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别洗了,《尚气》上映不了,原因找到了

别洗了,《尚气》上映不了,原因找到了

被抵制2年多,《尚气》最终还是来了。

在海外,它是漫威家的大爆款。

相比海外的火爆,内地给它浇了一大盆凉水。

无论是否支持它,只求各位冷静,清醒认识它和漫威布下的局。《尚气与十环传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2021.9.3

将尚气这个正面积极的超级英雄电影化,是漫威精打细算的一门生意。

它不仅成为第一部以亚裔超级英雄为主角的超英电影,更能在消费能力强大的亚裔群体和东亚市场大捞一笔。

争议的根源来自尚气那充满争议的爹,满大人。漫画里,他留着两撇八字须,眯着长眼,一副奸诈相。

人虽机智过人、精通各国语言,但为非作歹、作恶人间。

傅满洲、满大人、孛儿只斤、可汗,这些多变身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角色怎么更正,从根上都无法洗脱“傅满洲”“黄祸论”这两个标签。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祸论”在欧美盛行。

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四处散播,一旦东方文化入侵到西方,黄种人就会威胁白种人的生存,甚至还会面临种族清洗。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傅满洲被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创作出来。

“傅满州博士是中国人奸诈取巧的绝佳象征,是经过无数代人才能出现的一种现象。”

随即,他变成西方人对黄种人恐惧与丑化的符号,充斥于小说、电影、电视剧、广播、漫画、音乐等多种文化领域。

黄祸图寓意:希望欧洲人在天使长圣米迦勒的带领下,击败东方的佛与龙,保卫欧洲的信仰与家园

外行人清楚,满大人是傅满洲与黄祸论的延伸,是种族歧视的文化符号。

漫威也深知,满大人是《尚气》的原罪。如果想进内地电影市场,就不得不做出改变。

可惜的是,这种改变是一种缓慢的、试探性质的迂回战。

2012年,漫威曾计划让满大人在《复仇者联盟》片尾登场。

可是,DMG娱乐担心这个负面角色会影响在华上映,从而拒绝了这一提议。

2013年,《钢铁侠3》,满大人还是“来了”——虽然只是个傀儡。

上映后,漫威发觉内地市场对此没啥负面效应,胆子就肥了起来。

它宣布,将梁朝伟饰演的角色更名为“文武”,洗脱与满大人关系。

“我们没有傅满洲的版权,也不想要他的版权。这个角色非常冒犯,我们无意触碰。多年前就做了改变,我们从没有打算以任何形式在这部电影中用到他,观众们看完电影就会知道。

一方面,重新命名角色,将其定位成背锅侠。作为地表最危险男人,尚气的父亲被世人赋予许多名字,例如,战士王,可汗大人…

“几年前,有个美国恐怖分子想找个坏蛋击垮美国,他就盗用了我的十环,自称为满大人。”

借文武之口,漫威划清文武与满大人的关系。

它试图让观众重新树立认知:文武是文武,满大人是满大人。

从他的嘴里,我们得知了“实情”。

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来自利物浦的小演员,名叫特雷弗。

当时,本以为是给BBC工作,未曾想是替恐怖分子办事。

他更没料到,饰演满大人的举动,丑化了文武。

但试想一下,倘若当时抵制声不大呢?这角色不就堂而皇之地登上银幕了么?

为了证明这是一部正向宣扬中华文化的电影,《尚气》不遗余力地展示友好。

它无法真正洗白,骨子里的“黄祸论”依然流淌着。

即便他改了个名,即便我们可以接受中国人是个反派。

但最可怕还不是反派是谁,而是这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男主是东方之子,但却饱受凌辱,他投奔西方,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这才成为一个“正义”的超级英雄。

最后还打败了这个东方的“魔头”。

“东方恶,西方美”,这个无形的概念才是流淌在这部电影里最让人后怕的东西。

片中所谓的中国文化,不过是符号的堆砌,西方人对于东方的认知也体现在这里。

刀耕火种,烧柴饮水,人人习武。塔罗像“世外桃源”?它更像西方人对东方的认知与幻想:陈旧、封闭且落后。

东方永远是低等的、恐怖的、堕落的,东方男性更是无耻、妖魔化;西方永远是高端的、进步的、和谐的,西方男性也是民主与文明的信仰者。这种潜意识的影影射正是东方主义(ORIENTALISM)的淋漓展现。

东方主义是一种后殖民主义批评,最早由社会学家爱德华·萨义德提出。为了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他们有意无意地拥抱19世纪的欧洲文化霸权的态度理解东方世界,将其刻板地视为一个异质的、分裂的他者

《尚气》的编剧,运用陈旧偏见的思维和滤镜,构思一个西方式的东方世界。

然而他们带着骨子里的偏见,又想赚你钱的时候,我们不过审。这一点毛病都没有。

更不用说,它借助司机袖标等细节“无心”夹带的私货了。

故事内核上,《尚气》传达的是好莱坞最喜爱的弑父主题。

最终,他认识到,罪恶感来自邪恶的东方父亲,母亲的死也是父亲的错。

于是,他决定弑杀东方父亲,让他血债血还。

即便最后没有真正手刃,但也做到了精神上的弑父。

当杨紫琼摸着尚气的脸说,“长得像你妈。”

这睁眼说瞎话的搞笑能力,让《尚气》沦为一则笑话。

有人会说,“抵制是敏感、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有本事就自己拍一个呗”。

身为一个东方人,不该为东方主义辩解,这才是不屈从西方的东方自信。

1932年,《傅满洲的面具》上映时,当时的驻美国大使馆就进行过抗议电影出品方米高梅公司。2007年,《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周润发饰演的海盗啸风被认为是傅满洲的延续,侮辱新加坡渔民,遭到了新加坡网友的抵制。2013年,《钢铁侠3》,十环帮的表示使用了蒙古文,引发蒙古国政府的不满,认为这种行为暗示“蒙古文与恐怖组织联系起来”。

同样,对《尚气》的批评与质疑也不该消失。

电影《黄色威胁》的宣传广告中缝下方的“黄种”二字左边带有虫豸旁“豸黄”和反犬旁“犭重”,嘲讽黄种人非人

“因为殖民主义等历史原因,现代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垄断。非西方文化想要被世界接纳、现代化,就必须采用西方的语言、文化、思想。”

在好莱坞,东方单纯是一个想象的心理投射,它永远拍不出一个本真的东方。

接下来,它还会有下一个《花木兰》,下一个《尚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