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 > 独家专访 | 陈榕:区块链之于我,是“二十年磨一剑”

独家专访 | 陈榕:区块链之于我,是“二十年磨一剑”

陈榕,亦来云项目创始人,亦来云基金会理事长,上海科泰华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中科院计算所出国留学生。1984年出国学习。1987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取得硕士学位,此后五年继续在该校进行操作系统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研究。


1992年进入美国微软公司工作,先后参加过多媒体软件、操作系统、IE3、OLE自动化、OLE、COM+的开发工作。2000年回国创业,同济大学基础软件中心主任。2004年《程序员》杂志将陈榕评选为“影响中国软件开发的20人”的第一位。


前日,笔者有幸在清华大学 iCenter 见到了陈榕老师。在将近三个小时的访谈中,这位可以称得上是“师叔级”的清华计算机系前辈,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他的创业故事,讲述了他与微软公司,与区块链技术乃至“中本聪”之间带有神秘色彩的前缘今日。



 01  陈榕与区块链——“前日之师”


2000年离开美国微软公司,作为海外高端人才归国发展的陈榕不会想到,他在微软完成的最后一个项目会在17年之后产生多大的影响。


陈榕(左一)作为海外高端人才归国时,


1998年的冬天,陈榕所在的Windows操作系统研究小组开始构思设计名为.net的操作系统,2002年,.net系统架构完成。这之后,该系统被应用在微软2005年推出的Vista系统中,然而因为.net实际并不适合单机承载,Vista的性能屡遭诟病,市场给出的评价是“性能未能超过XP系统”而不予认可。2007年,Vista宣告失败,.net系统的研发工作也随之停止。

 

时间来到2012年,陈榕的团队启动了“工业物联网”项目。工业物联网的核心是”网络操作系统”,而这个概念的母体,正是十年前匆匆谢幕的.net。

 

最初的互联网就是被设计成“去中心化”的,只需要购买服务器就可以并网,但因为互联网上使用的身份信息(ID)实际是IP地址,非常容易受到篡改或伪造,所以在互联网上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份验证非常困难。随着互联网的节点不断增加,病毒与网络攻击也层出不穷,这些隐患无时不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网络信息安全。

 

以高铁、国家电网这样的国有大型基础设施为例,虽有物理隔离,但也会应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比如网络协议、网站、路由器等,这其中涉及到的网络信息安全就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生命攸关。即便高铁和国家电网能够通过其中控系统发出统一ID,中心化的认证管理方式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

 

互联网设定中的这种漏洞,直到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似乎也没有被修补的可能。“然而,当我遇到区块链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一切将会大不同。”陈榕说。

 

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生成身份信息,由于是遵循数学原理、完全由计算机代码构成,通过去中心化系统对外发布,该身份信息将具有绝对唯一且极难被篡改的特质。持有这种ID再去互联网冲浪,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几乎可以降到最低。

 

这种设想与十年之前的.net的思路简直如出一辙。



 02  陈榕与亦来云——“今日之志”


现在,陈榕与他的亦来云项目要把这个设想变成事实。

 

互联网本身并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公司,也就具备了去中心化的特性。亦来云以现有的互联网为基础,在此之上架构一层新的网络操作系统,并利用区块链技术发出具有公信力的ID,从而能够构建一个可靠互信的网络生态系统。当然,该系统也将具备传统互联网的所有功能。由此可见,亦来云的核心是互联网项目,并不是单纯的区块链项目。陈榕给亦来云的定义是“Blockchain Powered Internet”,意为“区块链驱动的互联网”,也是非常贴切了。

 

亦来云试图构建的生态系统可看作是一个“智能经济圈”,需要亦来币(ELA)来支持其中的经济流动。那么亦来币的公信力从何而来呢?陈榕说,亦来云在与比特大陆合作,进行联合挖矿,大约每挖一个比特币能同时挖到5个ELA,在保证强大算力的同时保障了代币系统的安全性。


如果真如陈榕所言,那么在亦来云这个智能经济圈里,以具有公信力的ID系统和代币系统为基础,实现数字资产确权可谓俯首可得。以此为据,行业内外共同瞩目的智能经济环境下数字作品发行领域日益凸显的版权问题,其解决也指日可待。



