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笑傲江湖中的隐士形象

笑傲江湖中的隐士形象


《笑傲江湖》是武侠系列中的扛鼎之作,书中正面塑造了众 多隐士形象。通过描写他们的行为、思想,揭示了隐士的特征,也寄托了金庸先生的文人理想。


一、隐士的定义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隐士呢?《辞海》中给出的注释是: 隐士是指隐居 不仕的人 。但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它没有强调隐士首先是“士” , 即有才能,有学问,有资格做官的人。 《南史·隐逸》云: “隐士,须含贞养素, 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 《易》曰: “天地闭,贤人隐” 。 可见,隐士不是一般人。简言之,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的人,才叫隐士。 金庸先生在后记中说“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 长、定闲师太、莫大先生、 。照金庸先生所说,小说中的教主、盟主、掌门、大弟子等也都可以视作官位。整个武林就是官场。于是,像令狐冲、风清扬、莫大先生这些不愿涉足武林或虽涉足武林也不想有所作为的人,也可以看作是“隐士”了。


 二、《笑傲江湖》中的隐士类型 

《笑傲江湖》中刻画了众多隐士形象,若按他们对待归隐的态度和隐居的方式,则可以分为好多类型。 

1、按对待归隐的态度,即按有无隐逸思想分,可分为两类。 (1)具有隐逸思想,真心想归隐的。这样的隐士在《笑傲江湖》中的代表人物有令狐冲、风清扬、梅庄四友(黑白子或可除外) 、任盈盈及何三七等人。 令狐冲少无大志,自小迷恋其小师妹岳灵珊,只梦想一生能陪伴小师妹在 华山舞剑。 及至踏入江湖, 卷如一系列血腥的阴谋斗争中, 也从未想过出人头地, 权倾江湖。 机缘巧合, 在 “恒山三师太” 先后仙逝后当上了恒山派的 “掌门师兄” , 也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最终,还是匆匆退位,让与别人。正因为“对 权力没有兴趣” ,所以,金庸先生称其为“天生的隐士” 。 任盈盈身居日月神教“圣姑”高位,对江湖豪士握有生杀大权。却宁可在洛阳陋巷隐居,琴萧自娱。最后,竟连“神教教主”也不当了,与“冲哥”归隐 去了。 风清扬作为华山派长辈 (掌门岳不群的师叔) , 身负绝世武功——独孤九剑, 只因为历史上的一点过失一生隐居华山思过崖畔,神龙见首不见尾,那也是真的想归隐。 至于梅庄四友隐姓埋名于孤山,尽享琴棋书画的乐趣。浙南雁荡山高手何三七“常自挑了副混沌担,出没三湘五泽市井之间”,做个小买卖。自得其乐, 应该也是具有隐逸思想的。 以上这些人是真的想归隐,可算作是“真隐士” (2)没有隐逸思想,但不得不隐,或半官半隐,或归隐等待时机,以退为进。这种类型的隐士在《笑傲江湖》中要数莫大先生和封不平最有代表性。 “潇湘夜雨”莫大先生,身为衡山派掌门人,一派之尊,在江湖上颇有名望。但衡山派内部不和,积贫积弱。同气连枝的嵩山派左冷禅又一直想吞并衡山派。莫大先生无力与强大的嵩山派抗争,为求自保衡山门户,他不得不“形容委琐,衣衫褴褛” ,浪迹江湖,成为一个久困风尘的潦倒汉子。 华山派剑宗高手封不平,在剑宗、气宗内斗,剑宗一败涂地后,被迫隐居中条山15年,自创武功“狂风快剑”,得到嵩山派支持后即出山争夺华山派掌门人。失败后,没脸在江湖上行走,只得再隐。


 2、古人云: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笑傲江湖》中的隐士们,按照隐居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三类。 (1)隐于山林。风清扬在二十五年前的华山派气宗、剑宗之争后,愧疚自责,长期隐居于华山思过崖畔。而华山剑宗传人封不平、成不忧、从不弃等师兄弟则隐居于中条山,苦练剑法,等待时机重回华山。梅庄四友——黄钟公、黑白 子、 秃笔翁及丹青生奉命在西湖湖畔梅庄镇守看押日月神教前教主任我行,十二 年来寸步不离梅庄。以上等人皆是隐于山林。 (2)隐于市。以上所举隐于山林者,不与人来往。而《笑傲江湖》中还有 一类隐士是隐于人世之中,与世人一样生活。比如,任盈盈的师侄绿竹翁在洛阳隐居,职业是篾匠,给人的感觉是只会编竹篮,打篾席,贩卖竹器,另外就是还能弹得好琴,吹得好萧,又会画竹,绝不象武林中人。浙南雁荡山高手何三七, 自幼以卖混沌为生, 学成武功后仍是挑着副混沌担游荡于江湖之中。 虽一身武功, 但自甘淡泊,以小本生意过活。是以卖了混沌给华山派众弟子,对方却没有识破他的身份。 (3)隐于朝。这一类人在江湖中身居高位,地位尊贵,但是思想已隐。他 们随波逐流,想的只是如何明哲保身、逍遥自由。任盈盈,日月神教圣姑,手握大权,虽来往于黑木崖,但从未有过为日月神教建功立业,一统江湖之心。令狐冲,身为华山派首席大弟子时,一心想的是在华山饮酒,与小师妹舞剑。及至贵为恒山派掌门时, 也时常想如何早日把掌门之为传给别人,然后与任盈盈归隐山林,逍遥自在。 


