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 > 【剧宝专题】大剧3亿元起步,演员片酬破亿:电视剧行业陷入烧钱游戏的恶性循环

【剧宝专题】大剧3亿元起步,演员片酬破亿:电视剧行业陷入烧钱游戏的恶性循环

行业新闻

电视剧行业陷入烧钱的恶性循环:大剧3亿元起步,一线卫视购剧预算达20亿

来源 | 北京日报、看电视、话娱


3亿元起步,6亿元也不稀奇!临近年底,各家电视台和网站纷纷亮出2017年电视剧菜单。伴随着大剧频现,2017年电视剧的购剧价格一路飙升。在这场买剧大战中,演员片酬也在愈加突破人们的想象。2016年,国内影视演员片酬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一线演员以单剧5000万元打包价起步,而电视剧演员片酬更是突破亿元大关。显然,这是一场烧钱的游戏,被资本驱逐,被市场裹挟;这更是一个充满病态的电视剧生态圈,有人受益,有人失意,有人在投机,有人想改变,却总是无奈……



演员片酬过亿,推动购剧价格猛涨


有人戏言,如今能跟房价涨幅比拼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演员片酬。以2016年投入拍摄的“剧王”《如懿传》为例,仅周迅一人片酬就达9500万元,再加上霍建华,两位主演的片酬就达到了1.5亿元。像周迅、霍建华这类一线明星所开出的价码,在电视剧行业内并非孤例。据业内公布的报价单,2016年电视剧演员片酬的最高报价要数吴亦凡的1.2亿元,周迅以9500万元紧随其后,而鹿晗9000万元、Angela baby(杨颖)8000万元、杨洋7000万元的片酬也毫不输阵。相对于2015年赵薇在《虎妈猫爸》中的4000万元,孙俪在《芈月传》中的6000万元,这些价格几乎是翻了番地上涨。




演员片酬疯涨,最崩溃的莫过于电视剧制作公司,因为这意味着电视剧的预算成本变高。在电视剧制作体系中,除去部分专为电视台、网站定制的电视剧能拿到先期预算资金,一般都是由制作公司先期垫付成本预算,在成片完成后才卖给播出平台。按照国内目前的预算比例构成惯例,制作预算至少要达到同等比例或者更高,才能保证剧作品质。如此一来,《如懿传》预算总额至少在3亿元以上。




除了制作公司,播出平台作为购片方,也深陷烦恼之中。制作预算增加,导致剧作身价提高,进而导致购剧价格猛涨。据了解,一线卫视2016年购剧资金规模基本维持在20亿元上下,以一线大剧价格售价超过3亿元、顶级制作售价超过5亿元来计算,一线卫视一年最多也只能购买三五部大剧。据了解,为了抢下一线大剧的独播或首播权,2016年江苏卫视投入15亿元用于购剧,浙江卫视的购剧预算达到20亿元,较此前翻了三倍,而东方卫视影视剧中心虽未公开具体费用,但对外公布采购经费较前年增加了35%。当一线大剧的价格以3亿元起步,盈利模式单一靠广告招商支撑的播出平台,也只能“打碎牙齿往里吞”了。


广告主倒逼,电视台购剧先看明星号召力



“这么多年大家都在看着片酬涨,行业内部各种协会也都号召抵制高片酬,但片酬依然不降反涨,说到底是因为做剧的人并没有最终的决定权。”青春武侠剧《惊天岳雷》制片人钱晓鸿直言,在现有的电视剧购销体系中,制作方要考虑电视台的类型偏向,电视台则要迎合广告商的需求,“对广告商来说,他们看重的就是明星的号召力和可以直接转化成购买需求的可能,相对于制作水准和剧作品质,一部剧是否有大明星参演才是最关键的。”




这种潜在的商业逻辑最终层层倒逼,使得电视剧制作方需要考量市场的需求,并根据电视台的建议采用明星阵容。“正午阳光这两年的爆款剧,不管是《琅琊榜》、《伪装者》,还是《欢乐颂》,都是以胡歌、刘涛等明星来带新人的方式,而非全部采用新人演员。”钱晓鸿说,这种做法满足了电视台和广告商的预期,保证剧作能够顺利卖出,“说到底,做剧卖剧是一门生意,而并非只是为了艺术。”他表示,自己这两年经手的项目也开始“转向”,“即使有些年轻演员在演技上不成熟,但他们有市场号召力,会让剧的卖相更好。”


