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 > 为什么说《笑傲江湖》是金庸最好的小说?

为什么说《笑傲江湖》是金庸最好的小说?

点击上面蓝字 编剧文艺 ▲ 关注






个人认为,仅从技术角度而言,《笑傲江湖》在金氏长篇(指金庸三联版四册及四册以上篇幅的作品,具体包括《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六部)中再无作品能出其右;“独孤九剑”以无招胜有招,《笑傲江湖》却法度严谨,招式精纯,堪称武侠小说的教科书



一  开篇



《笑》的开篇是小说中最经典的配角开篇法,由配角引出故事的背景、线索,借他人之口来叙说主角,先声夺人,往往尚未登台就赢得满堂彩声。《笑》由林平之开场,一开始就引出在全书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辟邪剑法”,之后引出五岳剑派,再之后便以仪琳视角过渡到令狐冲,干净利落。相比之下,《倚天屠龙记》的开头则显得有些拖泥带水,由郭襄到张君宝再到俞岱岩再到张翠山殷素素谢逊终于三四代人过去了一册书快完了我们的主角张无忌才正式登场,这与其说是一部小说的开头不如说是另一部小说的尾巴,作为系列来说也许无可厚非,但作为独立的小说而言未免不够干脆。


而且,比起同样是配角开局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不算在内,它算是有两个开头)来说,令狐冲的出场比起郭靖杨过可要精彩得多:我们在他登台前就已经两次听别人(一次是劳德诺,一次是仪琳)叙说过他的光辉事迹了。而这两次叙说的故事,一次是找我们早就在林平之视角下看不惯的青城派的麻烦,一次则是斗智斗勇、侠义救人,而且也正是有了第一个故事的因,才会有第二个故事里青城派欲杀令狐冲,导致他生死不明的果;又是有了第二个故事的因,才有曲洋救令狐冲,之后又托付他《笑傲江湖》曲谱的果,这样,两个”过去“的故事和小说的”现时"——也即刘正风金盆洗手——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丝丝入扣,除了令狐冲,金氏小说中再无一人有如此“大动干戈”的出场了。



二  打脸



人物形象的前后反差一直是小说情节张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出场时越是英雄年少,到后面越是被虐到爆;出场时越是翩翩君子,到后面越是下流无耻。我把这称为打脸原则。《笑傲江湖》开篇将打脸原则贯彻得相当彻底。我们先来看看林平之的出场。

福建省福州府西门大街,青石板路笔直地伸展出去,直通西门。一座建构宏伟的宅第之前,左右两座石坛中各竖一根两丈来高的旗杆,杆顶飘扬青旗。右首旗上黄色丝线绣着一头张牙舞爪、神态威猛的雄狮,旗子随风招展,显得雄狮更加威武灵动。雄狮头顶有一对黑丝线绣的蝙蝠展翅飞翔。左首旗上绣着“福威镖局”四个黑字,银钩铁划,刚劲非凡。

大宅朱漆大门,门上茶杯大小的铜钉闪闪发光,门顶匾额写着“福威镖局”四个金漆大字,下面横书“总号”两个小字。进门处两排长凳,分坐着八名劲装结束的汉子,个个腰板笔挺,显出一股英悍之气。

突然间后院马蹄声响,那八名汉子一齐站起,抢出大门。只见镖局西侧门中冲出五骑马来,沿着马道冲到大门之前。当先一匹马全身雪白,马鞍脚镫都是烂银打就,鞍上一个锦衣少年,约莫十八九岁年纪,左肩上停着一头猎鹰,腰悬宝剑,背负长弓,泼喇喇纵马疾驰。身后跟随四骑,骑者一色青布短衣。

一行五人驰到镖局门口,八名汉子中有三个齐声叫了起来:“少镖头又打猎去啦!”那少年哈哈一笑,马鞭在空中啪的一响,虚击声下,胯下白马昂首长嘶,在青石板大路上冲了出去。一名汉子叫道:“史镖头,今儿再抬口野猪回来,大伙儿好饱餐一顿。”那少年身后一名四十来岁的汉子笑道:“一条野猪尾巴少不了你的,可先别灌饱了黄汤。”众人大笑声中,五骑马早去得远了。

五骑马出了城门,少镖头林平之双腿轻夹,白马四蹄翻腾,直抢出去,片刻间便将后面四骑远远抛离。他纵马上了山坡,放起猎鹰,从林中赶了一对黄兔出来。他取下背上长弓,从鞍旁箭袋中取出一支雕翎,弯弓搭箭,刷的一声响,一头黄兔应声而倒,待要再射时,另一头兔却钻入草丛中不见了。郑镖头纵马赶到,笑道:“少镖头,好箭法!”只听得趟子手白二在左首林中叫道:“少镖头,快来,这里有野鸡!”