三、《笑傲江湖》中隐士形象的特点 

1、对现实不满,但无力改变现状。《笑傲江湖》中的众多隐士对他们所出的江湖或是自己的境况都是不满意的。 封不平师兄弟因不满华山派掌门被气宗岳不群占据,出山争夺掌门。莫大先生对嵩山派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作风很不满 意, 对左冷禅意欲吞并其他四派,阻止其师弟刘正风金盆洗手并杀其全家更是忍无可忍, 终于出手杀了嵩山派大嵩阳手费彬。风清扬对华山派及江湖上的现状也是不满甚至不屑的。任盈盈不满于黑木崖上日月神教教徒对东方不败的无耻吹 捧,宁肯隐居洛阳陋巷之中。令狐冲在与自己最亲近的师弟陆大有被杀,最心爱的小师妹岳灵珊移情别恋并香消玉殒,最敬爱的师娘宁中则失望,一生敬重的师父逐渐暴露出无耻阴毒的嘴脸后,更是觉得“人生一切,都是殊无意味”, 简直到了厌世的地步。 尽管这些人对现实是不满的、愤怒的、厌弃的,可他们都是无力改变这种大环境的。 他们中武功最高的是风清扬和令狐冲。 可风清扬在剑宗、 气宗之争中, 面对剑宗高手消亡殆尽,自己又是罪魁祸首。图复之心顿失,愧疚赎罪之念萦其 一生,弄得“满面病容,神色憔悴”,终日唉声叹气,实在是心理素质不行,空有一身通神剑法却只能终老华山。令狐冲的武功也很高,独孤九剑天下无敌, ,但令狐冲在现实面前也是软弱无力的。, 无力阻止任我行 “一统江湖” 的图谋。 师弟、 师妹、师娘相继惨死在自己面前,不能相救。他光明磊落,率性而为,做事但求无愧于心,没有什么智谋心机,所以极易被别人利用,多次成为岳不群阴谋下的牺牲品。在率众前往少林寺救任盈盈被困时,也一时束手无策,全赖计无施居中指挥。在面临生死大事时,多想“我便自己性命不在,也要保她周全” ,逞的竟是匹夫之勇。他有的只是“小智” ,而非“大谋” ,显然他也不具备改变现实的能 力。


2、追求精神、思想的自由以及实现人格的独立和完善。道家讲隐逸,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儒家也讲隐逸,孟子在《孟子.尽心上》 中说过儒家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独善其身”即要求人要实现人格的独立和完善。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和任盈盈就是这样的隐士。 令狐冲自称无行浪子“喝酒胡闹,不守门规,委实不可救药” 。他的师娘宁中则也说他“胡闹任性,轻浮好酒” 。确实,令狐冲“任性、率性,喜欢不受约 束” , “热血上涌” ,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全凭自己一念之间。在嵩山并派大会上, 看到小师妹挨打, 为哄小师妹开心, 竟置与方证大师、 冲虚道长所议大计于不顾, 甘心自伤, 拱手将五岳派掌门让于别人。 看到任盈盈及恒山派众弟子为自己担心, 又“登感歉疚” 。令狐冲自小敬重岳不群,但对岳不群的循规蹈矩,恪守礼法只 是敬重,自知学不成,也从未学过。相反,他鄙视礼教,对江湖规矩向来不屑, 行事只求无愧于心。为了“义”字,他与向闻天联手大战黑白两道;为了“情” 字,他率领左道数千豪杰进攻少林;为了“信”字,堂堂男子汉竟做了众尼姑的 头儿,成了恒山派掌门。 但令狐冲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并不是无节制的。他自有一套行事原则。所作 所为虽多率性之举,可并无损其高尚人格。虽然令狐冲没能“兼济天下” ,但确 实做到了“独善其身” 。他待人真诚,行事光明磊落,是真正的君子。他好说笑, 但与恒山派定闲、定逸两位师太同行时却“深自收敛,再也不敢和众弟子胡说八道了” 。他爱任盈盈,也曾为营救任我行,诛杀东方不败立过大功。但当任我行以内功秘决相诱邀请其加入日月神教时,却一再拒绝,表现了“有所不为”的独 立人格。 


