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留美学姐,毕业前教你如何“笑傲江湖”(上)

留美学姐,毕业前教你如何“笑傲江湖”(上)

留美学姐,

毕业前教你“笑傲江湖”(上)

欢迎各位收看“微的会客室”大四学姐专访的亮点回放。在访谈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三位嘉宾丰富的经历和严谨的思维,良好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一个小时的谈话有很丰富的信息量,将分为上下两期为大家呈现。这三位分别是:
 
祁蕾,国际关系专业,课余为创业团队编辑、自媒体人、公民社会倡导者。热爱写作。对于毕业后的规划不唯一,做媒体、做PR,申请PhD从事学术研究都是可能的选项。
 
Sherry Lyu,Biochemistry生化专业,大连人。为人坦诚,热爱简单。乐于接触各个领域,享受与有见解的人交谈和共事。喜欢冒险,爱音乐,爱交心。上学期作为instructor在教新生FIGclass,平时在几个社团里与美国学生共事。
 
袁梦真,工业工程专业。从15年开始担任UW China Entrepreneur Network 的联合主席,负责组织一系列的商业社交活动,商业竞赛等。目前在飞利浦公司实习,从事项目管理。 

   微:马上毕业心情如何?
祁蕾:其实我一直都没有觉得自己就要毕业了,还是把自己当成是大三的学生。但是看到日历,真正发现自己只有三个月就要毕业了的时候,还是很忐忑的,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非常多,并没有给自己一条既定的路去走
 
Sherry: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没有给自己的未来一个特别的框架。虽然大学四年我学的是生化专业,很有趣,但是将来走到社会上不想把自己禁锢在科学的框架里,比如呆在实验室里做研究。而且,我对各个国家的文化很有兴趣,所以想多走走,多看看,发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对什么最有兴趣。
 
袁梦真:其实我更多的是舍不得,因为还有一个月就毕业了,我更多的是想去体验西雅图的生活,比如看到很多人去hiking,去捕鱼,抓螃蟹之类的。我想在离开西雅图之前把这些都体验一遍。虽然刚来的时候,觉得四年很久,但是现在作为要毕业的人,觉得这四年太快了。虽然心中有忐忑,但是更多的是不舍,真的非常爱这座城市,这所大学,还有这边的朋友。即使最后没有离开,毕业后就有了不同的身份,就算留在一样的城市,感触也不同了。

微:大一到大四最大改变?
Sherry: 对我来说,就是勇于尝试更多新的东西。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教育说,尽量去选择对的事情,或者结果是好的事情。大学四年以来,第一次离爸爸妈妈这么远,可以很多时候做自己的决定。虽然一个人有的时候做了一些最后结果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更能从中成长。因为在家的时候,都会被爸爸妈妈保护,加上太多的成功让自己不能够面对失败。但是来美国上大学以后,让自己尝到了艰难和挫败的滋味。所以现在觉得很多事情,尽管可能结果不是好的,但是我也勇于去尝试一下。
 
祁蕾: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我变得更加能够承受孤独了。换句话说,就是有了更强的独处能力。大一刚来的时候,觉得这是陌生的城市,所以拼命地想去社交,让自己有归属感。但是后来觉得,这样的社交方式让自己逐渐失去自我,因为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整去适应大众的环境,慢慢发现自己有一些self  identity crisis,所以想调整给自己时间去探索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写文章,或者创业,不再把自己困在大家所谓的“好”的方向。虽然有时候自己的生活方式会遭到大众的质疑,但是还是要听听自己的声音。因为你不仅要走路,还要看路
 

袁梦真: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变得更加开放,更喜欢交朋友。我高中过来的时候,是有一批青岛的朋友一起过来的,当时的圈子非常小。到后来,就会扩展到圈子外的朋友,认识很多不同专业的朋友。加入CEN之后,还认识了很多西雅图的名人,收获很多。



微: 大一该知道的事情?
 袁梦真: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因为受到太多外界的干扰而改变。比如,买奢侈品,或者吸毒品这样的事情,有些人觉得是一种fashion,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是要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对于以后想来美国读大学的朋友的话,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自己最初的那颗心
 
Sherry: 我也同意,因为在大学期间,身体很重要,同时也要保持好的心态。我还想讲一下选择朋友的重要性,大一刚来,很多人没有概念,觉得好朋友在一起玩的开心就好了。其实除了玩的开心之外,也要多选择一些对你的人生有提醒,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朋友。在国外,毕竟没有家人,朋友是一个很大的support。
 
祁蕾:对我而言,选择真的很重要。很多朋友刚来都会想我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或者说父母希望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然后大家都千篇一律地去选择一样的课程,却忽略了华大各种各样有意思的课,失去了很多opportunity。所以如果在大一的时候,如果能够接受一些通识教育,比如Humanity,很多人都不会去选,但其实Humanity对个人的价值观形成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觉得有些决定比天大,但其实后来发现大学四年会不断地面临这种决定,所以不要太胆小去迈出那一步

