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甄嬛传》最悲凉一幕,看懂已不再少年

《甄嬛传》最悲凉一幕,看懂已不再少年

十年后,戏外的“小主们”纷纷发文纪念,用不同的方式回忆这段时光。

“娘娘”抚今追昔,“皇后”恶搞报仇,“沈眉庄”问候所演的角色,“安陵容”表示还想演自己;“槿汐姑姑”记得碎玉轩放学后的快乐……

戏里,谁玲珑,谁蠢笨,人情世故的情节总是山重水复。

谁真心,谁假意,人心叵测的故事最终柳暗花明。

回想起来,一幕幕,让人觉得韵味无穷,可作现实的古镜。

若以慈悲之心重温这部剧,那些美丽善良的,始终动人,而那些深恶痛绝的,如今看来也觉可怜。

一些让人难忘的场景和台词,写着爱恨情仇的因果,带来人情冷暖的启示。

“先敬罗衣后敬人,世风到哪都一样。”

秋光晴好,皇城巍峨,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家女子云集在此。

她们来这里参加选秀,选中的人,将成为帝王家的美妾,从此一入侯门深似海。

有些人,气定神闲,有些人,做张做致,有些,一看就属于天生丽质,还有些,开口便知是庸脂俗粉。

安陵容家住得远,她来晚了,匆忙中撞上了选手夏冬春。

那夏冬春拿眼睛将安陵容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讥笑她衣饰寒酸。

甄嬛去枝头折回一朵海棠花,替安妹妹缀于发间,又善意开导:“先敬罗衣后敬人,世风如此,到哪儿都一样。”

安陵容衣裳简朴,姿色也算不上一流,被刷下来时,并没把沮丧之意显露于脸,反而面带微笑磕头辞谢,表达心中感恩。

这时,恰巧一只蝴蝶翩翩飞来,栖在她发间的海棠花上。

因为情绪管理得当,也因为一朵脱俗的海棠花,最终让安陵容入选。

先敬罗衣后敬人,是古代一句谚语,指世间的庸庸俗众喜欢以貌取人,从来都是注重衣着,忽视品德,难用平等心看待人事。

就像前阵子,某次国风活动中,在满屋子的珠光宝气中,李子柒的一支竹叶发簪让人眼前一亮,心间清凉。

这部剧里,安陵容的海棠花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她的选秀际遇又可以带来启示: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而蛮横轻狂的夏冬春,没多久就被华妃赐了一丈红。

后宫如职场,有三头六臂的白骨精,也有浅薄单纯的傻白甜,有人为生存,有人求荣华。

所有的明争暗斗,为虎作伥,不过是为“名利”二字。

所有的苦心孤诣,隐忍牺牲,也不过是为“周全”二字。

就连皇后,有时也要克己复礼,顾及每个人的心思,以赢得众人诚服。

有一集当中,眉庄小主被人诬陷,造成假孕,惹得龙颜大怒,将她幽禁宫中。

这时候,大家都以为,深得皇上宠爱的甄嬛定会替好姐妹求情。

这倒不全是为了明哲保身,而枉顾昔日姐妹情深。而是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有些事,信与不信,只在别人一念。

她自以为是地认定,别人总归也是同等待遇,便提醒甄嬛,不必上前烦劳,语气里夹着冷嘲热讽。

甄嬛不恼也不辩,淡淡一笑,道一声谢,在苏公公的恭迎下走进书房——因为她懂事,知情识趣,皇上恩准她一人出入书房。

甄嬛身姿袅袅地挪步,又云淡风轻地丢了一句:“人情世故的事,既然难周全所有人,就只能周全自己。”

脸,往往也是自己丢掉的。

拎不清的人,做事从不分青红皂白,有时两面三刀,还会把脸面凑上去丢。

玲珑剔透的人,善良而不失锋芒,明白世路崎岖,行得去处让三分的道理。

人活一世,有时周全别人,有时被别人周全。如果两样都难为,那就只能自己周全自己。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有独步天下的孤独。

因此,他比谁都渴望能够遇见知心人。

那年杏花微雨,他漫步御花园,遇见秋千架上的烂漫少女,谎称自己是风流倜傥的果郡王。

皇上对甄嬛过分的宠爱,藏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

众人聚一起喝酸梅汤,他立马想到甄嬛不喜欢酸的,叮嘱给她多放些糖;

雷雨夜,想到甄嬛怕打雷,他已经在华妃那里歇下,却起床赶去碎玉轩;

共枕而眠,默记甄嬛纤纤玉足的尺寸,为她赶制出一双步步生香的玉鞋;

相对而坐,皇上折来一朵梨花,插在甄嬛的鬓角,又执笔为她化娇梨妆……

深沉的原因,其实是,她太像他的亡妻纯元皇后。

临睡前,读到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便想念阴阳相隔的亡妻。

他有时会在梦中呓语,喊她当年的小名,菀菀。

前朝政务的劳累,后宫纷争的烦忧,让他心中苦闷难以排遣,便执笔,对亡人倾诉:

“寄予菀菀爱妻,念悲去,独余斯良苦此身,常自魂牵梦萦,忧思难忘……”

他始终觉得,这世间,只有逝去的菀菀,懂他,理解他,体谅他。

这份可遇难求的懂得,让他发出“除却巫山非云也”的感慨。

只不过,他对一个人的深情,对另一个而言却成了寡情。

纵使后宫佳丽三千,也难匹知己一人。

皇后的贤惠,华妃的妩媚,甄嬛的灵慧,都敌不过心中至爱的那份懂得。

她恍然明白,从遇见,到当前,所有的情爱与时光,都错付了。

她按下无毒的红色机扩,斟了一杯,递给果郡王。

又按下有毒的绿色机扩,斟了一杯,给自己。

这般境遇下,已经无需多言,也不必多问,因果缘由,彼此都已明了。

两人从当年的夕颜,说到眼前的合欢,从上一代人的悲欢,说到他俩自己的离合……

她望向窗外,说今晚是十七,月亮都不圆了……

当她举起自己面前那杯酒时,他说外面风大,你先把窗户关上。

对这个富有想象空间的桥段,有人认为,他让关窗,她就照做,其实两人心照不宣,是给对方调换酒杯的机会。

进一步说,她也在博弈,赌对方会不会调换酒杯。

但我不愿意这样想。

虽知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但仍相信世间留有真心真情。

而果郡王,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他不想让甄嬛为难,便自觉动手,护至爱予周全。

被逼迫着毒死深爱之人,甄嬛得以保全,却也肝肠寸断,她幽幽叹道:

桐花台上,喻示一夕之爱的夕颜落了。

心扉上,代表两情相悦的合欢也落了。

《徒然草》中有一句说得好: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

谋害他人的,也丢了卿卿性命。

那些曾经明艳娇媚的花儿,渐萎的渐萎,凋零的凋零。

但也失败了,因为这一路走来,她失去了深爱的人、自己的初心、真正想要的生活。

最终走出情场迷局的,似乎唯有果郡王一人。

原著《甄嬛传》的作者心怀慈悲,没有让这样一位美好又不争的人轻易死掉。

“原来那日皇帝让甄嬛赐毒酒给果郡王,果郡王既然知道是毒酒,又怎会饮下,他拿出当日温实初给的假死药,自己服下,并和甄嬛做出暴毙假象,入棺之后醒来便逃脱出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