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分,杨幂新剧又又又扑街了
一众老流量都靠它逆天改命,飞升一线。
男女主角从造型到表演,都让观众频频出戏。
杨幂这次饰演的海市,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开头的戏份由13岁的小演员出演。
35岁的杨幂演少女,又没有服化道的加持。
即使用上了一秒八千的后期,把滤镜拉到满级,也难以掩盖疲态。
尤其是在小演员的对比下,落差更加明显。
这也导致,剧中那些春心萌动的情节都无法成立。
醒来后方寸大乱,又是摇头又是捂脸又是扇风。
周围人对她的称呼是「师弟」「小少爷」「方公子」。
但杨幂的扮相实在和男性化沾不上一点关系。
陈伟霆饰演海市的师父方诸,也贡献了满满的槽点。
他在《老九门》里的军阀扮相,曾惊艳了无数人。
但这次的龙须头造型,直接让他降级成古装丑男。
方诸摘掉面具的片段,本该是全剧最惊艳的名场面之一。
但拉垮的造型,再配上他眼中藏不住的疲惫感。
但对比《老九门》,只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
穿上衣服后,又暴露出他走路含胸驼背的毛病。
方诸本是一个挺拔清冷的形象。
比外形更拉垮的是演技。
对一部古装偶像剧来说,赏心悦目是最基本的要求。
《斛珠夫人》在这一点上就已经失败了。
但杨幂和陈伟霆怎么看都像是同龄人。
即使再怎么暧昧,再怎么发糖,观众磕到的也只是一嘴油而已。
一部选角失败的古偶剧,剧情几乎也没法看。
《斛珠夫人》从设定到故事,全是套路。
海市在渔村出生,亲人们因采不到珍珠被酷吏屠杀,她也难逃一劫。
幸好被路见不平的方诸救了一命。
但长大后的她没忘记杀父之仇,屡次刺杀皇帝未遂。
这就给方诸惹出了不少麻烦。
光是今年播的就有《千古玦尘》《周生如故》《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
听得观众直呼头疼,怀疑女主拿了孙悟空剧本。
剧中各种虐戏名场面都似曾相识,很容易让人一秒串戏。
另一些又会让人想起《步步惊心》。
他最爱的皇后因战乱而死,于是他就变成了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
更狗血的是,这位男二还被安上了《回家的诱惑》同款替身情人烂梗。
他招皇后的双胞胎妹妹入宫为妃,却不懂珍惜。
日日夜夜折磨她,又是摔盘子,又是掐脖子。
身为一个家暴渣男,他却把所有的好脾气都给了男主方诸。
俩人的暧昧程度,甚至超越了男女主。
某些段落,甚至让观众误以为是在看耽改剧。
而这也是今年大部分古偶剧的共通之处。
全是套路,把观众当傻子糊弄。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
起因是《司藤》原著作者尾鱼发文,痛批剧方魔改原著这一现象。
在被网友反驳后,她更是屡屡爆出金句——
这番话透露出了当下影视圈,或者至少是古偶剧圈的一个逻辑:
编剧创作剧本,不是站在观众的立场,而是站在甲方(资方)的立场。
换而言之,普通观众已经被业内排除在外了。
从这个角度再看《斛珠夫人》就能理解它为什么烂得很典型了。
它彻底暴露了资本需求和观众需求之前的落差。
早已被诟病「少女的角色不给少女演」。
因为这就是最简单粗暴保证收益的方式。
一部不出圈的口碑好剧,显然不能让资方赚大钱。
就像一位网友计算的那样,即使这部剧收视不如预期,也仍然能给平台带来可观收入。
但是让粉丝看到了偶像,平台看到了播放量,资本看到了回报率。
在这种三赢的局面下,输的只有我等普通观众。
其次是可复制的成功案例。
上文我们已经讨论过,《花千骨》爆了之后,有大批模仿者。
为了风险可控,最偷懒的方法就是复制爆款,照搬人设和故事。
便有了如出一辙的《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
虽然效果是东施效颦,但在资本眼中,复制的风险远远低于创新。
得到的答复却是:「你不了解市场,观众就喜欢这样的人设和故事。」
甚至在她努力阻止的情况下,剧组依然不修改剧本就开机了。
观众真的喜欢魔改后的人设和故事吗?
因为他只能看到经过市场检验的爆款,并把它们当成一成不变的成功公式。
于是,观众看到的便是一部又一部高度同质化的烂剧。
除了剧情,服化道和场景也是千篇一律。
杨幂在《斛珠夫人》里的女扮男装造型,和《扶摇》《三生三世》雷同。
陈伟霆的龙须头,则和无数古偶剧男主撞款。
《斛珠夫人》的布景,也沿用了《东宫》《天盛长歌》《海上牧云歌》的日式风格。
各种妆发造型,还不如各平台的汉服博主考究。
但现在的甲方需要压缩成本,便抛弃了这些精髓。
因为这比讲究细节的服化道更能忽悠住观众。
但特效再豪华,也只能做到锦上添花。
观众真正在意的,是剧情和演技。
很多观众都是被特效忽悠着看完了前几集。
但当发现故事高开低走后,就迅速关闭了界面。
在资本运作古偶剧的逻辑下。
恐怕唯一能停止古偶烂剧生产的办法,就是让它赚不到钱。
这可以视为观众给资本的一记耳光。
即使有顶流和大制作加持也无济于事。
不过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剧本,和有血有肉的角色。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