道具服饰太“壕”也成电视剧行业烧钱所在



除了明星片酬高涨,近年来电视剧在道具花费上也毫不手软。耗资3.3亿的电视剧《幻城》还未播出就被贴上“壕”的标签,有别于大部分电视剧的重头花销是演员片酬,该剧在演员费用只占30%,服装、化妆、道具、特效占到了60%。此前有媒体报道,“不仅特效需要的绿布都花费了好几百万,仿制雪景用的硫酸镁已经用了 500 吨。在今年的现象级电视剧《欢乐颂》中,女主角安迪家中装修尽显奢华,出门标配百万豪车和爱马仕背包,上万块的职业套装、香奈儿、卡地亚等奢侈品配饰更是数不胜数。另外一部热播剧《好先生》里,“片中孙红雷钟爱的刀具价值18万”;“学徒小蔡家中随意摆放的一口锅也价值不菲”,不少网友认为道具“过于奢侈”。



面对网友的质疑,导演张晓波认为,“奢华并不代表奢侈,为了细节逼真,剧中服装、道具、食材全部采用真材实料。”谈到拍摄效果和制片成本的平衡,他认为,整部戏的真实性恰恰体现在制作上,钱要花对地方。“资方投了一个亿,就得看见这一个亿花的值,拍出来的东西像几千万就不对了。”而曾制作过《伪装者》、《琅琊榜》、《欢乐颂》等良心剧的制片人侯洪亮也表示,“制片人绝不能一味去省钱,而要懂花钱。我制作的电视剧,演员片酬从未超过总投资50%,我会压演员的价,但压出来的钱是放到制作上。”


视频网站成重要助推力量,影视业陷入恶性循环



除了传统电视剧购销体系的“唯明星论”,助推演员片酬的另一股力量来源于视频网站。从《甄嬛传》30万元一集的网络价格,到如今《如懿传》900万元一集的网络售价,视频网站堪称播出平台中的最大金主。在年底各家视频网站的招商会中,一线大剧的身影也处处闪现。“在传统的电视剧购销体系中,如果说电视台形成一种约定来抵制高片酬,也许还是可行的。但是视频网站一入局,再高的片酬都有人接盘,就很难再有回落。”某地方卫视电视剧部门工作人员透露,这两年开出天价片酬的演员和明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站推崇的“IP剧”模式,“这类 IP剧几乎都青睐年轻明星,虽然故事和制作都欠火候,但网络受众群就是愿意追明星。”



这些年轻明星虽常被冠以“面瘫演技”,但却被视频网站视作“流量担当”,只要有他们主演的电视剧,往往都能赢得超高点击量。“这种取向很难说不对卫视产生影响。”某卫视内部人员直言,流量高,广告主自然偏向网络,而卫视为了留住广告主,也只能采取与网站相近的购剧策略,“过去我们有些剧虽然品质好,收视率也高,但被广告商认定为收视群体过于老化,很难通过广告回收成本。要想改变买剧赔钱、实现电视台的盈利,就必须以年轻的明星为主打,吸引年轻观众,让广告主认可电视的收视群。”而正是在这种竞争中,有收视号召力的明星,成为一种有限的吸睛资源,被追逐,被“哄抢”,片酬自然不断上涨,制作费随之不断提升,购剧价格亦随之不断走高……如此,最终陷入一种难以破局的恶性循环。不过,这场资本逐利的游戏,很难说是稳赢不输,而更像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新闻延伸

演员天价片酬:资本与粉丝助推漫天报价

来源 | 北京日报


因为演员拿走了天价片酬,制作经费只能一再被压缩,生产出来的电影、电视剧只可能是空有明星、品质不佳的拙作,甚至是烂片。演员片酬过高,已成为中国影视圈的一大畸形现象,并严重影响到电影、电视剧产出质量。在其背后,是资本涌入导致的行业乱象,也是粉丝效应催生的商业投机……天价片酬的虚火,正在被烧得越来越旺。



