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张居正 | 史上最绝情之缔造者

张居正 | 史上最绝情之缔造者



2018.4.8

我又回来啦!

这个故事讲的是张居正波澜壮阔的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张居正以雷霆之势一举战胜政敌高拱。

高拱作为六部九卿之首,紫袍玉带入,白首布衣出.

虽令人心痛,。

卑鄙,是否可以成为成功的通行证,哪怕这种成为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福祉?

这也是张居正复杂而精彩的一生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接下来,。

01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朝堂上的风,就从来没有停过。

此话要从明朝隆庆年间说起了。

隆庆,是一个盛产宰相的年代,而“隆庆九相”,命运多舛,互相倾轧,难得善终。

其中有两位人杰——高拱,张居正。

高拱年长,资历深厚,深得隆庆信任,位居首辅而领衔吏部,可谓是如日中天,风光无限。

张居正自幼便是神童,入仕之路起初略微坎坷,而后便是青云直上,隐隐展现出非池中物的气象。

这两人,都是才干相当,个性强悍,这样的人遇到一起,可以惺惺相惜,也可以水火不容。

起初,为了明朝的边患问题,他们也度过了一段温馨甜蜜的合作时光,而当边患已除,忽然放松下来,四目相对之际,这两人不禁暗想:究竟是你厉害一点还是我厉害一点呢?

一山不容二虎,便是如此了。

隆庆六年,皇帝身子骨不甚硬朗了。

大约是宦官没带皇帝学好,后宫又太过充实,隆庆的身体每况愈下,便不得不思虑其身后事来。有时候,皇帝会像高拱诉苦:“国有长君,怎奈东宫年幼!”

也是,皇帝的家务事从来都理不清。

一旦山陵崩,留下孤儿寡母,江山被人夺了去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而子少母壮,便要担心外戚干政;灭了外戚,又要担心宦官夺权;灭了宦官,又要担心权臣跋扈;灭了权臣,又要担心江山社稷无人打理……

再英明的皇帝也会担心所托非人。

而暮鼓晨钟之间,高拱和张居正大概也考虑过未来。

高拱是信心满满的,他既是首辅又兼掌吏部,位极人臣,六部九卿无不仰其鼻息,他在朝堂的根基之深,的确无人能及。此时,他觉得,自己的下一步应当是很好走的。

而张居正,作为最年轻的内阁大臣,,虽无那么深厚的根基,但年轻,便是最大的本钱。

02 忽略小人物,是要付出代价的

高拱对内廷这一块,也是有自己的部署的。

明朝宦官专权十分严重,高拱对此厌恶至极,而冯保则是最擅长抓权的宦官,于是,高拱十分讨厌冯保。

他做了一系列动作,来分割冯保的权力。

而情绪往往是相互的,你讨厌我,那么,我也讨厌你。

而这种讨厌,,则是要见真章的。

“保由是疾拱。”

高拱并不把他放在心上,你一个宦官,能翻起多大的浪花来?

可无数历史故事和影视剧告诉我们,忽略小人物,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还很贵。

比如:

《甄嬛传》里得罪过苏公公的妃子们,都挂了。

《红楼梦》里善待过刘姥姥的王熙凤,最终给巧姐儿谋了条生路。

无数例子告诉我们,花无百日红,别把小人物不当人,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发起狠来,就会像鞋子里的一粒砂,最终让你皮开肉绽,前功尽弃。

冯公公发狠了,丫的,你等着。

我到不了朝堂,可我能到内廷啊。

皇帝跟你亲,那我就去找皇帝的孩子老婆。

他的目标十分明确:太子,太子生母李贵妃,常受冷落的陈皇后。

说起来这个三人组也是古今罕见,她们不像慈禧慈安同治的组合那般内耗剧烈,李贵妃与陈皇后亲如姐妹,俩人一起抚养太子。

李贵妃和陈皇后能和睦相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她们都有基本的良知,将帝国前途略微放在了个人欲望之上,以及最重要的,她们没有利益冲突。

