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当家主母》豆瓣5.2分,真看不懂《于式狗血剧》,人设存疑

《当家主母》豆瓣5.2分,真看不懂《于式狗血剧》,人设存疑

11月定档的多部电视剧,小编我耐下心都刷了几集,豆瓣评分普遍不尽如人意啊。

《突围》算是相对吸引人的,豆瓣5.7分,一路追完。但毁就毁在为了过审,从62集剪辑为47集,删掉了一条故事线,看起来有点混乱。

《一见倾心》就算了,开分4.4,霸道总裁爱上我,而且滤镜整体怪怪的,弃了。

还有林峯和刘涛的《星辰大海》开分5.3,本来以为是大女主创业剧,可是看了几集之后,也还是弃了。

而于正的《当家主母》,豆瓣5.2分,服化道绝对无可挑剔,滤镜也舒服,蒋勤勤的状态不错,演技也在线。

原本是充满期待的,而且开篇就是沈翠喜作为正室夫人,一路气势汹汹,杀到老公包养的外室家里,一通训斥看着很过瘾。

只不过随着剧情发展,一男两女的感情线,男二女主的感情纠葛,男三女三的故事线,再加上两位女主间的情感变化历程,都充满着狗血和融梗的味道。

有人总结了一张《于式狗血剧》的表格。

以至于后来出现了这张海报,究竟是何用意,我实在看不懂。

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这些狗血的片段吧。

(1)沈翠喜和曾宝琴,谁才是那个感情的第三者?

我以为,我会看到两个女人没必要为了一个左右摇摆的男人争风吃醋,她们会摒弃成见,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蒋勤勤饰演的是女主角沈翠喜,她自幼父母双亡,7岁时就成为任家的童养媳。

因为她极有天赋,而且勤恳,所以,从小就跟着任家夫人,学习缂丝,管账,帮忙料理生意,俨然是按照当家主母的方向在培养的。

而杨蓉饰演的曾宝琴,祖上四代知府,原本与男主角任雪堂青梅竹马,两情相悦。

在回忆的片段里,沈翠喜一直都是他们两人这段感情里的旁观者。

任雪堂对她毫无感情,一直希望曾宝琴能够取得母亲的欢心,然后两人可以情投意合,结为连理。

结果呢,他们私奔之事败露,母亲不但带着一群人阻止,还安排了沈翠喜和任学堂的大婚。

三人的感情纠葛,沈翠喜终究还是以成为正房,取得暂时性胜利。

自此,她不再是旁观者和第三者,而是真正的正室。

而曾宝琴一家,却因父亲贪污的事情暴露,而从云端跌落谷底。她不再是知府千金,而是坐过牢,进过行院的女子。

任学堂花了许多银两为她赎身,甚至买房子将她养起来,让她成为外室。

这也就罢了,剧中居然安排任学堂以假破产试探,曾宝琴听闻立马卷铺盖走人的桥段。

这不是和《玉楼春》里的桃夭相似吗?

好巧不巧的是,曾宝琴旁边的丫鬟,就是桃夭扮演的。

于正,你可以再狗血一点。

之后,曾宝琴只能接受以小妾的身份嫁入任府,接受沈翠喜的领导。

当然了,很搞笑的是,沈翠喜和曾宝琴原本就是闺蜜。

可她却义无反顾地出卖对方,嫁入任家,阻挠曾宝琴入府,处处压她一头。

两个女人的争斗,尤其是曾宝琴报复沈翠喜的手段,是联合外人,以牺牲任家利益为代价的,真是有点低智商的表现,看着略有点降智。

(2)魏良弓的白月光人设,以为自己爱的是曾宝琴,结果喜欢上了沈翠喜

茅子俊饰演的魏良弓,他的母亲,是正房的丫鬟。

因为他从小就是神童,有着出色的文采,嫡母担心他娘碍事,直接给卖到行院去了。

于是,他中举的那一天,母亲怕影响孩子前程自尽了。

而他,为了不给嫡母添光,不让她有机会得诰命,便自怨自艾,不愿意走科考之路,想要了此残生。

他的脑回路,我是无法理解了,为了报复别人,让自己过得更惨一点?

损人一百,伤己一千,这世上没有比他更傻的人了。

起初,他以为自己喜欢的是救命恩人曾宝琴,结果,在任家教书期间,他又爱慕上了沈翠喜而不自知。

风流倜傥的才子,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女子的接济过活的。

我不太明白,堂堂七尺男儿,好好科考,等功成名就之时,为母亲正名,不好吗?

把自己过得更好,才是对嫡母最狠的报复, 这个道理没人告诉他吗?

接着,他为了保护沈翠喜的名声,自愿退出任家,然后就开始了痨病发作,熬不过今年冬天的悲惨局面了。

原来,我以为女主终于遇到真爱,要开始副本了,结果,一切不过昙花一现,她拿的终究是大女主+白莲花剧本,注定是要悲惨收尾的。

(3)沈翠喜活成个笑话,就连舒芳丫头都过得比她幸福

他失踪之后,沈翠喜和曾宝琴从对抗到握手言合,结成同盟关系。

可是,就在万事安定,沈翠喜稳坐主母之位,与曾宝琴重归于好之时;

任雪堂又回来了,他抱着7岁的秀山,准备回来重振旗鼓(捡便宜了)。

如果说,以前的沈翠喜是因为深爱任雪堂,想要报答任母的知遇之恩,她才会牺牲自己,一心留下来打理任家的;

那么,知心人魏良弓的得而复失,让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意;而任母特地对她留了一手绝技,让她在比试时败给了曾宝琴一事,更让她看透了自己工具人的身份。

所以,她最后选择净身出户,成全任雪堂和曾宝琴一家三口。

也就是说,外室登堂入室,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个负心人走了7年,回来后坐收渔翁之利,抱得美人归,而沈翠喜真把自己当工具人,全身而退。

这是想让我们说她是高风亮节呢,还是大圣母啊?!

至于那位机灵的大丫鬟呢,不但与二少爷情投意合,成为二少奶奶;在沈翠喜走后,她还成为当家主母?

这是丫鬟都比她过得好的节奏啊!

男主角任雪堂,掐头去尾,总共只出现了几集,人设确实不咋滴;

女主沈翠喜的“为他人尽心尽力作嫁衣”,到头来落得个凄惨的局面,一点爽感都没有;

女二坚持真爱,契而不舍,最终功德圆满的模样,让人看了都想骂一嘴;

至于女三聪明伶俐,处世不惊,从丫鬟成功逆袭为少奶奶,还能干事业的人设,反而是最带感的?!

看着像《玉楼春》,仔细瞧又有点《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影子,最后这结局,实在想不通。

我只能说,热度低绝对是有原因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