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欲孽加甄嬛传,袁世凯居然想在一妻九妾面前一手遮天
本文2957字,读完大约需要5分钟
一
袁世凯有一名部下,一妻一妾针锋相对,一言不合就抄家伙,天天弄得家无宁日。
部下不堪其扰,就向能者无所不能的袁大人请教:我两个女人都鸡犬不宁,大人您一妻九妾是怎么做到家和万事兴的啊?
袁世凯微微一笑:无他,但手熟尔——啊不对,是因为你的女人还太少的缘故。
部下说房价飙升,目前暂时也就只养得起两个。不过大人说多多益善,却是何解?
袁世凯笑眯眯地教育他,首先你要牢记一条真理:世上没有不吃醋的女人。一开始你只疼她一个,如今新人胜旧人,不但要分宠爱日后还要分家产,再开明的女人也是会抓狂的。
但如果你多纳几房小妾,正房开撕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了。虽然先入门为大、地位尊崇,但一来孤立无援,二来寡不敌众,自然会开始理性地思考问题,将整个家庭维持在一个稳定团结和有利发展的局面上。
至于你,在这场金枝欲孽加甄嬛传的大戏中是核心男主角,一定要牢记关键一点:
不听谗言、不存偏爱、一视同仁、天下太平。
二
从一个女人到十个女人,袁世凯的后宫也并非一天建成,其间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总体而言,她们的出处无非三样:青楼、侍婢和朝鲜。
袁世凯的正妻于氏比他大两岁,是河南当地富二代。第一次高考失败之后没等金榜题名,袁世凯就先把洞房花烛的事办了。娶妻时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开中门用红围大花轿拜堂成亲,大宴宾客风光无限;后来的九个姨太太进门时,都只能从偏门坐素轿入门,也没有乐队伴奏。没办法,先来为大。
,袁世凯就没怎么跟于氏来往了,嫌她格局小兼土气。他给自己二姐写信说:“处不明白人,真亦无法。”反正一句话:感情破裂了。
于氏从此就成了一个摆设。袁世凯隔上三五天,也会去她房里看看,问一声:
“How are You?”
于氏回答: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练完口语,袁世凯就告辞了。,作为第一夫人的于氏也很少出席盛大场合——即便出席也告诉她多微笑少说话:万一应对不当,国家丢不起这人啊。
袁世凯死后,于氏哭丧:你一辈子对不起我,弄九个姨太太还生这么多孩子,死了全都丢给我,我怎么办啊你说!
虽然是一直以来的套路,但以袁克文为首的袁氏庶出子女们听了也不是滋味,,袁世凯的14个儿子和17个女儿、整整一个班的少男少女都跪在于氏面前,说您老要是没辙,干脆把我们统统赐死给老爸殉葬算了。
,赶紧出来圆场澄清:同学们大家请放心,我老娘是悲伤过度,绝无此意啊绝无此意。
三
袁世凯一生最念念不忘的,实际上是大姨太沈氏。
英雄也有落魄时。当年袁世凯高考落榜、拿钱买官被骗、来上海找事做又始终无成就。心情烦闷之下,在青楼烟花之地结识了沈氏。沈氏不仅视其为人中龙凤,资助他盘缠劝他早日另谋出路,还告知他自己立即赎身择地另住,只盼他功成名就之后勿相忘勿相负。
患难见真情,袁世凯稍有起色就把沈氏接到身边来做了大姨太,甚至把三姨太所生的袁克文也过继给她为子。沈氏也一手把袁克文打造成了诗文书画俱佳的翩翩佳公子。
大姨太来自知遇之恩,而二三四姨太则是打包团购。1886年,驻朝鲜的袁世凯写信给朝鲜外督办金允植,说我家里房多人少,要买一两名丑婢来使唤。
虽然说的是丑婢,但后来又说“园有名花,室有佳婢,抱膝把盏,消此长春,度不负千金春宵”,一看就言不由衷:哪里是找人使唤?分明就是缺后宫佳丽了。
心领神会的金允植找来颜值不凡的金氏女,带着两个陪嫁丫头李氏和吴氏一起给了袁世凯。却不曾想袁世凯不挑食,金氏过门之后把两个丫头也纳成了姨太太,而且还依年龄大小排序:李氏第二、金氏第三、吴氏第四。
一下来了小二小三小四,沈氏自然心有不忿。三人里只有金氏敢顶撞她,为了杀一儆百,沈氏也是心狠手黑。有一次沈氏把金氏绑在桌腿上殴打,致使其左腿落下终生伤痛,直到临死前都还恨恨不已。但沈氏对三姨太生的、过继给自己的袁克文又疼爱有加视若己出,女人的心啊真是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四姨太吴氏给袁世凯生了4个子女之后,坐月子时得病,医治无效而亡。
五姨太杨氏的才能在管理家务。她处事有条不紊、果断干练,以致于袁世凯把袁家上下的家政大权都交给了杨氏——而这本来应该是正房于氏的。后来大姨太沈氏负责管理小二小三小四,五姨太杨氏负责管理小六小八小九,还有袁世凯的日常生活。
六姨太叶氏也是青楼出身,坊间传言本是袁克文在南京一见倾心定下嫁娶之约的女子。但回家请安磕头时,却不慎把叶氏送他的定情艺术照掉地上了,被袁世凯看见了问:这是谁?