微:大学四年的挫折和应对


Sherry:这件事情也不能说是后悔吧,但是我确实觉得自己在大一的时候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刚来的时候,对自己生活学习上动力并不是特别多,也没有特别积极地去参加很多活动,所以没有做特别多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当时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更加积极地去参加不同的活动,我觉得能够让我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更上一层楼。 当我大二真正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忙起来的时候效率反而更高,才意识到大一其实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祁蕾:我的故事有一点极端。大三的时候给自己套了很多title,新接触了很多事情,然后拼命地想去完成很多事情,To do list列的事情太多,没有办法完成,压力太大,结果被送进了急诊室三次,后来就算是休学了半年。现在再反过来去看那些事情,当时觉得我一定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事情,现在觉得人生这么长,何必非要局限在一个点去完成一个事情,可以分散到人生不同的时间去做。比如写小说。现在的我未必有那么多积淀,去完成一个所谓的historical fiction,但是如果能够认识更多的人去了解更多当时的事情,再去写这个书,反而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袁梦真:我的经历跟蕾有一点像,大四刚开始的时候压力很大。刚做CEN的会长,筹划很多活动,同时也在考GRE准备申请研究生,但是也在纠结要不要毕业之后工作,所以同时还面试很多公司。当时真的会觉得压力非常大,试着跟父母说自己不想读研了,想先工作,但是父母希望自己读研。我觉得让自己同时做太多事情了,如果能够重新来一遍,我会让自己更加focus在一件事情上
   微:学业以外如何兼顾其他?
袁梦真:时间的安排真的很重要。学习当然是top one的事情,要百分之百精力地去投入。这四年我很少看剧,我觉得我可能花了更多的事情去学习,打工。做某暑校的校园大使,认识了很多朋友。用Google Calendar把事情列好,知道先做哪个,同时提高效率也很重要
 
Sherry:时间的管理确实非常重要。我大二的时候开始写time planner,提前就知道自己下面的时间要做什么,最精确最忙的时候能到每15分钟一个计划。我觉得如果你想把事情做好,写一个planner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提前看到自己要做什么,而且有所准备。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就是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一定说非要以后做这样的工作,但是只要做的时候是开心的,这就很好。
 
祁蕾:我也是会在每个星期之前就列好一个planner,同时会计算一下每件事情要耗时多久,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去做每一件事情,不要拖到最后一秒才去做。对于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可以适当地推一推。我之前看到说一个克服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去做一件最不想做的事情,然后再做一件不是那么不想做,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先难再易,就会相对容易一点。

   微:怎样克服压力?



祁蕾:其实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很多人都忽略了,就是在我们的Health Center。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些压力一时handle不了,其实是完全可以去找他们的,而且是免费的,因为我们的保险里面已经cover了。他们会充当你情绪的垃圾桶,把自己所有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有任何压力不开心的事情都可以跟他们讲。他们也会给你一些意见,可以帮助你及时调整,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来源。再有就是可以出去玩儿,做一个暂时的放松,回来之后会更有力量。我还会用一个App软件(Istudy)来记录自己要完成的事情,每周都会有自动提醒,这样更有条理。

 
Sherry:我觉得很多人都会选择这种方式吧,就是talk to people,和别人讲话,沟通。有句话就是,不要在睡前做决定。有时候晚上,或者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想很多,就陷入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如果和朋友沟通交流,就不会陷入到自己不好情绪的恶性循环里。所以,多和朋友交流聊天很重要。

袁梦真:对我而言,有几个方式吧。第一个就是诉说,但是不同的事情会找不同的人来说。比如感情方面,就找我的室友。但是考研工作的事情,就会和我爸爸说。专业方面,找我的advisor。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去旅游。不一定非要很远,就出去走一走,比如西雅图有很多的海滩,还有公园。过一段时间,给自己放松一下很重要,回来之后就充满能量。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我会把乱的小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慢慢去完成,这样压力就会小一些

文字整理:艾丹妮娅

视频编辑:魏泽华

图文编辑:谢松辰


“微的会客室”往期回顾(下载“聚场”app,关注“Wei博士-主持 教育”可看以下全部视频

第一期:如何突破语言文化学习的“门槛”?

第二期:美国老教授心中的中国学生

第三期:女博士不是第三性别

第四期:男博士也需要理解和宽容

第五期:我的美国访学时光

第六期:我在美国读大一的经历

第七期:书里书外,作家另维

第八期:大四学姐,经验分享

第九期:跨文化研究里的中国学生

第十期:我在美国教中文




左微,湘妹子,不是第三性别的女博士;当着主持人的大学教师;拍视频、做演讲的专栏作家;燃烧生命般度过每一天的有梦姑娘。微信公众号:Weishare2015。新浪微博@北美微博士。

微博士美国留学分享|美国大学生存指南

微信ID:Weishare2015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