 03  陈榕与“中本聪”和朋友们


对于陈榕和亦来云来说,微软.net系统的开发经验可以说是无比珍贵的教材。而对于陈榕本人来说,微软也似乎是在冥冥之中不断串起了他与区块链、比特币甚至"中本聪"的缘分。

 

众所周知,比特币的发明者是以“中本聪”为代号的神秘人。在外界对于中本聪的种种猜测中,有不少声音认为中本聪是美国微软的小组成员。对这种猜测的考据,似乎能够从在微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陈榕这里窥见一斑。

 

陈榕是北京人,讲到他在北京的友人,其中一位好友的孩子是叫“戴维(音)”的男生,可以称得上是“计算机天才”,高中就进入了微软公司工作,恰恰是供职于微软的数字货币部门。笔者禁不住联想,陈榕与中本聪比特币论文序章第一篇的作者“WEI DAI”也许是相识的,只不过他本人可能并没有在意过这个有趣的细节。

 

在中本聪那篇著名的比特币论文的序章中,“戴维”和另外两个数字货币小组的成员为论文背景做了介绍。中本聪本人也在论文中提到,“戴维”是他对比特币构想的启发者之一。陈榕认识的这个“戴维”在中国出生,后来出国,全家也都移民到了美国,陈榕再回北京,与老友已经断了联系,友人的儿子”戴维”究竟是不是“WEI DAI”也无法证实。

 

不过,陈榕与中本聪的“缘分”并没有到此结束,事实上,陈榕当时在美国微软工作时,所在的IE浏览器小组中,就有一个名字叫SATOSHI(聪)的日本人,只不过,这位日本架构师本姓并不是NAKAMOTO(中本)。陈榕因为工作关系与他也有不少交集,但由于发明比特币的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确实一直非常低调且保持神秘,这位昔日的同事是否就是化名的“数字货币上帝”本人,陈榕也不得而知。

 

陈榕与区块链有着复杂的前缘今日,但他仍自嘲是区块链新手,说自己甚至不懂挖矿。他说,能在区块链领域迈开脚步,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像亦来云项目能发展到现在,很大程度要感谢对区块链更加熟识的韩锋。亦来云代币目前能够与比特大陆这样的大企业联合挖矿,离不开其老板、业内重量级人物,友人吴忌寒的信任与支持。此外,小蚁创始人达鸿飞曾是亦来云项目的天使投资人,目前也是亦来云项目的独立董事,又因为小蚁的智能合约使用的是微软的系统,亦来云与小蚁这两者开展技术合作也就水到渠成。

 

二十年前的.net,不管在社会理念还是应用场景上来看,在当时都是太过超前的概念和技术,就好比是梵高生前的画作,它们的存在超越了时代的理解,不得已只能被雪藏。所幸的是,时间会证明一切。如同《向日葵》那般,在跨过岁月后熠熠生辉,现如今的陈榕与区块链相遇了,他所拥有的技术经验和工作背景,借助亦来云项目平台,足以使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真正落地,并且发挥出其应有的、足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能量。

 

“二十年磨一剑”,陈榕的这把宝剑出鞘之日,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更多阅读:


专栏 | 戏说比特币之笑傲江湖

独家专访 | 韩锋:扬帆区块链,启航量子财富新大陆

独家专访 | "比特币"热文作者 杨望


央行参事:叫停ICO并非"一刀切",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应该分开看

:中国在国外论坛上被齐声怒骂,但这件事真是大快人心!

权威发布 | 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北京开展ICO项目清退工作,并对账户资金进行监控

国家互金专委会正式公布《合规区块链指引》


:鼓励开展基于区块链的试点应用

国内快讯 | 我国首个区块链ICO规范机制亮相

ICO已死,但区块链技术才刚刚开始

区块链技术将从七个方面影响中小企业

中国使用区块链发行电子发票和征税


预定10月公布新应用

世界经济论坛:区块链将引领价值互联网时代到来

继中国之后,,拟严惩ICO融资

越南总理批准比特币支付在越南合法化



责任编辑:Judith

版权声明:本文属币源社区特约作者原创文章,原作者保留相关权利;如未经允许以任何形式转载均属侵权,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观点不代表币源社区立场

商务合作:business@coingogo.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