3、有才华,见识不凡。隐士们大多是清高的,这固然与其性情有关,也与他们身负艺业,有才华,有见识不无关系。 《笑傲江湖》中的隐士大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俊杰之士。风清扬、令狐冲、任盈盈自不必说。莫大先生不仅剑法千变万 幻, “琴中藏剑,剑发琴音”而且颇有见识。左冷禅密谋吞并四派,虽然身藏不 露,却早被他看出了端倪。他也知联络令狐冲共同对付嵩山派, “确也是深沉多 智之人” 。何三七,见多识广。在嵩山并派大会上, “青海一枭”突袭暗算衡山派 掌门天门道人, 知道他底细的人并不多, 何三七却一眼识出, 并质问左冷禅与 “青海一枭”的师傅“白板煞星”的交情大非寻常,揭穿了左冷禅买凶杀人的阴谋。 就连华山剑宗的封不平隐居中条山15年也自创了“狂风快剑” , “纵是嵩山、泰 山、衡山诸派高手,以及岳不群夫妇,对封不平也已不敢稍存轻视之心” 。 


4、有气节。 《笑傲江湖》中的隐士虽然身处“不得志” 、 “不可率性而为” 的险恶江湖,虽然他们与当权的阴谋家斗争的意志不够坚强,也缺乏儒家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但是隐士们都是有气节的。他们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 更不会选择投降偷生。 梅庄四友身入日月神教, 本意在江湖上行侠仗义, 好好做一番事业。但任教主(任我行)行事暴躁,威福自用,东方不败继任后宠信奸佞,铲除教中老兄弟。四人心灰意冷。于是远离黑木崖,自请看守任我行。 在任我行脱困后, 以三尸脑神丹相逼为其效命时,黄钟公宁肯选择一死也不与新的争权者同流。封不平在剑宗覆灭后选择的也是逃亡、隐逸,出山失败后也能惨然面对,重入深山,决不依附别人,投降别人。就连想与日月神教长老曲洋一起归隐的“准隐士”刘正风,在面对嵩山派的逼迫时,宁肯舍下身家性命,也不愿屈于淫威,杀害知己好友而苟全性命。 


5、看得开,放不下,心中犹存济世思想。隐士们虽是采取了程度不同,方式不同的隐居生活,但他们对生存于其中的江湖还是心存牵挂,心有忧虑的。他们不是当权派,他们是江湖中的“在野派” 。对自己在江湖中的地位、处境大都能淡然处之。在江湖中的当权者欲掀起血风腥雨,危害武林时,潜伏于他们心底 的救世治本的思想会使他们本能的作出反应。他们对当权者或反对,或采取不和作态度。前者如莫大先生为对抗左冷禅的霸权图谋,怒杀费彬,反对并派。风清扬一直隐居不现于世,不见任何人。遇到令狐冲后先是传他独孤九剑,虽属性情相投,恐怕也有让令狐冲代其出世,延续其精神的意图。后来,在日月神教任我行欲灭恒山派,有关武林运数之际,又让桃谷六仙传话相请少林、武当救助恒山派,更是直接参与到武林争斗之中了。令狐冲自始至终虽一心想归隐,却也一直为保护华山派、恒山派,维护武林正义,避免江湖杀戮,保护亲人、师友而卷入江湖争斗,费心费力。 至于何三七, 闻先生等隐士,因为力量弱小,对当权者往往采取不合作态度。虽也参与江湖事务,但也多是维护正义,绝不肯依附权门,助纣为虐。 