那么,能有个亲如姐妹又无利害关联的人在身边,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冯保下得这手歪棋,也是大有收获,太子虽小,已知亲疏,两个后宫女人也需要一个得力帮手作为援引,于是,。

冯保搞定了内廷,便把手伸向了宫外,他找到了张居正。

张居正此时正郁闷呢。

人与人的裂隙啊,往往起于微末之间。

谁能想到当年携手作战的人,会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隆庆五年,张高之间裂隙已经十分明显,虽没有直接冲突,但人和人之间只要不对劲了,从语气、神态、肢体动作上都能看得出来。

大官有了矛盾,小官最敏锐。两人身边逐渐聚拢了一批言官,静默中,营垒悄然形成。

此时,张居正看到了冯保伸来的橄榄枝,他毫不犹豫的抓住了,抓住了冯保,就等于接住了李贵妃的纤纤素手。

外臣勾结宫闱,是死罪!

可此时的张居正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不想被赶出内阁,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有自己的欲望和抱负。事急从权,爱咋咋地吧!

张居正的性格可见一斑,清誉于他,重要,也不重要。

在未来的许多重要决断中,他表现的极为冷静而清醒,务实而无情。

他不是十分在意名声、荣耀、名望,他愿意低头、隐忍、观察;

他目的性极强,在过程中会有许多令人诟病之处,而目的却又十分磊落——让大明帝国强盛;

他曾多次残害幕僚互相倾轧,却又在最关键的一步收手放人一马。

他并非纯臣、直臣,也很难称其为权臣、弄臣,但他是能臣,是干事之臣。

他是一个复杂的、有趣的、值得探究的人。

03 硝烟四起

隆庆帝后期,张高已经开战。

哎,老戏码又开始了。

从古到今,大人物角力,言官打前哨。

张居正和高拱两方就“高拱执政的合理性”展开了激烈辩论。

张居正方一辩:御史汪惟元上疏“高阁老睚眦必报!”

张居正方二辩:司卿刘奋勇上疏“皇上您可得自己看奏章,别被权臣骗了!”

张居正方三辩:户部给事中曹某总结发言“高阁老十宗罪”。

高拱方向来稳如泰山,前两炮小兵挡挡就好啦,到了第三炮高阁老不得不出面了。

明朝资讯还是比较透明的,有种叫做“邸报”的东西,把皇帝起居、官吏升降、战报奏章以及大臣互撕的情况传给各级官吏。

高拱感觉非常丢人,于是他上疏自辩,并且要求辞职。我干的不好,人家都说我了,皇帝您另请高明吧。

隆庆看了奏本,大怒。批“曹某排险辅臣,降调外任。”意思就是,高老是我的宝贝,你竟然敢诬陷他,滚!

冯公公要保曹,连自己的先锋都保不住,以后还有谁敢给自己卖命?

于是他去找张居正商量,张居正大笔一挥,改成了“曹某妄言,调外任。”

意思差不多,但分量轻了许多。别小看差别这几个字,对曹先锋来说,那就是外调之后能不能过舒坦日子的区别了。

张居正语文好,申论写的贼好,以至于副省级官员看了他的文章之后一顿夸,认为他将来可以“腰玉带”。

这样的人,玩个文字游戏救个人还不是六六的?

高拱缓了缓,发起了二次冲击—— “昔赵高矫杀李斯,而贻秦祸甚烈。”

啥意思?把冯保比作赵高,还隐隐影射张居正勾结内廷,这可就很激烈了。

张居正沉默了一会儿,阅读理解了解一下?

他慢条斯理的说“这不是把皇上比作秦二世嘛?”冯保也是个小机灵鬼儿,奏章悄悄扣下了,不让皇帝看见,还四处散播谣言“皇上很生气,说,怎么把我比作秦二世?”

