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游青城山记 林容生

游青城山记 林容生


游 青 城 山 记

文/ 林容生


这是我笫二次来到青城山,第一次大概是在一九八七年,距今已近二十年了。印象中青城山的草木比以前更加茂盛幽深,更加生机勃勃。当然,如果二十年前在山上种棵小树,现在也应该是枝繁叶茂了。说是印象,我想这也是事实。

    薄云遮住了太阳,把天空染成了灰白色的。山里有风吹过的时候,云里头时而透出一些光亮来,时而夹带着些许细细的雨丝飘落下来。四川十月的气温不冷不热,不湿不燥,这样的天气看山看水,应该是再好不过的了



● 后源记事之八  纸本水墨设色 136x68cm



青城山的风景以“幽”名扬天下。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这次写生活动的名号就叫“天境幽韵”。这四个字给了青城山,足见大家对青城山的充分肯定和客观评价。我们喜欢根据不同山水的自然景色带给我们不同的情境感受来概括山水的风格和意境,比如说峨嵋之“秀”、华岳之“险”、泰山之“壮”、黄山之“奇”等等。因为青城山密林翠碧,山水清幽,所以数百年来不断有喜欢练功修行的道家人士选中了这个地方寻仙布道,还有许多名士贤达为了远离俗尘来这里追求清淡平静的生活。

青城前山有许多洞府,像“朝阳洞”、“天师洞”、“上清宫”、“建福宫”之类的古人遗迹,今天依然香迥雾绕,许多人在这里寄托着今生今世超凡脱俗得道成仙的梦想。我不太明白的是,央视版《笑傲江湖》里的青城派怎么会是一群穿着草裙乱跳,玩着变脸乱叫的魑魅魍魉,那气质做派怎么也不像在青城山这样清幽和空灵的地方修炼过的。大概现在山里的红尘游客太多,修行的气场出了问题,所以功夫自然也就不那么地道了。


     幸好青城还有一个清静的后山。写生团在青城山第一天的行程安排是在罨画池做一个简短的开笔仪式,然后参观青城古街,第二天,大家就直往后山而去。
    后山的小路蜿蜒曲折,但坡度都不太大,走起路来不太累,再加上路旁满眼绿色,树木花草也秀出各种姿态,空气新鲜充满生命的气息,走出十来分钟,就可以身心入境的感觉。路边有精致的小草和五颜六色的落叶,一条小溪曲曲折折地流淌着,时而错落出高高低低的瀑布,时而又平铺开来聚成一池如镜的清泓。潺潺流水的声音也随着路的蜿蜒不紧不慢地高低起伏。走这样的山路,步伐和心绪的节奏可以随着景色的变化而变化,就像我们在听优美的音乐旋律时那样,确实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我喜欢爬山,因为除了可以锻炼身体之外,还会发现不同的山有不同的性格,身在其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所以每次和画家朋友一起出来看山水,通常我都是走在比较前面的那一个,这并不是因为我比其他人身手敏捷,而是我比较急于一个人先到达一段没有人踪之处,然后可以坐下来一边欣赏和体验山与水带来的平静和惬意,从容地享受自然时空,看树的姿态、听鸟的叫声,一边等着气喘嘘嘘的各位仁兄。



  ● 后源记事之十一
  纸本水墨设色   136x68cm


    青城山除了“幽”的意境,还有朴素谦和的性格。近处是绿色,远处是青色,没有花枝招展,一种素妆淡描的雅致。水流也是缓缓的,有落差但不做飞流直下的张扬。丘壑起伏浑然舒缓,没有奇峰怪石蛊惑人故弄玄虚。山不高,峰不峻,让你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功利野心。游青城,只能让你平心静气,安逸沉着。
    有几个画家朋友开始坐下来搭起画夹子对景写生。不过在这里,我宁可多走两个小时的山路,也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呆上一两个小时画一两张小画。我只是在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拿本子勾一些速写。我给自己找了不动毛笔的三个理由:其一,青城山这样的好地方二十年才来一次,我应该多走多看,每次外出旅行,我总是相信后面没有去过的地方比前面去过的地方还有更精彩的风光景色,所以我不怕多走路。其二,我如果背着一大堆画具爬山,我就会走得很累,那会影响我享受山水的乐趣,那肯定也会影响我画画的兴趣。搜集素材可以用照相机,我相信数码照相机就是给我们这样的人发明的,为什么不多多利用?其三,在家里画画,常常会充满欲望的期待和功利的追求,难得有这样可以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洗心静气,我又不是带学生出来上写生课,为什么还要搬弄笔墨?这一天,我画了三张速写,拍了一百三十七张照片。


   ● 游山怀古系列之二十一 纸本水墨设色   136x68cm


   下午的行程如同旅行团的安排:在泰安古镇吃午饭,在飞泉沟牌坊边上的树下喝茶,上缆车由索道至石笋岩,又爬了一段山路,然后再由索道返回。其中有一段颇为文雅的事件是有同行的画家回忆起数年前经过此地时见过镇上一人家中有一株百年老梅,很是好看,就引大家去了,果然园中有一株梅树姿态万千,只可惜不是开花的时候。不过大家还是人人轮流着与梅君子合了影,留着念想离去。
    以前外出旅行,总想着自己是一个画家,一路上非得费些心思研究什么师造化之类,现在觉得做一个普通的游客也很好,没有太多的负担,可以轻轻松松地游山玩水,只要能放松心情,就很值得。


● 后源记事之七 纸本水墨设色   136x68cm



● 后源记事之十  纸本水墨设色   136x68cm










林容生艺术简介

1958年7月生。福建福州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专职画家。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画导师工作室高研班导师。兼任福建省画院院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 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




微信ID:879922166

手机:186 1251 4681


长按二维码可加小编微信好友

为艺术家和各机构免费服务。与艺术圈好友共享海量艺术资源!

你只需要将作品和展览咨询投到我们的邮箱,我来帮你发!

原创投稿请附照片一张及简短个人简介一份。投稿邮箱:879922166@qq.com。文章选用后请作者主动加小编微信

特别声明:本公众平台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所有,编著收集整理,与大家共同分享,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立即修改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