一年多前,演员张天爱还不在大众的视野范围之内,然而去年一部网剧《太子妃升职记》,让她以火箭般的速度走红,片酬也随之飙升。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她现在拍摄一部电影的报价已喊到3000万元,即使刨去虚高部分,至少也有1500万元。“中国演员的片酬现在高得不合理。在好莱坞,演员的片酬一般占15%至30%,但国内演员的片酬很多都已经超过50%,甚至更高。把大部分经费都花在演员片酬上,影视作品的水准自然会下降。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香港金像奖前主席、资深电影人吴思远如此呼吁。


“明星都被投资人宠坏了。”导演关晶直言,近年来,大量涌入的资本让影视业成为“不差钱”的行业。炼钢铁的、造汽车的、卖烟花的、搞餐饮的,这些原本跟电影圈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都蜂拥进入了电影行业。目前的演员片酬没有根据其市场评估去定价,而是看谁的人气高,甚至是“谁更会忽悠”。粉丝狂热追捧偶像的心态,更是把演员片酬推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业内人士戏言,现在拍片,主要考虑的受众群就是90后。在这样的受众市场里,只靠颜值硬撑的粉丝电影、电视剧应运而生,出演这些影片的“小鲜肉”“小花”也成为高片酬的受益者。如何改变“天价片酬”这一怪现状,让演员片酬回归理性?


内地明星“天价片酬”惹诟病, 国外“天价片酬”普遍吗?

来源 | 央广网

一直以来,部分明星动辄拿走千万、甚至上亿“天价片酬”的现象,饱受各方诟病。有业内人士反映,内地一些明星拿走的片酬,最高能达到一部作品全部成本的50%到80%,严重挤压了制作资源。在电影产业促进法二审过程中,不少委员提出应在草案中对片酬限制有所体现。国外存在“天价片酬”现象吗?据悉,在韩国,明星的天价片酬也是一个问题。韩国电视剧制作公司协会曾发出倡议,建议实行明星演员片酬上限制度。



从2004年开始,不少韩国演艺公司上市,明星的号召力成为提升股价的良方,片酬也随之水涨船高。但由于明星片酬越来越高,导致影视制作环境不断恶化,2007年韩国电视剧制作公司协会发出倡议,建议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实行明星演员的片酬上限制度,大腕演员每集片酬不超过1500万韩元,约合8.9万人民币,而当时明星一般片酬都在3000万韩元以上。由于这主要是电视剧制作公司自发的倡议,2008年又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制度开始得到了较好遵守,许多明星演员也积极支持,但这一倡议并没有法律强制力,再加上中国的韩流市场越来越大,韩国明星演员的片酬又涨了起来。



华尔街多媒体记者表示,在美国,明星高片酬遵循市场定价的原则,法律只限制最低薪酬而没有最高片酬限制。对于最低薪酬,美国相当一部分演员加入了演员工会,工会明确规定了不同剧种、预算和角色演员的最低薪酬。对于那些未入会的小演员,他们的最低薪酬也就无法依靠工会得到保障了。在最高薪酬方面,美国遵循市场定价的原则,目前没有相关的限制规定,因为若要选择一位明星为影片带来更多名气和收入,就需要付出比普通演员更高的代价。另一方面,明星头衔并不会伴随一辈子,很多演员只在一段时间内非常有名,年龄、演技和观众的视觉品位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演员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很可能他们只在某几年内片酬很高。



对于片酬所占的比例,,表面上停滞不前,实际上却是以分成的形式在上涨。分成比例决定了他们身价的高低,大牌明星的收入可能会很高,这取决于他们与制片方协商的结果。这里说的分成比例是指美国影院票房达到2亿才开始算。对于分成比例来说,一般25%是好莱坞几大片商愿意为明星和导演留出的最大分成比例,是总和不是每个人。正因如此,克鲁斯一般不愿意启用一线女星来搭档,因为那意味着降低自己的分成比例,但他愿意跟斯皮尔伯格合作,意味着看中他的票房威力带来的最终经济好处超过分成比例上的牺牲。


深度观察

电视剧陷烧钱游戏,症结到底在哪里?

