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 > 我读|跟钱穆大师读国史

我读|跟钱穆大师读国史

              宁读经典一本,不读庸常三千

             

                                               


《国史大纲》

作者:钱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0年)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抗战时期的巨著,起源于教授西南联大的历史课堂讲义,于昆明宜良山中闭关完成。由于时局动荡,所有人朝不保夕,《国史大纲》也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快速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避免成为炮灰,从而轰动一时,洛阳纸贵。这在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中详细说到过。


由于文人相轻的缘故,《国史大纲》问世后也曾被同行讽刺为“从不看钱穆的书”,但是如今依然名满天下的《国史大纲》任何时候都是史学界的泰山北斗。“知我罪我,归之读者”,这句话是对于任何一件传世之作生命力的诠释。因此,作为这几万万之一的读者,我也有点滴之权写下这篇感想,以与同好者共勉。



虽接近于古文,但还是那句话,钱穆先生的文字无丝毫艰涩之感,行文流畅,论证有力,意旨清晰精彩,这也是普通读者可以读完的根本原因。


但此书又不适合碎片化阅读,并非随便翻翻可领其要略,每次如无一小时以上的投入很难保证获得阅读的享受感,但如坚持到连续三小时以上,又容易觉得疲倦。究其原因,国学底子不够带来些阅读困难也算正常,在我就有20%-30%的古文史料难以读懂,但阅读的意义却正是在此,读一些超过自己理解水平20%-30%的作品是最适宜的状态,再多则难度太大失了兴味,再少则又纯是消遣无长久之进益——人是需要进益的复杂性动物。


印刷正文分为大中小三号字体,大字为纲领性论断,几乎是一种严谨的白话文,易懂。中字辅以论点论据,也基本可懂。小字多为古文史料,以及一些论证结论,需要稍厚一点的古文功底,因人而异。如果要仅读“纲领“,也可以忽略小字,则可得全书一气呵成,绝无读不懂之忧。


历史的写法


读了《国史大纲》发现,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这样教。


就从前文所说的大中小三号字体来看,就可知大师治史,最看重什么。首先要了解的是一种历史的纲领和精神,中国史的整个演变逻辑,以及背后的动因。其次是帮助理解这种纲领和精神的历史脉络叙述,包括引证,例证,推断的思路和依据。最后才是所谓的史料,年代与各种古文载。当然与我们习惯的“编年历史背诵法“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仅是西南联大本科生的教学素材。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提到,他不会给读者灌输精确的历史发生年份,因为这并无意义,只要读者能大致了解历史的发生阶段,从而理解前因后果,这就达到了目的。可见大师的见解是相通的。


《国史大纲》的引论中提到过这种纲领式的历史写法。顺便提一句,其引论一篇,已构成名垂千古的大作了,即使不读《国史大纲》正文,多读几遍引论也是很有好处的,而读完正文应再读引论,又有不一样的感受。怎奈业余读者毕竟不治古文古史,不能做到像专业人士那样一遍又一遍地吸收大作的精神,失却了教养的机会。


所谓纲领式的历史写法,是为勾勒历史的精神所在,不得不去掉了很多的史实,以符合“一个网球运动员的一生”或者“一个音乐家的一生”,这是一个有趣的比喻,但很切中痛点。比如我们读历史演义,经常感到故事性很强而精神性不足,几年前读《前汉演义》,人物庞杂故事曲折,未免有些昏头昏脑,前读后忘。犹记幼时读《三国演义》,好不容易记住一个刚出场人物的名字,很快就已经“只一合,斩于马下”,不能得其历史精髓。


《国史大纲》的做法其实就是把次要的,无益的,偶发的历史事件和庞杂的史料信息都过滤掉,把最重要的那部分以中华民族史发展为轴线呈现出来。所以读来的感觉,不是一种浩瀚无边沉浮史海之感,而是一种沿着历史航道乘风破浪遨游向前之感。


      

为什么要读史?


经常发现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是来自于金庸小说,或者说,正因为金庸小说,而使我对于某些特定阶段的历史有着特殊的兴趣。比如吴越争霸是《越女剑》的背景,宋辽对峙是《天龙八部》的背景,宋金对峙是《射雕英雄传》的背景,,清初文字狱是《鹿鼎记》的背景,还有《笑傲江湖》虽然没有历史背景,却比任何一部作品更有时代影射意义。


但是历史毕竟不能只从小说中去读,小说传递出来的是碎片化的历史观念,金庸写的康熙再好也是小说人物,千钧之重的“永不加赋”四字,曾让读者心潮澎湃,但依然无法敌过《国史大纲》中平淡的一句:清代统治中国的传统政策,一面钳制士大夫,而一面则讨好民众。这实实在在也是《鹿鼎记》所不知不觉流露出的蛛丝马迹,只是作者美化康熙的意图是如此明显,几乎寄托了自己平天下的未酬之志。


