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突围》投资4亿,磨剑三年,评分却仅有5.3分,这锅谁来背?

《突围》投资4亿,磨剑三年,评分却仅有5.3分,这锅谁来背?

2017年,反腐大作《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除了《人民的名义》之外,他的很多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比如《人间正道》《绝对权利》等都屡获高分。

在豆瓣上,这位编剧的作品评分基本上都稳稳在8分以上了。

然而,今年观众们期望很高的电视剧《突围》,豆瓣开分仅有5.3分。

结局烂尾,剪辑混乱,人物和配音对不上,引起了很多观众的争议。

同时,对于导演沈严来说,这个评分也不是他的正常水平。

要知道,在前一阵子的《功勋》中,最受好评的一个单元《无名英雄于敏》就是出自这一位导演之手。

这么顶级的阵容,一脸的“爆款”样子,怎么口碑就崩了呢?

其实,说到剪辑的问题,电视剧的班底都是老牌的,很有经验的影视从业人员。

首先,原著小说写得是非常好的。

这个投资额在电视剧行业,是凤毛麟角的。

周梅森早就想要写这样的一部小说了,当时的耀客传媒找到了周梅森的时候,他还正在生病。

因为牵扯到了很多的敏感问题,再加上题材的限制,想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风险很大。

但是最终,他还是决定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把这个平生所想的作品写出来。

剧本创作不易,在拍摄的过程中,更为困难,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场孤独的战役”。

电视剧历经了1000多次的修改和两次的重拍过程。

还给导演李路提前打好了招呼,说让做好“修改一千次的准备”。

电视剧的批判力度是很大的,真实而犀利,针对于国企中的弊端针砭时弊,各方利益平衡,博弈,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深切的反思。

剧情被剪辑的七零八碎,在几条故事线上来回切换,场景切换过多,严重影响了观众们的观感。

同时,因为个别演员被封杀,导致大量删改了他的戏份。

虽然被AI换脸,但是云里雾里,剧情也并不连贯。

最终,60多集的剧情,只保存下来了45集。

很多观众们观感不佳,也可以理解了,很无奈。

编剧周梅森也指出,这部作品自己也是“边看边骂的”。

《突围》的口碑比不上《人民的名义》,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周亚梅很善于写人物,用人物的跌宕命运去阐述时代洪流下人和社会的关系。

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每个人都是生动而鲜明的普通人。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够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和赞扬,是因为结构紧凑,情节过瘾,不说教不空洞。

而《突围》本身并不是一部“爽剧”,没有官场小说那样的剑拔弩张。

戏剧化较弱,娱乐化不足,也和大部分观众们产生了一定的壁垒。

从刚开始的情节铺陈,人物关系,都是较为克制而内敛的。

这是题材的原因。

引起了很多观众们的不满,这也导致了这部剧的严重跳水。

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审核原因。

喜欢这个题材的观众,建议看一下《人民的财产》这一部小说。

每个人的命运都有明确的交代,也不会像电视剧那样,敢写不敢播了。

周梅森说,自己的60集剧本也会上市,相信剧情中的漏洞,大家就能够补上了。

“这种政治剧,很难再出现了。且行且珍惜吧。”

电视剧从《人民的财产》改名为“突围”,也许还保持着那一份倔强和对于命运的不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