怎一个英雄年少了得啊!结果呢……你们都懂……


之后余沧海出手,把福威镖局虐得渣都不剩,一副很强的样子,后来呢?唉……


总之在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剧,瞧够了青城派各种卑鄙小人加塞北明驼木高峰之后,我们的林平之总算见到了”颏下五柳长须,面如冠玉,一脸正气”的岳先生,别说林平之,连我都忍不住“心中景仰之情,油然而生”,最后呢?不说也罢……


三  回雁楼之战



众人默然不语,想象回雁楼头那场惊心动魄的格斗。在天门道人、刘正风、闻先生、何三七等高手眼中,令狐冲、罗人杰等人的武功自然都没什么了不起,但这场斗杀如此变幻惨酷,却是江湖上罕见罕闻的凄厉场面,而从仪琳这样一个秀美纯洁的妙龄女尼口中说来,显然并无半点夸大虚妄之处。


——《笑傲江湖》 新修版 第四章 坐斗


武侠小说自然少不了武打场面,此类情节的好坏自然是评价一部武侠作品的重要因素。像《诛仙》里张小凡无论对方什么招式一律迎上一根烧火棍......恕我不能欣赏(当然《诛仙》也不是武侠小说,就是吐个槽)。打斗双方都是高手,自然可以依靠飙想象力让双方大显神威,但是如果双方或一方武艺低微,又当如何处理?武侠小说大多是成长小说,要由菜鸟成长为大侠,总不能菜鸟阶段一架不打吧(别说,《倚天屠龙记》还真就这么写了……)。


先吐槽一下网络小说的写法。网络小说为求简便就搞个位阶出来,然后主角就越级挑战啊什么三阶挑战四阶两者差距应该多么多么大但是主角一招就把对方秒掉了牛不牛X?!


对此我只想说,什么三阶四阶都是你十分钟不到编出来的好么?


金庸根本不需要什么三阶四阶照样让你感受到主角武功的进步。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射雕英雄传》,郭靖先和黄河四鬼一个档次,后来打打候通海沙通天什么的,后来又能打打灵智上人,实实在在一档一档打了上来。但老实讲,光这么写还是有点闷。


现在我们来看金庸的写法。第一种方式是插科打诨,也即在打斗过程中制造笑点,比如”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比如之前讲到的三头蛟候通海,这也是金氏武侠里小反派很容易变成逗逼的原因。第二种方式是附加条件,也即在武打中加入其它限制,比如令狐冲与田伯光坐斗,黄蓉与欧阳克圈中比武,黄梅大师与段延庆边斗指力边下棋,再如袁承志以玉簪破温氏五老五行阵,左冷禅倒持剑看岳灵珊是否能在其面前使出一十三招,杨过以柳枝斗樊一翁。第三种方式,是将武功与琴棋书画等元素结合,将招式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梅庄之战。第四种方式,则是将武功置于次等第五位,凸显角色武功之外的特质,比如机智、胆识、情感,比如封禅台令狐冲与岳灵珊剑舞一段,温柔旖旎,实开武侠小说武斗场面未有之先河。


只见他二人在半空中轻身飘开,俱是嘴角含笑,姿态神情,便似裹在一团和煦的春风之中。两人挺剑再上,随即又斗在一起。二人在华山创制这套剑法时,师兄妹间情投意合,互相依恋,因之剑招之中,也是好玩的成分多,而凶杀的意味少。此刻二人对剑,不知不觉之间,都回想到从前的情景,出剑转慢,眉梢眼角,渐渐流露出昔日青梅竹马的柔情。这与其说是“比剑”,不如说是“舞剑”,而“舞剑”两字,又不如“剑舞”之妥贴,这“剑舞”却又不是娱宾,而是为了自娱。


我们在回雁楼之战中可以同时发现了三种写法,茅厕剑法是插科打诨,坐斗是附加条件,而此战凸显的并非是令狐冲的武艺,而是其胆识和智计。正如书中所言,令狐冲和田伯光的武功在当时都不足道哉,然而此战如此变幻残酷,委实配得上”惊心动魄“四字。最奇的是,此战并非直写,至少名义上是由仪琳转述而来,这一转述就转述出了四项作用:一、是如书中所言,仪琳所说句句可信;二是事件经过可由在场”听众"分剖明白,作者可将自己用心交由”听众“解释,在可笑之处、惊心之处可叙述在场诸人反应,起到类似喜剧片中观众笑声的作用;三是可“打断”叙述,当叙述“过去”略显单调枯燥时便可暂时停止,回到“现在”;四是“江湖上罕见罕闻的凄厉场面“,”从仪琳这样一个秀美纯洁的妙龄女尼口中说来”,叙述者与叙述内容的鲜明反差使得此段文字具有一种奇妙的张力。这一转述使得“回雁楼”之战成为我心目中的金氏“低武功“格局下武斗情节第一。