恐吓,真的比打击更有效。

悬在鼻尖儿上的剑比打在身上的棍子更厉害。

上疏的那个言官已经买好了棺材了,高拱也难得消停了。

张居正成功唬住了他们,过了几日,看够了光景,便放出话来,“奏本不准备发下,没事儿了。”

第二波战役结束。

04 一战定乾坤

真正的战争在隆庆驾崩之后正式展开了。

隆庆遗诏:托孤于内阁辅臣,并司礼监。

皇帝走了,高拱哭得稀里哗啦,要知道,隆庆与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关系最好的一对君臣了,或者是生死之交。

想起往事,高拱不禁大放悲声“十岁的太子,如何治天下啊!”

而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临危托孤的遗诏中,竟然有司礼监协辅的字眼,将国事托于太监,自古未有也。

高拱是个直脾气,他一口咬定了冯保矫诏。

却未想过,区区一个冯保,如何能瞒天过海?

这诏,不仅是冯保矫的,更是李贵妃默许,甚至,可能本身就是隆庆的意志。

李贵妃需要一个可靠的援引,冯保要守住自己的富贵,张居正需要施展抱负的平台。

三人,一拍即合。

这是三人利益链条上找到的交汇点,而非信念的一致,但对于合作来说,足够了。

可高拱忠而近迂,嫉恶如仇。

忠君,忧国,孔孟,礼法。那是一字也不能改的真言,有人要逾越,那就从他身上踏过去吧。

他不懂审时度势,也不愿意忍气吞声。

也许有利益之争,也许有阵营之别,但说到底,他还是有那么一点骨气与血性。

而人与兽的差别,有时候,就是多了那么一点骨气与血性。

高拱此时,决心除掉冯保。

高拱检点自己的阵营,六部九卿,满庭门生,他很满意,扳倒一个小小宦官,又有何难?

弹劾冯保的奏折雪花般飞入朝堂,饶是冯保跟随隆庆数十年也被吓得发软。

黑云压城城欲摧。

冯保,吃不住劲儿了,连夜派人请教张居正。

张居正指点他“快去找两宫说清楚。”

冯保在张居正不厌其烦的教导下,终于明白了要领。

翌日,冯保紧急面奏小皇帝和贵妃皇后,将高拱的“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篡改为“十岁孩子如何做天子”。

三人闻之愕然。

冯保又添油加醋“高拱欺太子年幼,想要迎立与之交好的周王为天子,以图爵位!”

冯保还买通了两宫的太监宫女,。

两日后,。

你越怕什么,便越向你汇报什么,你越怕,就越信任我依靠我。

信小人,不信君子。——自卑而高位者的通病。

两天后,宫里传出旨意“诏内阁五府六部众至!”

高拱十分兴奋,终于有效果了,冯保要被除掉了!

紫袍玉带位极人臣的高阁老,此时还在即将成功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会极门前,无皇帝,无两宫,只一个太监奉旨而出。

“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

今大学士高拱揽权擅政,我母子日夕惧惊,现令高拱回原籍居住,不许停留。尔等大臣洗涤思想,忠心报主,如在有此等,典型处置,钦此——”

高拱听到最后,竟面如死灰,汗下如雨,伏地不能起。

紫袍玉带来,白首布衣出。

张居正当日便升为首辅,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江陵柄权”时期。

05 后记

看过的历史故事不少,单单挑出这个来写,是因为忆及当年曾思考过的一个问题。

我曾问:“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但为此会不得已做一些违心的事,甚至会涉及底线与原则,那么,他该不该做?”

如今看来,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卑鄙,可不可以成为成功的通行证?哪怕这个成功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福祉?”

如今也未有答案。

但我知道,张居正,大概也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

张居正的行为多为世人所诟病,而其成就与政绩又多为后世所怀念。

突然想到一句话: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管最后的选择是什么,你天人交战的每一分钟,都是值得尊敬的。



临公子

以笔为刀作剑客

心血为墨著文章

这一路上

谋学,谋生,谋爱

我都在你身旁









书临




公众号:shulinyunitongxing

微博号:要做一只快乐的土拨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