四、隐士形象的意义

1、要探讨隐士形象的意义, 必须把隐士们放在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中去分析。 那么, 《笑傲江湖》中的隐士们所生存的环境,即江湖是什么样的呢? (1)争权势,勾心斗角。金庸说: “不顾一切地争取权利,。 ”这种情况在《笑傲江湖》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任我行、 东方不败为了日月神教教主之位,处心积虑,相互设计。任我行为稳住东方不败, 把害人的镇教之宝“葵花宝典”传给东方不败。而东方不败在一一秘密除掉任我行 的亲信后迫不及待地发难篡夺教主之位,并把任我行关在西湖湖底 12 年。然后, 为巩固权利大杀教中老兄弟。任我行脱困后积极联络、收买反东方势力,终于一举将东方不败诛杀,重夺教主之位。左冷禅与岳不群同谋五岳派掌门,向华山派派出卧底(自己的徒弟劳得诺) 。而岳不群察觉后佯装不知,将计就计,利用劳得诺传给左冷禅假《辟邪剑谱》 。在明争暗斗中获胜,刺瞎左冷禅双眼,夺得五岳派掌门。,更是残酷的,胜者为王, 败者只能身死。 (2) 道德沦丧。 《笑傲江湖》中五岳派以正派自居,满口仁义道德,而实际上多是趋炎附势、不仁不义的阴毒奸险之辈。岳不群自称“君子剑” ,然而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 。为了夺取《辟邪剑谱》 ,他陷害视他如父的令狐冲,杀死自己的徒弟,甚至牺牲自己唯一爱女一生的幸福。左冷禅为了成为武林霸主,收买江洋大盗、武林败类,杀人妻女,甚至明目张胆地冒充魔教之人残杀同道,实在是奸诈狠毒。泰山派的玉玑子、玉音子、玉馨子身为掌门的师叔,却被嵩山派左冷禅重金美女收买, “弑杀”掌门,还无耻地称左冷禅为“老人家” ,一副走狗嘴脸。至于日月神教中的上官云、鲍大楚等人更是极尽阿谀拍马之能事,满嘴“切口” ,其言行令人作呕,毫无道德廉耻可言。 (3)禁锢思想,扼杀自由,具有吃人的本性。虽然江湖人士多是少廉寡耻的小人,但还总喜欢“伪装”一下。动辄以正道自居,与魔教势不两立,从而达到控制别人思想,巩固自己阵营权利的目的。刘正风、曲洋因为音乐结交,本想弥补正邪两派裂痕,但却被正派人士逼得身败名裂。令狐冲重义好友,与魔教左道中的豪士向问天、田伯光相交,岳不群竟以“结交妖孽,与匪人为伍”将其逐出华山派。而岳不群更经常告戒众弟子“为维护本派声誉、门规,牺牲性命亦再所不惜” 。其他各派也有类似的作法。在这样的江湖准则之下,各派墨守成规、唯唯诺诺,有思想,爱自由之人不是身败名裂就是被逼隐逸不出。 


2、在这样的江湖中,金庸先生塑造这么多隐士,又有什么深意呢? (1)对社会生存环境的失望。在这样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缺少公义的社会中生存,不是成为阴谋者、强者去主宰别人的命运,就是被别人主宰或者归隐。 想在其中行侠仗义甚至兼济天下是绝对行不通的。广大“武林人士”丧失自由, 命运多舛。生活在权利斗争、。金庸先生创作 ,人们丧失自由,。通过对隐士及其所生活的江湖的描写,我们感受到了金 庸先生的忧虑、失望和愤怒。 (2)对“仁义道德”的讽刺。 《笑傲江湖》中很多满口“仁义道德” 、 “礼义廉耻”的“正派人士”大都是道德沦丧的“伪君子” 。而那些被边缘化的正派人物 (另类分子如令狐冲)及左道中的“魔头” (如田伯光和向闻天等)反而恪守道德底线,敢作敢为,讲信用重情义,与正派的伪君子们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书中 对“伪君子”岳不群丑恶面目的一步步揭露更像是一层层剥开“卫道士”们的华丽外壳。这些情节上的安排无疑是对“存天理,灭人性”的理学的极大讽刺。 (3)向任情率性、追求自由的清高之士致敬。在沉闷血腥的江湖权力斗争中,在武林人士为自己的权力名位尔虞我诈,拼死相争甚至祸害武林时,那批隐士的作为显得那样特别,那样可敬可爱,他们犹如幽幽黑夜中的点点星光, 令人心中不至于完全黑暗一片。 金庸先生在书中显露出来的无疑是对他们人生态度的向往和敬意。 (4) 寄托了金庸先生的文人理想。《笑傲江湖》 中众多的隐士虽然行事潇洒, 或者仙风道骨, 谈吐风雅; 或者神龙见首不见尾, 不食人间烟火; 或者任情使性, 非汤武而薄周孔。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内心是痛苦或不甘的。只有令狐冲和任盈盈似乎做到了笑傲江湖。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恐怕与潜藏于金庸先生内心深处的文人理想有关。 金庸先生是一位传统的文化人。几千年来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经济天下,青史留名,然后退隐山林” 。所谓“功成名遂身退,天下之道也” 。这种浪漫的理想是中国文化人几千年来的梦。 《笑傲江 湖》中的隐士中只有令狐冲和任盈盈算是“功成名遂”了,他们“身退山林”后自然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正是金庸文人梦想的体现。 总之,在《笑傲江湖》中的隐士身上,金庸先生寄托了自己关于出世入世的态度,寄托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也寄托了自己的文化思想。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极端个人主义至上的今天,重温这些隐士的形象,对于净化人们心灵无疑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请身心隐居休息

让思想恣意飞翔


关注,查阅历史记录了解更多隐士隐居......


长按三秒或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可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