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外传 | 剧本是怎样炼成的
书吧的浪漫和新鲜在于,做成一件事,既接受既定的目标,也不排除偶然的创意。
既定的“COSPLAY”和偶然的“爆笑甄嬛”,便把书吧年度大戏的基调敲定。
然而,意识到任务的艰巨性才猛然发现,当时的我是不是没带脑子?怎么接下了“COSPLAY”?我,我,我,一不懂甄嬛,二不知演戏,三不会编剧,毫无经验。好在书吧是一个只要你有勇气,就可以折腾的舞台。“爆笑甄嬛”剧本虽然是现成的,但总觉得少了点书吧特色,不如自己写。说到做到,第一步,恶补《甄嬛传》,摸清每个人物的性格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好塑造剧本里面的人物形象。一周的业余时间,熬了两个通宵,硬是把76集的《甄嬛传》看完了。
— 立意形式 —
十一月,开始等待创作灵感。从哪儿开始创作呢?感觉网很大,但就是找不到一个点。不断回顾电视剧,那一堆女人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越看越觉得活得累。显然书吧与这点完全不符,我们在一个干净温暖的环境中,读书、写文章、做活动,通通自嘲为“瞎折腾”,却也总能折腾出那么一点东西。又想到书吧的节目《娓娓道来》,为什么不把这个节目安排到后宫?正好能以此来整整后宫的乌烟瘴气。自己对这个创意感觉很好。接着在网上参考了很多“爆笑甄嬛”的剧本和视频,多为大学生表演临时创作,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有参考性,最后只能自力更生。
既然是妃嫔们演戏,那么就让妃嫔们上台朗读吧。人数众多,每个人读一篇文章有点长,古诗是最合适的。构思到这,剧本的骨架已经敲定,接下来是如何丰富血与肉。在这个过程中,还考虑到了一些问题,既要在剧本中体现出原剧里每个人物的经典台词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又不能完全拘泥与其中;原剧中精彩的情节莫过于甄嬛如何击退华妃,一步步上位,剧本中可以依旧保留这个情节设置……
— 台词剧情 —
十一月中旬,开始慢慢敲击文字。皇后提议的选秀及新人进宫浓缩为画外音。莞贵人得高人指点,得知几百年后有个读读书吧,所以提议在后宫效仿读读书吧的《娓娓道来》。不要纠结于古人效仿今人的穿越多么奇怪,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设计了。所以果然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啊。
第二段皇后采纳建议,加入原剧中熟知的华妃次次都迟到以及一丈红的经典片段。好在有位男同事反串,让他来出演“一丈红”最适合不过,转悲情为搞笑。
第三段则是各位妃嫔的《娓娓道来》,只是剧中不能再用这个词,我效仿了《红楼梦》里面的赏花作诗的情节,又根据沈贵人偏爱菊,提出了赏菊诗会。
这部分是创作中最难,且最需要斟酌的部分。首先根据每个角色的定位来找与其匹配的诗词,而且一定是要与菊花有关的。在这部分创作期间,也逐一联系过每个演员。最让我惊讶的是,就在这互动中,有人提出唱歌,莞贵人的扮演者提出可以学学惊鸿舞,反串的富察贵人要说相声,也有才女自创了关于菊花的一首诗。一时间素材就丰富起来,再也不是干巴巴的朗诵诗会了。
经过大概十多天的码字活动,剧本初稿完成。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想参与进来,本着提高参与度的原则,新增演员也全部纳入到剧本中来。
— 边排边改 —
十二月二日,第一次联排。我深知此次联排的意义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改剧本,根据演员的表现力和整体效果进行完善。果然众演员虽然只是拿着台本念了一遍台词,我也听出了许多不合理之处,除去对已有台词的修改之外,我还给几位表现力甚好的演员加了台词。加上毛导建议风格更要偏向搞笑,又大胆加入了一些有悖常理的台词,也正是这样的改动,才让剧本更加丰富,更有展现力。
