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 > 艺说| 电视剧《甄嬛传》英语版为何在美遭冷遇?

艺说| 电视剧《甄嬛传》英语版为何在美遭冷遇?


微信ID:中国文艺网(china-wyw)


为什么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斯瓦希里语译制版本在坦桑尼亚热播,备受追捧,而电视剧《甄嬛传》英语版却在美国Netflix遭到冷遇?


译制水平是中国影视剧海外传播的关键


美版《甄嬛传》海报

中国影视剧的海外传播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在“”国家战略的部署下,中国优质影视剧的海外传播早已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中国故事”正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中国影视剧的海外传播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提升影视剧译制的水平成为了推动中国影视剧“走出去”的关键所在。


影视剧译制要考虑文化的“可接受性”

 以影视剧译制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中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必须从文化的“可接受性”上考虑叙事内容的创制,打破因为意识形态、宗教、族群、语言、情感等因素所产生的文化隔阂。同时形成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深入了解自身文化并广泛认识其他文化的前提下,明确自身地位,构建多种文化共存、和谐发展的局面。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包含的“温、良、恭、俭、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这些传统价值理念符合人类共同情感的诉求,应该融合到中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创作中去,增强叙事内容的“接受性”。以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例,这部电视剧是中国国家“中国优秀电视剧走进东非”项目的开局之作,2011年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TBC1播出。它也是第一部翻译成非洲本土语言并在非洲国家的国家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电视剧。该剧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坦桑尼亚观众的观剧热潮,该剧的成功传播来自于“家庭伦理”这一题材在文化上的共通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选择《媳妇的美好时代》作为第一部斯瓦希里语译制的电视剧的主要原因,是此前坦桑尼亚国家电台曾经播出题材类似的电视剧《婆婆》。坦桑尼亚和中国一样也是具有“大家庭”观念的国家,往往是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虽然中坦两国有文化上的差异,但婆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共通性,婚姻与家庭的主题,使得讲述当代普通人家庭生活题材的这一类剧集在坦桑尼亚具备了深厚的受众基础,能够引起广泛共鸣。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副台长乔·卢加拉巴姆表示,很多坦桑尼亚观众看了《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非常羡慕现在中国人的生活状态。这一类在非洲热播的家庭生活剧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真实的生活风貌和变化中的中国社会,特别是新旧观念的碰撞、交织和融合,对于非洲观众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是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直观的途径。


较之东方文化间的亲缘性,中国文化对于西方电视观众具有很大的陌生性。异域文化的吸引力来自神秘感和想象性空间,因此,中国电视剧必须充分理解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注意有选择性地制作和传播。例如,《甄嬛传》精简版在北美Netflix首播,被视为中国文化进军海外市场的一个里程碑备而受瞩目,该剧在日本和韩国电视台播出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在北美却遭遇冷遇。究其原因,还是文化差异造成的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欧美人对于“宫斗”和“夺嫡”的矛盾核心完全不能理解,因此也就不能理解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物心理和情节的复杂性。可见,在构建异质性和陌生化的“故事”方面,还是要针对受众的不同合理选择内容题材。


 用国际化的表达讲述“中国故事”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观、电视剧制作模式以及制作水平等的较大差异,电视剧的叙事方式也有所不同。以中美影视制作来说,叙事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叙事结构上,美剧多采用多主角设置结构,而中国电视剧往往以“一人一事”的叙事结构为主;同时,美剧一般会设定人物“视角”,以某人为叙述视点,而中国电视剧一般采用“全知视点”;在时空表现上,美剧的时间线多重且交叉,而中国电视剧往往采用线性叙事。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以国际化的表达惯例来构建叙事。


传播到美国的电视剧《甄嬛传》从原版的76集,每集45分钟,被剪成了6集,原版中在前半部占据了最重头戏份的“斗华妃”用了不到3集,沈眉庄、安陵容在40分钟内相继毙命,甄嬛扳倒皇后只用了1集。该版仅配有英文字幕,没有英语配音。美版在每一集的开头和结尾都采取甄嬛在晚年回忆的方式进行铺陈,暗示接下来的情节,概括主要情节。郑晓龙表示,把《甄嬛传》剪成这番面貌是为了照顾美国观众的理解能力。“我们更强调故事的紧凑,把最激烈、情节最突出、戏剧性最强的部分剪到里面。把那些有很多弯弯绕的、斗心计的内容剪掉,因为我们担心美国观众看不懂,同时我们还强调了情感戏。”精简版的设置在考虑国际化叙事形式上有自觉意识,但艺术表现平平。精简版丢失的是一些有趣的情节设置及停顿,这是中国叙事艺术的精华。


影视剧译制需要“有效的”传播

译制语言的本土化是影视剧海外传播成功的关键。译制语言的本土化不仅有利于消除听觉障碍、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果,由于海外观众都不习惯观看字幕,因此原汁原味的本土化配音能更好地获得民众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中国电视剧成功进入非洲市场便是归功于本土化译制制作的精良。如《北京爱情故事》是第一部使用西非地区主要语言豪萨语进行配音译制的中国电视连续剧,为了配音语言的原汁原味,《北京爱情故事》专程从尼日利亚甄选出适合剧中角色的演员到北京进行配音。在录制的过程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影视译制中心还专门配备了语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这也成为中国影视译制走进非洲、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法宝。


而《甄嬛传》的英文翻译过于直译,本来清朝的宫廷等级繁复,如尊位等级、称谓、问候语甚至同一个人有多个名字和头衔,要观众能够迅速理解需要极其精细的转译过程,但是短短6集的剪辑版完全呈现不了这种文化上的细节。比如:龙凤胎被译成“一对好运的龙和凤”,著名的“一丈红”成了“罪孽深重的红”。这些暂且能忍,但把“惊鸿舞”翻译成“飞翔的野鹅”就未免画面感太强,顿时美感全无。人物的称谓上,“叶答应”叫leaf agree,“安常在”叫safety always here,未免过于直译,而且这背后的确需要对中国传统宫廷文化妃嫔分位知识有所掌握;逐字逐句的翻译可以体现异国情调,这些翻译是相当称职,并没有错,但是却很难摆脱字句的束缚,捕捉到语言的精华。


同时,影视译制剧“走出去”还需要明确的目标定位,根据目标人群选择相应的传播内容和策略。如中国与日本有文化同源性,因此像《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改编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是大受日本观众欢迎并喜爱的,这类历史剧需要受众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在儒家文化圈能够风靡,却很难进入欧美文化圈;而在欧美海外市场受欢迎的一直是武侠功夫类型,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些功夫巨星成为了中国武侠文化的标志。但是对于受众心理也需要进一步定位和区分,并不是一味展示古典中国就能赢得海外市场,在国内大获成功的古装历史剧在亚洲和欧美市场传播效果的差异就可见一斑。


此外,利用新媒体平台,尝试传播关系的重构,实现传播的双向性互动,对中国影视剧译制跨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受众之间在网络社区展开讨论,为影片评分;字幕组对影片的推送,弹幕对于讨论的聚集效应,都是影视剧传播的重要手段。鉴于《甄嬛传》在北美的冷遇,国产电视剧《琅琊榜》在对外传播之前,就已在美国知名字幕组网站My Drama List和Viki上借助口碑营销实现了传播,在北美最大的亚洲电视剧网站viki.com上,有近5000粉丝追看该剧。在受众的互动讨论中,出现了对《琅琊榜》一边倒的好评,这在国产电视剧中是非常少见的。

中国文艺网

中国文联主管主办国家级文艺网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