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 > 成扬 人生就是一场笑傲江湖

成扬 人生就是一场笑傲江湖

二 七 三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成扬

生活是良药


人 物 介 绍


成扬,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上海曙光医院肝硬化科主任医师。兼任曙光医院肝病分院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和肝癌癌前病变。





采访笔记


"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他的手机铃声是这首歌,他说,在惯看秋月春风之后,人生就是一场笑傲江湖。


曙光医院肝病分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成扬。擅长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和肝癌癌前病变等。


采访在门诊时断断续续进行,他太忙,又太有耐心,在努力改变病人生活方式上苦口婆心,"尽量不抽或者少抽烟,股票套住想开点,多走路啊,一天走一万步。"


他是典型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师承肝病大师邬祥惠教授,在用药上少且轻灵,直击要害,且擅用经方,擅用黄芪、丹参、鳖甲等治肝病,"老师对生死是豁达的,七十九岁还在看门诊,在生命最后时刻,病人的短信还每则必回,追悼会那天,灵前奏的不是哀乐,是老师生前最爱的评弹。"他说,老师的风骨,已深入骨髓。


他留过洋,在法国接触世界最前沿的肝病治疗方案,"节假日会与一群法国医生度假,一路上,他们吹长笛,唱歌,看山坡上的羊群,白云一片片从头顶掠过"


他援过疆,在喀什帮助当地医院学科建设,"当地人很纯朴,治了病,非得捧着哈密瓜,提着馕来谢你。"


回望当初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他说,对从医的理解深刻了,"在医术之外,还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当前的科学水平,医生更多时候只是生命的守望者"






1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在成扬的记忆里,记不清是自己选择肝病还是肝病选择自己,行医以来经历过很多选择,每一步,都选对了。成扬出生自一个传统家庭,也出生在中国肝病爆发的年代,"九十年代乙肝疫苗才开始在我国普及,在疫苗高度普及之前,中国对肝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刚刚起步。"成扬说自己很巧,就在这个研究的最前沿,也有最好的老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扬考入南京铁道医学院,随后进入上海医科大学硕博连读,师承肝病大师邬祥惠教授,开始进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领域。邬祥惠教授是华山医院的终身教授,国内著名的肝病专家,当时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辑。


从老师身上,成扬学到很多终身受益为人为医的见识。成扬说,邬教授从来没有架子,对病人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很少看见有这么专注于自己病人的医生。每次出差开完学术会回来,总是第一件事先进病房,了解自己离开时的安排怎么样,病人怎么样,病情怎么样。认识邬祥惠教授这么多年来,成扬从未见过教授准时在下班时间离开医院,门诊、病房、教学和科研沉浸于其中。


邬祥惠教授因病于今年去世时,成扬经历了一段比较伤痛的日子。"邬教授的字写的很好,每个病人都是自己手写,对每一味药的修改都写得清清楚楚。"成扬说,"邬教授看门诊到79岁,病重之前还挂记每个病人发来的短信,我去探望时他不忘告诉我,跟患者多交流能让他们少走弯路,这样他就安心了。"追悼会上播放的评弹,是邬祥惠教授生前所爱,仿佛对世人讲述一位医学大师无愧的内心。


"教授常说,中国是肝病大国。"进入肝病领域的成扬对这句话的理解,随着邬教授的言传身教,越发深刻。肝病医生所面对的是不同时代的人所患的不同类型的疾病。成扬说:"以前看的病人都是肝炎、肝硬化为主,渐渐的生活方式改变,时代变化,这些年明显有大量病人因患脂肪肝前来就医,并且年龄层次逐年年轻化。"成扬眼中,应对不同时代病患变化,始终秉承治病救人的心态,就是肝病医生所承担的时代责任。


多年的行医路上,成扬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2
游子意


成扬有着异常丰富的个人经历。两年留洋、两年援疆的工作经历,让成扬有对中西医结合独到的见解,也有一种中年男人独有的成熟老道。


2001年,成扬前往法国里尔法律与医疗卫生第二大学进行研习,学习肝病最前沿理论。中国的医生往往以论文的发表速度来看待科研的效率,在国内的医学科研领域看来,外国医学总是处于慢速发展的阶段。成扬在留洋之后彻底推翻了这种心态。"在尖端医学研究领域,总是保持着每年一两篇的研究数量,关键在于从未停止,这样的滚雪球的效应是很惊人的。外国的医学领域进步是不断的超越。而国内短时间内的大量文章发表并不能做到持续发展。"成扬感到自己在留洋时期,最大的获益就是学会将潮流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中西结合的思想影响自己很深,也造就了自己对中西结合领域的独特认知。


法国留学的期间,成扬一门心思学习医术。在慢节奏的生活里,追求快节奏的医学研究。阅读海量先进文献的同时,成扬越发清醒认知到,中西医结合领域将会有所发扬。尽快学成归国的游子心也逐渐显露。


"在法国留学期间,放弃了很多出去游玩的机会。我没有什么才艺,跟法国的医生多才多艺相比显得很沉闷。"成扬说自己的留洋生活,其实并没有外人看的那么充满玩乐。人文丰富的法国,成扬没有太多的领略,他的眼里只有中外肝病医学的差距。


3
医者心


回国之后成扬选择回到上海,他已经习惯上海的生活。这样的状况持续到2010年,那时成扬已经是主任医师,他成为上海市第七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名,援助新疆喀什。