来源 | 新剧观察、话娱、重庆晨报


亚历山大·麦昆的骷髅头雨伞、米兰时装周上的同款皮草……当年电影《小时代》中刮起来的奢华道具置装风现在似乎已经蔓延到电视剧圈里了。《芈月传》中,出演秦宣太后的孙俪光戏服就超过80套;同样出自郭敬明原著小说的《幻城》更是宣称耗资超过3亿元;红到发紫的《琅琊榜》耗资也高达1.1亿元。花费不菲也确实给观众们带来了远多过于往年的荧屏精品。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助推电视剧越来越“贵”,电视剧真的已经进入流行高成本的时代?


近日,各家电视台和网站陆续公布了2017年电视剧菜单,人们发现其购剧价格一路飙升。明星的超高片酬被认为是电视剧制作价格飙升的罪魁祸首。确实,近年来,明星的片酬一直在离谱地上涨,甚至突破亿元大关,占电视剧制作成本的85%左右。如果电视剧陷烧钱游戏的症结在于演员的片酬,那么是什么促成明星的“天价”片酬呢?我认为是影视行业急功近利的盈利模式,而这才是电视剧制作成本飙升的症结所在。



曾有美剧制片人说,美剧挑选演员的标准永远不是“人气”,而是“适合”。如果中国电视剧也能够不依赖演员的人气,演员的片酬还高得起来吗?但是很多中国电视剧的盈利模式使得其不得不依赖演员的人气。明星之所以索要天价片酬,是因为市场的依赖。首先,需求决定供给,观众偏爱消费小鲜肉、小花旦的颜值,影视制作方自然要争相邀请。另外,小鲜肉、小花旦基本都是自带争议性话题的人物,包括情感状态、演技水平、真实人品等等,这方便制作方后期进行影视宣传,为影视作品炒作。但是,资方和片方喜欢邀请高人气演员出演影视剧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风险小、赚钱快。



有些片方对于广告赞助商以及直接买方(指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喜好的关心甚于对影视剧质量的关心。而对于广告赞助商和直接买方来说,一部影视作品到底能不能赚钱要取决于影视剧的受关注程度,即收视率和点击量。为了规避市场风险,选择高人气演员是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于资方来说,电视剧质量差点没关系,只要话题度高就能赚钱。一部质量过关但受关注程度小的作品不如一部口碑差但话题度超高的作品,市场最终劣币逐良币。



除了“风险”因素,促使片方与资方愿意花重金聘请演员的另一原因是“速度”,即回收资本的速度。为了追求最高的投资回报率,片方将拍摄电视剧的时间一省再省,拍摄50集以上的电视剧一般需要3-4个月。而风靡全球的美剧《权力的游戏》第一季(10集)就拍摄了约半年的时间(不包括特效制作时间)。一味追求速度自然要牺牲质量,这表现在对剧本、道具、场景、剪辑、特效等方方面面的敷衍。这种剧经常被观众吐槽为“剧本有毒”、“渣剪辑”“五毛特效”和“辣眼睛”。质量太差没人看怎么办?没关系,有一二线明星保驾护航呢。难道观众就不会自觉抵制滥剧,选择良心剧看?这倒未必,但是当逐利的市场存在“成功的捷径”,谁不愿走呢?当辣眼睛的电视剧泛滥成灾,观众还有选择权吗?



同理,近年来IP剧大热也与资方、片方为规避市场风险、快速回收资本而“偷懒”有密切联系,毕竟IP剧的原著经过市场检验,有一定的受众基础。买人气越高的作品就越能赚钱,这也会助长作品的价格,增加影视剧的制作成本,只不过没有演员的片酬明显罢了。随着王健林、张桂平等地产大亨纷纷进军影视业,我国的影视业越来越受资本大佬的青睐,其收益之高可见一斑。但是如此盈利模式也使得影视制作陷入了烧钱游戏,一旦制作成本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影视行业将自食恶果,难以持续盈利与发展。


责任编辑:柴婧婷  责任主编:卢誉菲


【本文为“剧宝”汇总相关媒体报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剧宝|带给您每日前沿资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