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想跟你们再谈谈甄嬛传丨第二回•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想跟你们再谈谈甄嬛传丨第二回•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关注我
你的眼睛会怀孕


No.57| 2016.10.22



只可惜不是正福晋,不能穿正红色


  


把浣碧接在安陵容的下面来评价,是因为浣碧的遭遇和安陵容有些相似,都是家里弱势群体,那便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人走的路数不同,但根源是相同的,安陵容的母亲虽然是正室,但是人老色衰,性子又懦弱,父亲又不念旧情,浣碧自不必说,私生子在那时是大忌讳,一个是嫡亲的大小姐,一个是必须“玉隐”的浣碧,自是咽不下这口气。

如此环境使她们的心理过于敏感脆弱,总是注意一些枝节的事情,加之各有位不称职的父亲,没有好的引导教育,见到母亲的屈辱,久而久之养成了偏狭的性格。作者让甄远道流放宁古塔,安比槐斩立决,是否也是对他们作恶的惩戒?



浣碧人生的悲剧,要从她是私生女开始。


私生女,是比庶女还要卑微的阶级。私生女的出生,首先就沾着父母遗留下来的道德污点。其次,父母在其成长中的失职,使得私生女内心促成了何种黑暗的变质,不得而知。


在小说中,浣碧是甄远道和罪臣之女何绵绵生下来的私生女。甄远道和何绵绵在小说中是真爱,浣碧在6岁的时候被甄远道领回府中,做了甄嬛的丫鬟。自始至终,浣碧都是清楚自己的身世的。


同为一个父亲的女儿,一个要做另一个的丫鬟。甄嬛有的,她都没有。甄嬛可以接受舞蹈训练,可以识字读书,可以发展男女关系,可以幻想自己的人生之后会如何如何。这些事情,浣碧都没有,并且所有人都认为,浣碧不该有。她只能从她人生中唯一珍视的人——她的母亲那里获得一点安慰,而她的生辰忌日,在甄远道的生活中像不存在那样被忽略掉了。


甄远道给予浣碧最多的,是浣碧心理的严重不平衡。

这是浣碧之所以为浣碧的最重要原因。

浣碧在自己心理严重不平衡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新性格—心气高远,目光短浅。


目光短浅,是因为浣碧没有甄嬛那样的生长环境,缺乏作为一个小姐的基本条件。可是在她内心的认知中,她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官宦小姐的。


浣碧在剧中和书中,都是两次勾引皇上。浣碧勾引皇上,并不是因为欣赏、钦佩、喜欢皇上。浣碧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身份。

大家想想自己身边的凤凰男女,一个个对物质、对地位虎视眈眈,但是对人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凤凰都知道自己的出身是农村的,想挤入大城市;而浣碧不是,浣碧从根本上就认为是大城市的,只不过被父母送到农村了,所以浣碧的欲望比凤凰男女的欲望更强烈,甚至比安陵容还强烈。


安陵容不同于浣碧的是,安陵容从一开始就知道,后宫不属于自己,自己只不过是想尽快地融入后宫。
而浣碧不是,浣碧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本来就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所以浣碧比安陵容更不择手段,更工于心计。


浣碧心气高远,从一定程度上,衍生出来了浣碧的自负。这种自负,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一是浣碧对流朱的态度上,浣碧对流朱,是有那么一点微妙的趾高气昂的。另外一点,是浣碧对安陵容的态度,浣碧,是不太看得起安陵容的。她对安陵容的态度,如果再明显一点,便是夏冬春对安陵容的那副态度。