"作为第一批援助喀什的医生,整个团队都是没有多大把握的。"面对很多未知和挑战,成扬作为喀什医疗援助的开荒者来到南疆。


在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成扬感到这里的科室建设不健全,很多援疆的医生都是各自科室有所建树的医生,但是却不得不去面对大内科的状况,看一些自己所不擅长的领域。在这样的前提下,成扬通过不懈努力建立消化内科,从科室的建设源头上改变当地的医疗水平。


"我很开心,有很多新疆的病人在痊愈之后,会给我抱来一个西瓜作为感谢,还有的病人会留下一个馕给我。还有的同事前往病人家中随访的时候,当地人拿出家里所有的食物来招待。"在新疆,朴实的医患关系带给很多的感触。


在南疆的生活,气候干燥,时差变化。胡杨林的生活虽然神往,但是让成扬很不适应。晚上10点钟的时候太阳还没有落山,虽然医生们集体居住,但是往往感受到的是孤独感。"感到孤独,最大的支撑就是病人的信任,我总是喜欢病人的笑脸,那里面包含的情感,是每一个医生最好鼓励。"医者心是成扬在喀什的日子里不断洗刷和感悟的真谛。


4
一声笑一味药


很多病人对他很信任,在关照病情的同时,成扬也会关照很多生活方面的的问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研究不是开药就结束的,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中西医结合有很多的要求。"在成扬的医疗工作中,生活方式第一,运动第二,药物第三。


讲到用药习惯,对比成扬和其他的医师,带有强烈的中西结合的色彩。一般药味少,20味以内。以经方为主,尊崇古法结合带有自己研究成果的微调。"我的组方用药来自于中西结合的科研,比方说丹参。这味药以前我们只知道是活血的药性,但是中西结合的研究发现,丹参酚酸A和丹参酚酸B是两种抗纤维化奇效的物质,所以用于肝硬化的病人是合乎现代医学的理论。"在很多味药的采用方面,成扬有着自己独到眼光。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对比,脂肪肝的发病率在所有肝病的患者中的比例越来越高。2014年香港肝病中有40%是脂肪肝,这个数字在上海是35%。越是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的城市,脂肪肝的发病率成爆发式的增长。"75%左右的脂肪肝都是单纯性脂肪肝。这与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一般不给这些病人开药,因为药物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生活不改变,脂肪肝还会回来。"


在成扬的工作经验里,肝病的控制和预防是跟药物无关的工作。碳酸饮料的饮用,快餐垃圾食品的引入中国,这些都是肝病的始作俑者。现在的年轻人熬夜打游戏,白领升职压力大。这些对肝威胁巨大的现象在社会上广为流行。


"我劝诫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增加有氧运动,不要依赖药物。"成扬在这样安抚患者的同时揣着对流行肝病现状的危机感。"我关注中医对于气血阴阳的调理,通过疏肝理气、健脾化湿、调整阴阳等方法,这样的方式配合积极的生活和运动,是最有效的预防肝病的方式。"成扬说希望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少,而不是像行政指标一样年年递增。


成扬觉得自己有时间一定要去旅行,看看自己这些年错过的精彩世界。虽然自己错过了精彩,但是成扬有自己事业的乐趣。同事都知道成扬关心病人的心理状态,说成扬就是一声笑闯天下、豁达开朗的医生。成扬说自己就是一味药,给病人带去乐观和希望,药到,病除。






口述实录


唐晔

在援疆的工作中,让你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成扬

有一位病人到我门诊就诊的时候,查体发现他巩膜高度黄染、消化道症状严重,可能是一个重症肝炎,上海医生援疆之前,这样的重症患者都需要要转院到乌鲁木齐的大医院,由于长途转院时间长而且风险大。于是我没有把该病人转去乌鲁木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这个患者进行了治疗,很快把这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我对我们援疆医生的能力和责任心感到自豪。后来这位病人送了一面锦旗给我,上面写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天我过得很踏实。援疆以来从未有过的踏实。
唐晔

对南疆地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成扬

我喜欢那里的沙漠、雪山、胡杨林。在我的心里喀什是很美的地方。我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那里的人民的生活发生少许改变,生活更幸福。
唐晔

做一名医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成扬

最开心的就是解决了病人病症之后,收获了快乐。希波克拉底誓言在行医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不同的理解。我以前当只当它是医学,但是现在的理解是一门人文的学科。医者对病人的关怀和指导,对人性的理解,对心里的疏通,这些是纯粹医学所不能达到的领域。
现在治愈的方式有很多,我是更愿意追求,让我的病人有一个幸福生活。
唐晔

为什么选择《沧海一声笑》作为自己的手机铃声?
成扬

年轻的时候不是很喜欢这首歌,后来经历多了,开始慢慢明白这首歌的意思。那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独有的一种情怀。改革开放我进入大学。那时的生活是充满机遇的。努力了就是努力了,我不会去考虑自己收获了什么,人生的一些真谛,好像就是在那一声笑之后的敢作敢为。努力了总会有收获,我坚信这一点。差别不过是收获大收获小,收获早收获晚。但是这一声笑,就是我的努力行医做人的写照。
唐晔

从医这么多年,不如意的是什么方面?
成扬

我个人来说,对于目前大环境对医生职业的影响有一些失望。现在病人对医生的期望往往是过高。医患关系确实不如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愉快,在城市里,医患关系也不如喀什那些地方淳朴。这样的状况是医患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现在的医生,更多的是成为病人的"守望者",给予病人安抚和指引。
唐晔

在你心里,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
成扬

以病人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这就是好医生。



采访/唐晔  编辑/武寒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