十二月四日,书吧工作人员根据这次联排召开了总结会。会议结论有三点:吧主推掉了大部分宫女的戏份,只保留三处;由于时间有限,尹源负责的小游戏取消;考虑晚会上其它几个模块之间的衔接性和完整性,不知道如何设计过度才好,结果我当时脑子再一次完全不听使唤,轻描淡写地对吧主说了一句“这些都可以放到我的剧本中来啊”。他们都深为赞同,放到整个剧本里,自然是极好的。可这跨时代跨场景的剧情,不知道我能怎么糅合到一起。
— 剧本延伸 —
我只清楚地记得,我虽然脑子里当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创意,但是却出乎寻常地淡定,明明6号晚上就要第二次联排了,4号大改的剧本还没提笔,而且晚上10点还去看了电影《寻梦环游记》。看完哭得稀里哗啦,哭完后就躺在床上开始构思剧本,开场舞、书吧总结视频、娓娓道来、颁奖及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发言环节都需要糅合进《甄嬛外传》的剧本。深夜果然赋予了我灵感,结合前期剧本的情节设置,我进行了延伸。
很快,开场舞设计成皇宫的宫廷舞。书吧总结视频安排给了莞贵人提议播放,因为剧本中她是得到高人指点的,有视频这种“秘密武器”合情合理。在皇上要重赏赏菊诗会提议人沈贵人和莞贵人的时候,莞贵人和盘托出,此刻安排播放视频最合适不过。《娓娓道来》的主持人亚萍饰演的是安答应的角色,那么干脆取消她的朗读,把她的《娓娓道来》作为赏菊诗会上的“戏中戏”,也正好接在视频的后面,以真实的《娓娓道来》回应视频,水到渠成。最后皇上龙颜大悦,颁布圣旨赏赐优秀读者,苏公公借圣旨的来组织颁奖和发言环节,剧本结束。
只是这一切时空都互相交错,总是觉得逻辑不合适,虽然说不讲究逻辑性,但多个由头总是好的。所以一头一尾便设计了一位读者在读读书吧阅读,读者读的书就是《甄嬛外传》的剧本。随着他入梦,场景逐一展开,所有剧情结束后,还是回到读读书吧现场,读者还在睡觉,工作人员过来喊醒他。他醒来后,说记得自己获得了优秀读者的称号(梦中情景,但是又是真实的)。工作人员带其去领奖。演员下台。最终完成了所有剧本的设计。
十二月十一日,这次联排几位演员都觉得第三部分诗词太多,有点冗余,整体的时间也过长。考虑到后期还有颁奖发言等环节,确实《甄嬛外传》的主体部分还需要改动。经过和几位演员的沟通,和一番考虑。作了以下调整:存菊堂议事整段删除;赏菊诗会上我饰演的欣常在诗词朗读删除,改角色为淳常在;皇后的朗诵也删除,皇后作为与皇上共同观赏的身份参与到其中。三首诗词,一首歌,一段舞蹈,一出相声。让整个流程更加紧凑。
— 临场走秀 —
十二月十八日,剧本最终敲定后的联排。而吧主最终从剧本中彻底脱离出来,推脱掉了仅有的一句台词和带温宜公主上场的安排,全身心投入到对现场的整体把控工作当中。在这期间,我又冒出一个灵感。因为整场剧都是面对皇上,几乎没有时间面对观众。又是如此豪华阵仗,观众不能看到,未免可惜,何不来一场走秀?虽然这是在最后的关头的修改,我想演员的情绪应该不会对抗。而最后的排练说明,这确实是大家最爱排练的部分,不厌其烦。
观众的认可,演员的开心,无不说明了这一次活动的成功。接下来的好几天大家还都在戏中不肯出来。最后,借用一句台词来结束本文: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读读书吧是一处纯公益性阅读空间,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打造,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10:00~21:30,节假日正常开放。
亲子阅读:每周六10:00~21:30为“亲子阅读”时间。
详细地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正门对面,孝刚文体中心北侧。
投稿邮箱:598928724@qq.com
7730143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