袁家家规森严,儿女哪有私许终身的权利?何况还是一名。袁克文知道据实交代说不定要被老爸打死,情急之下说这是我这次帮您在南方物色的,合您口味吧?
知父莫若子。袁世凯非常满意连声叫好,接亲的轿子分分钟就到了南京。叶氏听说袁家来人了,喜上眉梢欣然北上。直到过了门入了洞房,才知道自己从情郎的伴侣变成了小妈。隔日相见,双方的尴尬癌都一犯再犯。
七姨太张氏本是大姨太买来的婢女,后来被袁世凯收入后宫,但她只活了20岁就去世了。袁家说她是因病医治无效,也有人说她是跟袁府的花匠谈情私通,事发后被袁世凯勒令服毒谢罪。反正一入侯门深似海,竖着进去只能横着出来。
八姨太郭氏本在天津与其母同时为妓,被人赎出当礼物送给了袁世凯。
九姨太刘氏本是五姨太的小丫头,成年后也被老爷临幸纳入房中,从此再也不受五姨太待见。袁世凯死的时候,她肚子里还正怀着孩子。
四
袁世凯治理一妻九妾的原则,只有一点: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虽然妻妾之间尊卑有别、颜值不一、先后有序、性情各异,但袁世凯对她们统统雨露均沾:除正妻于氏外,九名姨太太轮流侍寝,一次7天。从时间上来说,女人们大概每两个月可以跟一家之主同床共枕一礼拜。
轮到谁值班,谁的丫头和女佣就把谁的铺盖和衣物搬到袁世凯的卧室,到期再辞旧迎新。但是无论哪个姨太太值班,第二天一早五姨太都必须得在身边伺候。这既证明了五姨太在家中的重要性,也让五姨太长期睡眠不足。
在月薪数目上,各房夫人也一律平等,每月都是八十元到一百元,每生一子可以多加三元。这一数目在他就任大总统后,改到多加六元。袁世凯从来不在钱财上偏爱哪一房,即便是订衣服、打首饰,也是人人有份。如果哪房犯了家规,根据情节轻重,他会停发一月或数月工资不等作为惩戒。
只是到了袁世凯预备称帝之时,一碗水再怎么也端不平了。首先是储君的位子:自己生的儿子要是成了太子,自己不就是皇太后从此扬眉吐气了嘛!,但一切皆有可能,你不努力怎么会有收获呢?于是有儿子的姨太太们,终日都在盘算如何让老头子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
然后是封号之争。袁世凯口头承诺过:除了早逝的小四和小七之外,小一小二小三小五封为妃,而小六小八小九封为嫔。只是妃还没说什么呢,未来的嫔首先就不愿意了,抗议袁世凯破坏了一直以来的公平原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小六小八小九哭着吵着要带孩子回河南老家去。
袁世凯每天要处理多少军国大事、应对多少难缠的各色人等啊,哪还有更多精力和耐心来抚平后宫?干脆筷子一扔、长叹一声:就知道闹闹闹,要回去,就等着送我的棺材一起回去算了。
结果一语成谶。
五
袁世凯死后三年,于氏也病死了。小一沈氏带着其他的姨太太后来一直居住在天津大营门的袁家大院,直到自己去世。
小三金氏在袁世凯死时也吞金,虽然抢救回来,但却留下了咯血的毛病。几个月之后还是死了,跟袁世凯埋在了一起,她也是唯一一位跟袁世凯同生共死的姨太太。
小五先是住在袁家大院,解放后在天津工作;小六后来死在宁夏 ;小九一生吃斋念佛,终老一生。
袁世凯心心念念以为:只要以公平的原则治理后宫,自然会一团和气、波澜不兴;以一视同仁的原则来治理国家,自然也能人人满意。
只是一家的公平都不过是表面文章,又何况一国的公平?袁世凯一世枭雄,面对当时那个复杂无比的烂摊子,也是无力回天,最终身败名裂。
如今他也死了一百年了,什么功罪荣辱都早被雨打风吹去。留下来能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谈资,好多时候竟都是他和他的一妻九妾。这也不奇怪:名扬天下权倾一时还能一妻九妾,好多人的奋斗目标不正是如此?
参考:端木赐香著《真假袁世凯辨别》
原创不易
您的打赏是最好的动力
一起来读书
只有深阅读,才能有效避免愚蠢。欢迎加入有营养读书会,一起分享有价值的思想,与知名学者、思想者面对面交流。
每晚9点-12点,拍下你正在看的书,或者你喜欢的句子,在“谈资有营养”对话框进行回复,你就有机会免费赢取好书一本。
如何加入:添加谈资哥微信 refusefool1 并注明“加入有营养读书会”,谈资哥会带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