四  紧凑



由于最初是连载刊登的原因,金氏长篇小说最大的缺陷往往是不够紧凑,往往一些细节写得花团锦簇,一些情节搞得悬念丛生,但却缺乏一种整体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有句无篇”,很少有贯穿全书的大阴谋,大脉络。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十余招后,杨过又渐落下风,给公孙止逼得不住倒退。裘千尺屡次出言指点,但杨过恼她有意损伤小龙女,对她呼叫宛似不闻,暗道:“谁要你来啰唆?”忽然想起,当日在程英的茅舍中养伤之时,枕边有一本四言诗集,躺在床上无聊,曾加翻阅,只觉诗句飘逸,读来心旷神怡。他是学武之人,事事与武功联想,当时读着诗句,心中便虚拟剑招,与诗句配合,其时只盼用以抵御李莫愁,后来并未用上,这时心中想起,唰唰唰唰四剑,长声吟道:“良马既闻,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口中长吟,剑招配合了诗句,挥舞得潇洒有致。公孙止一呆,道:“什么?”


杨过又吟道:“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诗句是四字一句,剑招也是四招一组,吟到“风驰电逝,蹑景追飞”时剑去奇速,于“凌厉中原,顾盼生姿”这句上却是迅猛之余,继以飘逸。公孙止从没见过这路剑法,听他吟得好听,攻势登缓,凝神捉摸他诗中之意,心知他剑招与诗意相合,只要领会了诗义,便能破其剑法。

只听他又吟道:“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几句诗吟来淡然自得,剑法却大开大阖,峻洁雄秀,尤其最后两句剑招极尽飘忽,似东却西,趋上击下,一招两剑,难以分其虚实。

小龙女此时已裹好创口,见杨过的剑法使得好看,但从未听他说起过,不禁问道:“过儿,这是什么剑法,谁教你的?”杨过笑道:“我自己琢磨的,姑姑你说好么?前几日我躺着养伤,床边有一本诗集,我看到这首诗好,就记下了。朱子柳前辈在英雄宴上以书法化入武功,我想以诗句化入武功,也必能够。”小龙女道:“很好啊……”


此段属于第三种写法,同时也表现杨过的聪明潇洒,夹杂着第四种写法的意味,然而此段的武功之前既无铺垫,之后又不再提及,对于情节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甚至颇为不合情理(一个小年轻根据诗句创了几招剑法公孙谷主居然破不了还要琢磨诗句),从整体上看可谓多余。


而在《笑傲江湖》中,除了桃谷六仙等江湖人士插科打诨的桥段可以说删去无妨之外,几乎所有的情节都紧密关联。我将《笑傲江湖》的主要情节分为左冷禅的阴谋(主要是五岳并派)、岳不群的阴谋(含辟邪剑谱,所以也包含余沧海的阴谋)和任我行的故事(包括向问天和东方不败),另外夹杂三段情感,也即令狐冲与岳灵珊、任盈盈、仪琳的情感。其它几部长篇则几乎无法清晰地划分,比如《天龙八部》,勉强可以由于逍遥派的缘故将段誉与虚竹的故事联系,肖峰的故事却是独立于二者之外,《倚天屠龙记》就更凌乱了。相较之下,《笑傲江湖》的情节线索较为明显,左冷禅、岳不群和任我行的三个故事既有外在的道具串联(三者都与葵花宝典、辟邪剑谱相关,而此关键道具的相关人物在第一章就出现),同时又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三者都追求权力,想要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比起《天龙八部》段誉部分光靠“你不来你和这个小姑娘就都死定了”,“你不来你天上掉下来的未婚妻就死定了”,“你不来你儿子和你女儿做出什么事情来你们段家就死定了”“我要烧了你你死定了”来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个人觉得还是《笑傲江湖》的写法更为紧凑,也更胜一筹。


五  究极武功



个人以为《笑傲江湖》里的武功不同于金氏的其它武功,也不同于绝大部分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其它的武功无论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还是玉女素心剑法都只是招式而已,顶多有刚猛、阴柔之类的分别,或者就是强但强得说不出所以然,比如乾坤大挪移,唯有《笑傲江湖》里的两大武学——“独孤九剑”和“葵花宝典”——以及《倚天屠龙记》里的太极拳太极剑可以称为理念领先的究极武功,超脱了招式,而上升为境界。然而太极拳太极剑却并非如前两者一般,是金庸原创的武学。这两种武学,或者说武学理念影响极其深远,以至于火云邪神出场都要来句“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