安陵容得宠之后,来甄嬛处向甄嬛表达谢意,浣碧将给安氏的茶重重地一放。

浣碧的行为已经是僭越。她从内心就认为安陵容要低人一等。她觉得,如果按实际来得话,她要比安陵容高贵。


心气高远+目光短浅。很容易造成一些可笑的行为,而身处其中的人还不自知。


浣碧为大多数观众所不喜,是和这两种性格有关的。



接着,我们来探讨一下浣碧和甄嬛之间的感情。


曹贵人拉拢浣碧,受华妃指使用木薯粉在温宜公主食物里下毒来陷害甄嬛。浣碧陷害甄嬛不成反被甄嬛陷害。

浣碧这颗棋子本是握在华妃手中的,可是与甄嬛的对弈中,华妃似乎是被这颗棋子害了。甄嬛的反间计、障眼法,使本就不太信任浣碧的华妃如今更加确信,浣碧与甄嬛一同联手,坑害了她。

甄嬛先是威逼,她明确提醒浣碧,除了她甄嬛这边,浣碧是无路可走了。接着开始利诱,给了浣碧一个前景,并且每句话看起来都是为浣碧打算的。


关于甄嬛的用意这里不做过多的分析,等分析甄嬛的时候会逐一说明说几句题外话,作为主角,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电视,读者和观众都是认同了甄嬛的虚伪,可是跳出认同,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想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华妃会说“贱人就是矫情”,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皇后并不喜欢甄嬛并且试图除掉她,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安陵容说她没把她当姐妹,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浣碧最后通过小像事件嫁给果郡王而事先并不理会甄嬛的态度。当局者是更清楚她们和甄嬛之间的关系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带有微妙的,而微妙是难以令旁人感知的。


回归正题,浣碧在这个时候的行为,其实也是虚假的。我想她此时更多的不是悔意,而是想得到甄嬛的信任,是想让甄嬛看到她的弱小无知,于是做一番样子。
浣碧也肯定感知到了甄嬛对她的防备。以及这防备背后甄嬛的虚伪。

再有就是小像事件,浣碧凭此嫁给了果郡王。


果郡王生病,浣碧前去悉心照顾之余发现了装有甄嬛剪纸小像的矜缨,便把用来固定在衣袖上的绳子磨细了。宫宴时,浣碧去扶果郡王,身子一侧便动手使矜缨的绳子断裂,同时使矜缨的束带松开,导致六王爷起身时小像飘落在地,被众人发觉(电视剧中好像没有浣碧动手脚一事)。随后浣碧提出昔年自己主动找果郡王救甄嬛于华妃手中一事,以及自己知道矜缨中含有杜若花瓣一事,从而使皇帝坚信这是她的小像,便将她赐给果郡王。浣碧最终以甄嬛二妹的身份风风光光地嫁给果郡王为侧妃。浣碧这个计谋的确让自己如愿以偿,但却差点让甄嬛和果郡王命丧当场。而且皇帝多疑,尽管此事过去了,皇帝却已经开始怀疑甄嬛和果郡王有私情,这也间接导致了最后果郡王的惨死。


其实这个时候浣碧的心态是,明知甄嬛和果郡王已经再无可能,那还不轮到我浣碧了吗?而你甄嬛却迟迟没有任何表示,那只能我自己挺身而出了。甄嬛的心态,也并不复杂,她只是不想让果郡王被其他人占有。


果郡王给了她想要的一切。她本该得到的名分,她母亲的名分。即便这男人并不爱自己又如何,如今占有他的,是她浣碧,不是甄嬛。从这一点上,她就比甄嬛强,至少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且这一切都是可以和她过一辈子的。所以当浣碧知道孟静娴引诱果郡王的时候彻底怒了。况且这女人还有了孩子,她不想让自己仅存的一点希望也毁灭在另一个女人和她的孩子身上,这样的悲剧,她看得太多了。所以在书中,浣碧下毒杀死了孟静娴。


果郡王死了,浣碧也绝望了。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依附在果郡王身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浣碧其实是万念俱灰——就如华妃一样,浣碧肯定也是被社会所排斥的,失去了果郡王这个保护伞,她以后也没什么滋味了。所以撞棺而死,也是自然。


浣碧的一生的开端,便是在被甄远道错误操控的状态下,逐渐变得心理扭曲。她的死,也是死在了希望破碎之中。







友情链接