读历史就是在解读我们的今天。房龙一直强调,如果你不能理解历史,那么同样也无法理解今日的世界。,题目是“历来帝王,不喜太子”,有了历史做铺垫,再看现实才会有不一样的视角。我们老祖宗一直提倡,以史为鉴,可以知新替。对此,捣蛋的房龙从不客气地说: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来也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一直觉得《人类的故事》写得最好的篇章是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它把我们对于中世纪的刻板印象给颠覆了,同样,《国史大纲》也从多方面颠覆了我们对于中国史的那些刻板印象,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废黜百家。接下来,请允许我择出喜欢的那些观点,讲一些零碎的体会。



国史那些事


秦政府历二世仅十五年即亡,一个如此短暂,,我们对他的评价如仍然停留在专制,,不得不说是浅薄无知。,废封建,行郡县,收兵器,筑金人,其背后实有一个高远的理想。


,以军功封王造就变相的封建,似乎是吸取了秦政过于激进和理想主义的弊端。理想主义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有严重的问题,但是持理想主义者通常为一片赤诚之心,不免两败俱伤。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渐渐培养了一个与王室分离的独立政府,士大夫门第从此崛起,读书人不再是旁门杂流被秦始皇所坑之儒,,开创文治精神,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是一个令人好生神往的年代。


,虽然舞台上的他是白鼻子小丑,史料上的他是乱臣贼子,但作为一代名儒,王莽的上台实抱有革新社会的强烈愿望。更令人赞叹的观点是,王莽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失败,是中国史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大失败,,渐变为帝王万世一统的思想,,亦绝少注意到一般平民的生活。


曹魏与司马家则是半斤八两,,心态就扭曲,。魏晋南北朝是个精神上极度分裂的时期,,士族门第通过退而清淡保存自己,甚至与王室对抗,毫无建树,要说贡献,总算保留了中华文化的一息文脉。反倒是北方鲜卑拓跋氏入主中原,励精图治,。


唐制即是隋制,从人口看来唐代直到开元盛世也未达隋代的繁荣,但是隋历二世三十五年而亡,极似西汉前的秦朝。可见制度先进不是一切,要看制度能否体现社会发展阶段的精神,隋政府秦政府都是不作不死的两个典型,当然还在于帝王精神与社会精神的脱节。


唐代重文轻儒,造就了晚唐浮薄的文风,但其文学确已达历史的最高点。宋代重儒轻文,真正入流的是严谨的学术文化,所以表面上给人束缚之感,不似唐代吟诗作对的自由奔放——可想象下上官宛儿裁判一群老朽的故作诗情。但唐代士人常是不得志,名气和地位成反比,宋人则不同,,宋政府是读书人的福音。可惜的是宋政府面临的外患都太强,杯酒释兵权的结果是过早地造就了一个军事上孱弱的政府。


到宋代,士族门第已基本消亡,士大夫多出身于平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用钱穆的话说,普通人家,家庭温饱,即从师问学,而一登仕宦,则束身礼仪之中,厚积为富,其势不长,然亦非有世袭之贵人也。相对于西方社会历世不败的豪门贵族,中国的封建势力只在一些变相的条件下滋长,最了不起的魏晋南北朝衣冠门第,到唐代就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此时士大夫精神达到他的理想最高点,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教精神,上升到了宗教哲学的地位,一直影响到晚明时期。其后的清廷实讨厌这种精神,认为士人以天下为己任,那要皇帝干嘛?宰相如掌权,皇帝岂不下岗?作为帝王,能和读书人吃这种干醋,难怪钱穆将清政府定义为狭义的部族统治,将洪武废相后的五百年历史定义为君主专制。


而之前,则是帝王象征着相对稳定的国家精神,故世袭之,宰相为政府实际管理人,故不能世袭,王室与政府相对分离,,但帝王并不是个为所欲为的自由人,如东汉,还得多方倚仗宦官与外戚。我们的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帝王,实过得不快活。



《国史大纲》写的不是史实,而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演变,这是它最好看的地方。我们看到,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很多成功与失败,都很难评价,因为历史无法重演,但写史的人有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也因此构成了各家史学名著的独特性。


一代大师已经远去,士族精神也断然绝矣,钱穆曾描写幼时读书的情状:早起读经,午后读诗,晚间读史。四千年的悠悠文明好像都被收于了这幅古老的画卷。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欢迎关注弦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