96章“劫西狱”也没了踪迹,事实上这一幕特别精彩。芈月跟儿子在燕国为质,正处于人生最低谷,最落魄不堪,但是她能于必死之地反戈一击,完全是靠了自己的智慧和豪雄之气,啸聚市井落魄贵族、游侠儿去酒店喝酒,打动他们帮她去劫狱,去营救儿子,看得人热血沸腾,浮想联翩!当此际,芈月,她就是豪侠,她就是先秦游侠儿!我们会相信,芈月就是被打落谷底,也终究会靠着自身的能力振翅翱翔于天际!



柳明晔:希望网络文学IP在纸质图书和影视

只要"相爱",不要"相杀"


凤凰读书:作为女性观众,你看完了电视剧《琅琊榜》吗?


我不知道性别和《琅琊榜》的收视有什么因果关系。(呵呵)我所知道的是,向我极力推荐《琅琊榜》的女性朋友居多,我妹妹,我同学,以及一些网友。我本人很喜欢《琅琊榜》,并因此非常关注正午阳光这个团队,我对他们之前的《温州一家人》也很欣赏很喜欢。还有,看了《琅琊榜》后,我又去看了《伪装者》。


凤凰读书:作为出版方,IP网络文学的出版有哪些风险呢?


柳明晔:从策划、营建浙江文艺出版社网络文学产品线伊始,我就明确了两点:一,我们要出版的是网络文学精品,是有选择的出版,要挑选那些立意高远或者有所寄托的、故事性和文笔较好的,决不会泥沙俱下;假如格调不高、思想肤浅,哪怕点击量很高也不选;二,具有影视改编潜质的。作为IP网络文学的纸质出版其实很弱势,它必然要依赖于网络点击量和影视改编。而影视改编绝对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动作,固然会有像《步步惊心》《甄嬛传》《花千骨》《琅琊榜》这样改变成功而畅销的,但更不乏好小说因为影视改编的不成功而深受打击的例子。所以出版网络文学作品是更需要审慎评估的。


凤凰读书:最后,还有哪些想说的吗?


柳明晔:作为一个出版人,我希望网络文学IP在纸质图书和影视、游戏等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只要"相爱",不要"相杀"。


在强大的资本运作下,纸质图书的销售、盈利显得非常弱势,这是件很遗憾的事情,希望未来会有所改变。原创不易。中国好的原创作品不是多了,而是非常之少,需要各方给出更多的善意和爱护。而无论何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我始终都认为第一重要的还是主题立意,内容思想。提升立意主题的深度广度永远是重中之重。居高声自远,居高声才远。"内容为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影响并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


精 选

我曾是个体面的人——生活与命运之诗(31首)|《凤凰诗刊》年度诗选



杨澜:女人,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鳳 凰 讀 書
文字之美 精神之渊
主编:严彬(微信号:niaasai)
责编:糖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